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疆域、夏朝国号及氏国、夏朝建立时间和夏代纪年差40年的真相

     夏代疆域、夏朝国号及氏国、夏朝建立时间和夏代纪年差40年的真相

文|黄饮冰

1、夏朝疆域:禹贡九州,即是夏朝疆域

《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九州区域划分,并设立了九州之贡(贡赋),所以《史记.夏本纪》说“自虞、夏时,贡赋备矣。”。《禹贡》还提出了《五服体系》,五服之内,均为天子所辖。

禹贡九州图(古地图)

《禹贡》记载以天子之国为中心的五服体系: (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为甸服:百里赋纳裛,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

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禹贡》的天下并不大,五服体系不会超越东亚的范围。如果以河洛(周天子之国)为中心,向外辐射2500里,2500里就是周天子影响力的极限边界了。商周一里相当于现在的407米,换算成现在的里:2500×407÷500=2035,即2035里,1017.5公里。

夏代疆域图(现代地图)

二、夏朝国号和氏国

夏代氏国分布示意图(仅作参考)

夏代氏国分布图只是一个示意图,我这里借用一下。

夏朝的称号是“夏后”,不是“夏”。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说得很清楚:“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夏禹在冀都之域建立都城,以平阳为上都,先以安邑后以晋阳为下都,夏后朝立都在北方的冀都之域,统摄南方广大区域,所以说“南面朝天下”。

夏后是夏后氏国集团的宗主,也是天下(九州)的共主(天子)。夏后氏、有扈氏、斟寻氏、斟灌氏等是夏后的宗族。九州之内诸氏国均以夏后氏为天子。

在《古本竹书纪年》中,出现的氏国有:防风氏(夏禹灭)、费侯伯益的费氏、有扈氏(夏启灭)、彭伯寿的彭氏、弈的有穷氏、斟鄩氏、胤侯、羲和、昆吾(殷灭)、斟灌、邳侯、淮夷、风夷、黄夷、余夷、商侯、戈、斟抃、有仍氏、有鬲氏、有虞氏、伯靡、纯狐氏、方夷、不窋(后稷之后,姬周之祖)、九夷、洛伯、河伯、有苏、有易、畎夷、白夷、玄夷、赤夷、九苑、皮氏(殷灭)、豕韦氏(殷灭)、歧踵戎、有缗氏、有洛(殷灭)、荆、温(殷灭)、顾(殷灭)、三朡(zong)(殷灭)、郕(殷灭)。

斟灌氏、斟鄩氏、寒浞的寒氏国:这三氏国在夏代早期,处于今山东潍坊一带,莱夷的西边,莱夷只是在胶东一带。

昆吾氏:善于制陶。昆吾氏始祖樊,颛顼之后,吴回曾孙陆终长子【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昆吾,颛顼之后,吴回之孙,陆终之长子,己姓,本名樊。”】。吴回担任帝喾火正,亦名祝融。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在夏代帝仲康六年任命为伯。

夏代,昆吾始封地在河南濮阳西南。【据《左传》鲁哀公17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杜注“卫有观,在昆吾氏之观,今濮阳城中”。《续后汉书.郡国志.东郡濮阳》“古昆吾国,春秋时曰濮”。《史记.楚世家》《正义》引《括地志》“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濮阳西三十里,台在县西百步,即昆吾之墟也”《诗经商颂.长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后昆吾氏迁到许。商汤取韦、顾、克昆吾之后,才成功打败夏桀的军队【《诗经.商颂.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所以在商汤征伐夏桀时,昆吾氏可能进入到了晋南夏县(夏邑,即安邑)的西面,所以商汤“自陑征夏邑”,先“克昆吾”,然后“大雷雨,战于鸣条”【根据《古本竹书纪年》】。

高庙遗址“獠牙兽面图”“吴”

昆吾氏的祖先樊是吴回的孙子,所以昆吾也就是“昆吴”,“昆吾之墟”也就是“昆吴之墟”。《山海经》“雷泽在吴西”,就是说雷泽在昆吾(吴)之墟的西面。

“吴”这个文明符号,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7800年前的湘西高庙遗址。高庙遗址的“獠牙兽面图”,就是“吴”,是女娲元神的文明标志,也是农神的标志。所以我说女娲元神姓“吴”,即吴帝女娲。我也多次说女娲是双系神,由元神吴帝女娲与伏羲之妻风姓女娲组成。

“虞”也是由“吴”衍生出来的。良渚的“神人兽面图”就是“虞”。

良渚的“神人兽面图”,虞族徽

三朡(zong):三朡,古国名称,位于山东菏泽定陶区。今定陶东北7公里处有戚姬寺(龙山文化)遗址。【据《古本竹书纪年》“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尚书》“桀奔三朡,汤伐三朡,俘获宝玉,遂践天子位于三朡”。《汉书》“国灭夏,遂改三朡曰曹”,《续后汉书.郡国志》“定陶本曹国,古陶,尧所居,有三朡亭”。】

