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26:公元前3300年,上古中国整体跨入城国与城邦新时代
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26:公元前3300年,上古中国整体跨入城国与城邦新时代
文|黄饮冰
核心提示:公元前4300年(距今6300年),城头山率先进入城国时期;公元前3300年(距今5300年),上古中国整体进入城邦国家时代,呈现城国林立和城邦对立状态;公元前2200年前后上古中国统一形成尧舜中国。
这篇文章好早就想写了,迟迟没写,就是因为没有发现距今5300年的山东古城,今天收到一篇文章,题目《山东最早的古城,距今5000多年,证明中国“礼制”确有5000年的历史》。对于中国礼制有多少年的历史,必须以中国国家的历史有多长来判断,因为礼制就是基本的国家制度,礼是用来划分贵族权力的,也就是国家的权力分配规定。
中国上古国家,起源自氏族国家化,这个问题,我在《华夏父氏和华夏氏族时代》、《华夏古代国家——氏国》和《华夏古代国家——由氏族国家到单一制皇国》等进行过详细的论述,对于城国的出现,在《华夏文明的线索》中也论述过。今天集中再进行系统论述。
我所说的氏国,就是氏族国家,是从氏国的组织结构上说的,与其他学者所谓“小国”、“古国”并不矛盾。古国是从原始国家的原始性上讲的,小国是从原始国家的规模性上讲的。都是指华夏早期自然形成的规模较小的原始国家。
氏国制度包括氏族统治和宗法制度、权力家化制度和权力世袭制度、族有经济制度。氏国的族有经济制度,与氏族的族有经济制度是不同的、种姓制度和分封制度。种姓制度和封建制度,是氏国统治权力的分配基础。
氏国一定具有分级别和多层次的权力系统(行政系统和神职系统)、具有拱卫系统(军队)、具有固定的人口和领土;在玉器的使用上一定是分形制和级别的,体现出世俗权力的等级和神权的威严,建立礼制;但“城”是在氏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综合实力发展到有建筑城墙和城市的实力的时候才出现的。
在华夏的主体文化区域内,氏国发展的最终走向,就一定是要筑城的,在华夏古语中“国”的意思,就是“城”,“中国”,就是国的中心区域“城”。在氏国时代,城是由聚邑发展而来,城墙是由庄墙和寨墙而来,所以城的规模可能是比庄寨要大的小型城池,主要标志是由多功能的区域组成。
我们也可以以城墙为标志,把氏国(古小国)分为聚邑氏国阶段和城邑氏国阶段,但国家的统治性质依然是氏族统治,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氏国,都有城,因为城的建设,还跟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有关,没有定住习惯的人群,恐怕也没有筑城的需要。
在中国文字中,“或”对应的就是聚邑氏国阶段,有军队、有人口、有王、有传统的生活领地,但是没有建立城墙。“國”对应的就是城邑氏国阶段,有军队、有人口、有王、有传统的生活领地,建立了城墙。
氏国建立城池,就是城国了,城国之间建立联邦关系,就是城邦。
一、上国中国的古城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的上古中国古城分布(引自黄饮冰《华夏文明的线索》)
1、历史文献记载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古城的出现时间非常久远。这其实也是基本常识,我在这里也引用一些:
有些书籍记载神农之世已有城池存在,如《汉书·食货志》载晁错言论:“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汜胜之农书》亦云:“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弗能守也。”。
也有的书籍说炎黄的时候开始建筑城邑,如《路史·后纪》云:“[炎帝]乃课工定地,为之城池而守之。”《史记·封禅书》谓:“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事物纪原》引《黄帝内传》说:“帝既杀蚩尤,因之筑城阙。“又引《轩辕本纪》云:“黄帝筑邑造五城。”《汉书·郊祀志》载:“黄帝为五城十二楼”。《淮南子·原道训》云:“黄帝始立城邑以居。”
也有认为鲧或禹作城廓的。如《水经·河水注》引《世本》云:“鲧筑城。”《广韵》卷五引《世本》谓:“鲧作郭。”《礼记·祭法》正义引《世本》云:“鲧作城郭。”《路史·后纪一》注引《世本》谓:“鲧置城郭。”《吕氏春秋·君守篇》说:“夏鲧作城。”《淮南子·原道训》说:“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初学记》卷二十四引《吴越春秋》云:“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通志》说:“尧封鲧为崇伯,使之治水,乃兴徒役,作九仞之城。”《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二引《博物志》载:“处士东里隗责禹乱天下,禹退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盖禹始也。”《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引《博物志》云:“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也。”
2、考古发现的上古中国古城呈片区分布,表现的特点就是城国林立和城邦分立或对立
两湖城国与城邦分布土
从相关考古资料看,发现的仰韶文化城址、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城址,大约相当于中国古史传说中的神农五帝时代,处在夏王朝的前夕,与古史记载是可以印证的。
据已公布的考古资料,我国迄今发现的史前城址共约60余处,小的只有10多万平方米,大的为200~300万平方米,用“地窟”的词语涵盖不了。
中国考古上发现的古城,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两河流域。其代表性城址如下列所示:
河套地区:内蒙古包头市阿善和凉城县老虎山。
中原地区:河南安阳市后岗、淮阳县平粮台、登封市王城岗、郾城县郝家台、辉县市孟庄。
海岱地区:山东章丘市城子崖、寿光市边线王、邹平县丁公、临淄市田旺、滕州市西康留、茌平县的教场铺、大尉、东平铺、尚庄、东阿县王集,以及阳谷县的景阳岗、王家庄、皇姑冢。
巴蜀地区:四川郫县、新津县宝墩、温江县鱼凫、都江堰市芒城。
两湖地区:湖南澧县彭头山、城头山、湖北天门市石家河、荆州市阴湘城、荆门市马家垸、石首县走马岭等。
环太湖地区:良渚古城。
3、典型古城
彭头山环壕大型聚集区。距今7800年以前的彭头山,出土的陶器比较原始,器坯系用泥片粘贴而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器类不多,主要是深腹罐与钵,普遍装饰粗乱的绳纹。胎泥所夹的炭屑中明显有稻谷与稻壳的痕迹,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谷。澧县八十档发现了该文化的城址,遗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残长一百一十米,宽七十米至八十米。城内分布著成排的房屋,其中有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城外有一圈壕沟环绕。这座城址可能是中国後来夯土城址的雏形。
彭头山的高台建筑,是中国高台文化的祖宗。高台文化以后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在中国,以山为台,或在高山上建立祭台和房屋等建筑物,形成了中国的“登高”习俗。二个是在古埃及,发展成了“金字塔”,“金字塔”是太阳崇拜的象征物,也是“通天”的祭台。
城头山古城。始建于距今6300年以前。城头山西南城墙,发现有四次大规模筑城的过程,形成相应的四期城墙,从下到上累次加高,每期城墙都有内外坡的堆积层。其中第一期城墙年代最久,距今6300年左右,直接筑造在原生土面上,未见明显的夯筑痕迹。城头山古城是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古城。
郑州西山古城。是在河南省郑州市邙山区(现已更名为惠济区)古荥镇孙庄村发现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这个城的建制是圆形,与城头山的圆形城市建设类似。这应该是中原女娲之城。
叶家庙古城。距今5000年。叶家庙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的城址,是迄今在鄂东北发现的最早城址,填补了该地区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的空白。这是一处大规模新石器时期中心聚落,城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加上周围遗址,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在城址内发现了城垣、壕沟(护城河)、城门、居住场所、墓地等重要遗存遗迹。通过省文物局、省文物局考古专家组论证,确定叶家庙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址,距今5000余年。
通过调查,结合曾经的普查资料,考古人员在叶家庙古城遗址周边5公里范围内,发现至少存在11个同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吴家坟和徐家坟遗址已发掘。证明在环水东岸,以叶家庙遗址为中心,该区域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新时代聚落群,而以叶家庙古城遗址的面积最大。
叶家庙,是典型的城邦,处于澴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是屈家岭文化时期古澴川平原的一个文明中心。
良渚古城。距今5300年开始建设,其文明成就处于同时期古城之前列。
石家河古城。距今4800年到4200年,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的石家河,是石家河文化时期的一座古城,规模达120万平方米。古城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包括手工作坊区、居民生活区、祭祀区和墓葬区等。以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聚落人口来换算,城内约有30000---50000人口。在这个中心聚落周围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紧密环绕着二三十个一般聚落,形成一个具有密切关系的聚落群体。这个群体在石家河文化早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是一个势力相当大的部落联盟组织,它不仅直接统治该聚落群体中的各个聚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半径约100公里左右的其它聚落,包括对荆门马家垸(城)聚落、石首走马岭(城)聚落的控制。因此,石家河聚落群,是石家河文化时期江汉平原的统治中心。
在距今5000年前,处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石家河就已经建立了一座古城。
石峁古城。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
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3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可能是夏代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
陶寺古城。帝尧之都。
4、新资料补充
河北省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根据北京自动化研究所退休工程师任重远先生通过多年研究破译《山海经》,提出了轩辕黄帝的都城在迁安(即安新庄遗址)、大禹治水在迁安市擂古台龟口的重要观点。《迁安———黄帝古都》研究专著已经出版,费孝通为该书题词“黄帝胜迹,光耀千秋”。这一观点正好暗合了黄氏族谱的记载。我已经指出过:河北迁现安新庄遗址不是轩辕黄帝的都城,而是古黄人南下河北建立的第一个都城,此时轩辕黄帝还没有出世。这个资料,为古黄人南下河北提供了证据。东北南下的古黄人(黄帝祖族),在河北新安县安新庄建立过城池。
山东焦家遗址。《山东最早的古城,距今5000多年,证明中国“礼制”确有5000年的历史》一文给出的焦家遗址。遗址的的基建水平也很高,遗留了一类重要遗存:城墙与壕沟(护城河)。城墙历经磨损,最高处仍残存近一米,残宽近15米;壕沟深近两米,宽近30米;城墙与壕沟围出一个长400多米、宽两三百米、面积12万平米的“古城”。
以现在的标准看,这也就是个居民小区,可是放在四五千年前,这就是个小社会!结合城里的等级状况,你甚至可以推测,它或许是一个史前“小王国”。
焦家遗址处于在新石器时代,并夹在泰山与大海之间的山东半岛,这里被上古中国人视为天下的“东方”,从目前看,焦家遗址是迄今所见到的山东半岛最早的古城,从所处的泰山与大海之间的位置看,这里是太昊氏族的领地,所以焦家古城,尽管面积不大,但是这座古城应该是太昊氏族建立的古城,城里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太昊”。
二、中国的城国和城邦历史
1、中国上古古城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两湖地区的彭头山时期
在彭头山时期,大型的环壕的、具有城市分区功能的聚居区就在此时出现了(澧县八十档发现了该文化的城址,遗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残长一百一十米,宽七十米至八十米。城内分布著成排的房屋,其中有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城外有一圈壕沟环绕。这座城址可能是中国後来夯土城址的雏形。)。
已经具有城市雏形的遗址,是大溪文化时期(公元前4600年)的湖南汤家岗遗址。这座遗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环壕+土围”结构,这就是处于雏形时期的城市。
2、公元前4300年,以城头山古城为标志,上古中国进入城国时期
到距今6800年~6300年,真正的城市,具有“环壕+夯筑城垣”的城头山古城出现。所以至少在距今6300年前(公元前4300年),上古中国经进入到城邦国家时期。
城头山古城,主要用途在抗洪排涝上。这可能是南方土城起源的原因。
3、公元前3300年,上古中国进入城国林立和城邦分立或对立时期,城国争霸激烈,相互征战频繁
到公元前3300年,湖北的屈家岭文化、环太湖的良渚文化、中原的仰韶文化,均进入城国时期。江汉平原上古城星罗棋布,良渚古城雄霸东南,郑州西山古城屹立于黄河南岸。
到公元前2500年。龙山文化古城继续兴起。
到公元前2200年,天下继续兼并,并形成了天下的中心城国——陶寺古城。
就是在这样的国家化的进程中,上古中国走向了黄帝时代,我称之为黄帝王朝。
4、距今6000年前,上古中国诸族呈现大分化的态势;从大约距今6000年以后,上古中国的分化趋势开始停止,兼并趋势逐步加强,最终形成黄帝时期的大统一格局。
大约距今60000年到18000年,由南方泛滇黔地区分化出主要的三支:古华人(泛滇黔地区)、古安人(秦岭以北)、古胡人(东部)。
距今18000年到6000年,气温升高、洪水、海浸夹杂着气温降低又升高,上古中国居民呈现继续外扩的态势。古安人几乎迁出上古中国,遗留的古安人,演变成了西藏诸部、炎姜诸部、玄鸟诸部。东部分化成诸胡。两湖逐渐形成古华人(尸或夷)。秦岭北形成古夏人。东北形成玄黄联合体的古黄人。西北形成古姜人。
大约距今6000年,形成豫西陕州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西部华夏文化(女娲(伏羲)神农族群)、山东大汶口文化类型的东部胡昊文化、湖南城头山类型的南部城国文化。
大约距今5600年到5300年的一个降温期,人群向南部压缩,导致在距今5300年,上古中国整体跨入城邦国家时代。因为距今5300年开始温度回升,龟缩的人群开始扩展,诸族之间的争夺加强,战争就频繁了。这是因为战争原因,促进了古城建设在距今5300年走入高潮。
三、城国与城邦的竞争和兼并
1、距今5300年时代的城国和城邦分布态势
古姜人城邦。炎帝。
距今5300年,西北的古姜人已经南下到了秦晋一线,甘肃、陕西、山西北部都是古姜人地盘,古姜人的首领炎帝处于山西上党地区。
古黄人城邦。黄帝的前身——黄能。
距今5300年,东北的古黄人南下到河北北部桑干河一线,在河北新安建立都城。
古华夏人城邦。神农天子。
距今5300年,女娲(伏羲)神农族群(古华夏人),控制着北到郑州的西山古城(距今5300年到4800年),南到江汉的叶家庙古城(距今5300年到4600年)、板门湾古城的广大地区;古华夏族群实行的是帝后体制,男权转移到神农氏,女权依然在传统母族女娲氏手中。女娲居北,处西山古城;神农居南,处叶家庙古城。
古华尸(夷)人城邦。西王母。
距今5300年,西王母城邦以城头山古城为基地,逐步发展到江汉地区北部,建立石家河城(5000年前的石家河城)处于与叶家庙、门板湾对立并存的局面,这个面的竞争很激烈,最终在石家河文化早期,神农氏族进入石家河建立新的石家河城,石家河文化兴起,城头山古城也就失去作用而消失了。
西王母是女娲元神的后裔;女娲是女娲元神的第二系神的创立氏族。中原女娲代替了南方女娲元神后,南方女娲消失,演变成了西王母。西山古城和城头山古城都是圆形建制,显示的就是“呙”。从八角星来看,西南少数民族继承的是汤家岗八角星,不是高庙八角星,而城头山是汤家岗文化的继续。所以汤家岗八角星可以看做是西王母的标志。西南诸族实际是西王母的后裔为主体。
当然,西南还有“黔”这个文化标记,“黔”是神农文化的遗迹,高庙文化的继承者,就是神农族群。中华文明,文明之功在神农,统一之功在黄帝,诸神总源头在高庙。
两昊城邦。太昊。
距今5300年,在东部,山东先是太昊为王,统一山东地区,山东焦家古城可能是太昊氏之王城;后是少昊为王,大约在距今4800年时期,少昊统一了东部多数族群,建立了北到山东、南到良渚的24鸟氏族王国。少昊之都在曲阜(曲阜,少昊之墟)。
良渚城邦。鸤鸠。
在距今5300年的时候,良渚古国由来自两湖的鸤鸠氏族的领导下,团结九扈、五稚等氏族,建立了良渚古国,取得的文明成就极大。但在距今4800年后,最终被少昊归于一统少昊城邦。
这个时期主要的竞争方在东西之间。也是一个权力转移期间。在东部,太昊的权力转移到少昊一样,西中部的女娲(伏羲)神农集团内部也发生权力转换,神农氏被拥立为天子,所以神农氏第一天子。但是东部也不示弱,称昊天上帝。那么神农这边也就要推出皇天上帝,形成东西两天对立。
2、距今4800年以后的城邦态势:铁血征伐与认祖归宗
大约距今4800年后,古黄人南下如山东,少昊不接纳,把古黄人中的黄族逼到豫东鲁西之间的边缘地带。此时黄族与中原母族女娲氏族建立婚姻关系,被纳入女娲(伏羲)神农集团。
大约距今4700年,黄族出现第一位黄帝——黄帝天鼋氏,黄帝天鼋氏率领鼋甲战士,开启了东伐两昊的战役。一路进到曲阜建立黄族第一都城。
大约距今4600年,黄帝有熊氏西进豫中,在新郑建立黄族第二都城。在有熊氏族发展到河南的时候,神农集团的蚩尤氏族也一路进入河南,占据豫东、豫北、晋南。有熊氏不敌蚩尤,败退回河北北部。建涿鹿城。
大约距今4500年,黄帝轩辕氏在河北逐鹿崛起,战炎帝、杀两昊蚩尤,代神农氏为天子。皇天上帝也好,昊天上帝也好,天神、地袛、人王也好,统统归并于黄天上帝。
实际上,大约距今4800年后,天子神农氏居石家河,距今4600年蚩尤北上,此时处于中原的神农势力是蚩尤。4600年到4500年之间的氏族征战,神农基本失去了控制力,所以说“神农世衰”。但是天威还在,轩辕黄帝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取得了神农氏的授权,占到了道义的最高点。在平定北方氏族纷争之后,自然就会“代神农氏为天子”。
大约距今4400年到距今4300年,是少昊势衰、九黎乱德、共工霸九州和颛顼退回东北整军时期。
这个时期,建城与毁城都很激烈。
3、距今4300年,陶寺古城、石茆古城等一批新城被修建
大约距今4300年到4200年,颛顼与共工争霸时期、帝喾时期。战争的方向,颛顼从北向南进攻,平定上古中国东北,挥师中原;昌意神农,从南向北进攻,平定上古中国东部,然后与颛顼挥师中原。共工氏战败,颛顼登帝位。
帝颛顼都濮阳,帝喾都亳。
作为帝颛顼联军的西路军,昌意、神农率领石家河大军北上,建立陶寺古城、石茆古城等重要城池。陶寺古城发展成为帝尧陶唐氏时期的中国。石茆古城作为陶寺的护卫城,发挥护卫作用300多年。正因为陶寺古城、石茆古城一直在发挥作用,并没有象其他的一些古城一样被废弃或毁坏,所以石卯古城只能归之于华夏集团主动建设,而非他族建设。
大约距今4200年到公元前2070年,尧舜时期。尧舜都冀都,尧都陶寺,舜都圃版。
公元前2070年,大禹登帝位,居冀。
4、尧舜禹时期古城的兴废——很可能有夏一朝,有城市而无“城墙和环壕”等防御建筑
在距今4200年到4000年期间,上古中国古城呈现一片衰败的局面。在南方,从四川的成都平原上的古城、到江汉和澧阳平原上的古城、到环太湖和江淮地区的古城,几乎消失殆尽。陕西的石茆古城也一并消失。到距今4000年以后的夏朝时期,考古上可以发现大型的聚集区,但基本难以发现城墙存在,这就是有夏一代出现的无城墙现象。
有夏一代,应该是有城市而无城防,如城墙等房屋设施没有建设。
5、夏启传太康期间,再次出现具有城墙的古城——新砦古城
夏代,由于夏启废除了大禹既定的天子的继承人益,从而废除了天子职位在氏族之间流转和禅让的制度,导致上古中国分裂成东西两大集体,东边的就是所谓的东夷,西边的就是夏政权本身。东夷要命的是,益之后,没有形成中心势力,实际处于分裂的状态。
在夏启死亡后,太康当夏后。东边出现了新的强势集团——有穷氏后羿集团。夏和东夷的争斗,大概就是这个时候进入激烈,所以在夏的东部,就有建设城池的需要。所以这个时候,防卫性质的城池,在关键的地方恢复。如新砦遗址。
根据已经公开的资料:新砦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23公里的刘寨镇新砦村西部,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要遗存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已初步确定新砦遗址设有外壕、城壕、内壕共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建有大型城址。其参考时代为公元前2050~前1750年。正好与夏启传太康、后羿寒浞代夏的历史记载像吻合。
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寻。畋于洛表。羿入居斟寻。】,这个新寨古城,应该就是太康之都——斟寻。
新砦古城存在的年代就在夏启传太康、太康失国和夷弈代夏时期,完全是战争的需要,所以新寨古城具有内外三重城壕。
6、夏末商初具有城墙的古城的再现
大约400年后,在商代早期,江汉地区和四川开始重新出现古城,中原地区同样开始出现古城。所以在夏末商初,中国又恢复了城池的建设。
到夏末商初,夏朝人南归江汉和四川,又要从南方居民手中争夺地盘,才重新建设城池。所以我多次说过,夏末商初出现于江汉的城池,是夏城,不是商城,并不代表商的统治扩大到了江汉地区,而是回归的夏朝人与土著争夺地盘的需要,实际还是战争和防卫的需要。
四、有夏一代有城市无城墙的原因:天下大一统让城市暂时失去战争功能
城市城墙的消失,这可能与尧舜禹时期进一步加大了统一国家的建设力度有关。城墙防止的是战争,保护的是封建割据,与大统一的国家格局是对立的。作为业已形成的中原中心,尧舜禹之中国,要保持对天下的控制优势,首先也必须毁城,所以大批的城市在尧舜禹的统一战争中被毁灭,特别是城墙,这就叫做“堕城”。
在城池的建设上,距今4300年在陕西一线有一个主动建城的历史,如石茆古城的建设。这是颛顼与共工争帝的需要,也是华夏集团重新控制陕西一线的需要,所以我说这一些的城池建设,应该不止一座石茆古城,应该是一个防线。我已经说过,陕西防线的建设者是大禹的父氏族——鲧氏族。在颛顼与共工争帝期间,鲧氏族属于昌意、神农系的前锋军队,是颛顼的西部联军。石茆古城的建设者是鲧氏族。这个有扈氏可能就是陕西防线的一员,处于上古陕西户县。
石茆古城对西、对北可以起到防御的功能,很好地为河东的晋南提供护卫。所以石茆有其存在的价值,与陶寺古城并存了300年。
石茆古城到距今4000年前后,夏启入冀都登天子位而废弃。
石家河被毁与三苗占领江汉地区有关。大禹征三苗,在帝颛顼时期就已经有过一次。所以我把大禹和鲧都当做氏族对待,鲧属于夏后氏的父氏族,禹是夏后氏的子氏族。距今4300年神农离开石家河北上支持颛顼与共工争帝时,把夏后氏分成两部分,鲧作为前锋北上,大禹作为后卫留守石家河。留守的大禹在江汉势力单薄,给了三苗以占领江汉的机会,所以在颛顼与共工争帝期间,留守的大禹就奉帝颛顼高阳氏的命令,与三苗决战过一次。
对于这次的大禹征三苗,《墨子.非攻下》是这样叙述的:【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水,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明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
这次战争,说是大禹胜利,但实际大禹可能是战败了,石家河古城毁于这次战争,说明早在颛顼与共工争帝期间,三苗就控制了江汉地区。随后在大悟山区就出现了禹王城。这只能说明大禹战败,退入到了大别山去了。帝尧时期,大禹就到了河南嵩山一带,处颖水上游地区,此区域有一个王城岗,就是大禹进入中原建立的城。而且是先建小城,后建大城。
距今4200年后,城墙建设可能是不容许的,而且还发生了一个主动毁城的大历史事件。
良渚古城就是主动放弃的。
大禹主动毁城,历史也是有记载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鲧作的三仞之城,就是石茆城,这个城的位置太重要了,导致内外都不安心,大禹就把石茆古城象征性地毁了。大禹毁了自己的城,天下的城自然也要仿效自毁。实际上大禹一直把石茆交给夏启控制,因为这里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
所以在大禹时代,很可能是天下无城墙存在的。当然,这里的无城墙,不是说没有城市,而是说城市没有“城墙和环壕”等标志性建筑。
五、上古中国的战争思想:征伐之道
《黄帝四经.经法.国次》:【国失其次,则社稷大匡。夺而无予,国必遂亡。必尽天极,衰者复昌。诛禁不当,反受其央(殃)。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墟)其国。兼之而勿擅,是胃(谓)天功。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人强胜天,慎辟(避)勿当。天反胜人,因与俱行,先屈后信(伸),必尽天极,而毋擅天功。兼人之国,修其国郭,处其郎(廊)庙,听其钟鼓,利其资财,妻其子女。是胃(谓)□逆以芒(荒),国危破亡。故唯圣人能尽天极,能用天当。天地之道,不过三功。功成而不止,身危又(有)央(殃)。故圣人之伐(也),兼人之国,隋(堕)其城郭,棼(焚)其钟鼓。布其资财,散其子女,列(裂)其土地,以封贤者,是胃(谓)天功。功成不废,后不奉(逢)央(殃)。毋阳窃,毋阴窃,毋土敝,毋人执,毋党别。阳窃者天夺(其光),(阴窃)者土地芒(荒),土敝者天加之以兵,人执者流之四方,党别(者)□内相功(攻)。阳窃者疾,阴窃者几(饥),土敝者亡地,人执者失民,党别者乱,此胃(谓)五逆,五逆皆成,□□□□,□地之刚,变故乱常,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央)(殃),(是)胃(谓)过极失当。】
1、夺而无予,国必遂亡。必尽天极,衰者复昌。诛禁不当,反受其央(殃)。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墟)其国。兼之而勿擅,是胃(谓)天功。
夺取别人的国家又不进行分封的,你自己也不可能长久占领别人的国家还会导致自己的灭亡。夺取别人的国家又不能用尽天极,灭亡的国家也会复兴。诛禁暴虐没有做好,反而会遭受祸害。在禁伐应当被处罚应当被灭亡的国家时,一定要使其国成为废墟。兼并了其他国家但不能独自占有,因为这是冥冥天道所促成的功绩,不能贪天功。
2、兼人之国,修其国郭,处其郎(廊)庙,听其钟鼓,利其资财,妻其子女。是胃(谓)□逆以芒(荒),国危破亡。
兼并他国后,便修治它的城郭,占据其宫室,享用其钟鼓音乐,贪取其资财,霸占其子女,这些做法是大逆天道的取败之道,必然导致国家危殆而最终灭亡。
3、故圣人之伐(也),兼人之国,隋(堕)其城郭,棼(焚)其钟鼓。布其资财,散其子女,列(裂)其土地,以封贤者,是胃(谓)天功。功成不废,后不奉(逢)央(殃)。
所以圣人的征伐之道是,兼并他国后,要拆毁它的城郭,焚毁它的钟鼓,均分它的资财,散居其子女后代,分割其土地赏赐有贤能之人,总之不能独自占有,因为这功绩是天道促成的,圣者以贪天功为大忌。这样才能功成而不去,然后方能没有患祸。
毁城、迁民、封赏、换宗主,都是上古征伐他国的办法,总之是铁血征伐,除恶务尽,或派遣新的宗主,调换新的居地,纳入自己的统治体系。
黄饮冰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