:古邑名,即是成邑,耳旁在左,指代“阜”;耳旁在右,指代“邑”。在河南濮阳范县、山东宁阳县东北一带。【依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周文王第七子郕叔武之所封。或言武王封季戴于此。其地在濮州(今濮阳地区)雷泽北三十里,郕国故城是也,其后以国为氏。”】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商汤与三朡战于郕,俘获桀于焦门。

三、夏朝建立时间:

如果以大禹被立为摄政王的时间为夏朝的开始的话,按照《竹书纪年》夏朝开始的时间是公元前2029年。

如果以夏禹登帝位的时间为夏朝开始的时间的话,按照《竹书纪年》夏朝开始的时间是公元前1989年

《古本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记载:“(帝舜)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帝舜)五十年,帝陟。”就是说在帝舜14年,帝舜任命夏禹为摄政王。帝舜50年帝舜崩。那么夏禹当摄政王37年。

《古本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记载:“三年丧毕,都于阳城。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帝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夏六月,雨金于夏邑。秋八月,帝陟于会稽。”就是说帝舜死后3年,帝禹登帝位,为天子。在位8年崩。

《古本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记载:“禹立四十五年。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这里的“禹立四十五年”应该是指夏禹被帝舜立为摄政王(接班人)起,共计45年。夏禹摄政37年+在帝位8年,共计45年。在帝舜的3年丧期内,夏禹避帝舜之子商均于阳城(河南登封王城岗),天下无主,但夏禹影响还在,因为“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大禹在这3年期间实际上还在行使摄政王的权力。所以夏禹摄政37年+帝舜3年丧期+在帝位8年=48年。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夏禹于公元前2029年被立为摄政王,代帝舜摄政天下。于公元前1989年,夏禹登帝位,为天子。

夏启登帝位的时间在公元前1979年。以《竹书纪年》为准:公元前1989年大禹登帝位,在位8年,公元前1982年崩,3年丧期,就是公元前1979年夏启登帝位。

四、所谓夏代纪年差40年的问题

《古本竹书纪年》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始壬子,终壬戌)。”即从夏禹到夏桀,夏朝共计471年。但是按照《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甲子纪年计算,从夏禹元年(壬子)到夏桀31年(壬戌),一共是431年。《古本竹书纪年》的总结与实际记载相差40年。【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说“元年壬子,帝(禹)即位,居冀。”“元年壬辰,帝(夏桀)即位,居斟抃。”“(夏桀)三十一年”夏朝终结。】

有人把这40年解释成“后羿(寒浞)代夏”的40年不被《史记》和《竹书纪年》记载。《史记.夏本纪》的确没有记载后羿、寒浞代夏的事情,也没有把后羿、寒浞列入王系。但是《古本竹书纪年》记载了后羿、寒浞,但没有作为王系排列。寒浞指派自己的儿子杀死帝相后,实际上寒浞自立为帝,但是《古本竹书纪年》没有用寒浞纪年,而是夏世子少康代之。“夏世子少康生(丙寅年)”“少康自有仍奔(乙酉年)。”“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甲辰年)。”“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帝少康元年丙午,帝即位,诸侯来朝,宾虞公。”根据以上,帝相被杀到帝少康登帝位之间纪年,并没有混乱,也没有掉了纪年数据。所以说后羿、寒浞代夏40年未记载是错误的。夏世子少康丙寅年出生到乙巳年归夏邑(安邑),共计40年的纪年,这期间也正好是寒浞自立为王的40年,也是夏朝无夏王的时期。

问题出在计算积年和帝王纪年的起始标准。在计算夏代积年的时候,《古本竹书纪年》是从夏禹“命禹代虞事”开始,帝王纪年又是从帝禹元年开始。帝舜14年,帝舜“命禹代虞事”,帝舜14年是壬申年。帝舜50年帝舜崩,帝舜50年是戊申年。乙酉、庚戌、辛亥三年是帝舜的丧期。那么夏禹从帝舜14年当摄政王,到帝舜50年,一共当摄政王37年,加上3年丧期,正好40年。这40年夏禹不是天子,按照帝王纪年,这40年在帝舜的纪年中。但是这40年,又的确是夏后氏行政的40年,所以在计算夏代积年(总年数)的时候把这40年计入了。所以夏代总积年是471年。而夏代帝王纪年,从帝禹元年开始,到帝桀31年止,共计431年。

要注意“有王与无王”这一句话。一是夏禹摄政,夏禹不是帝王;二是夏代新帝登基,几乎都相隔2到3年甚至4年,这个间隔期就是无王;三是夏世子少康丙寅年出生到乙巳年归夏邑(安邑),共计40年的纪年,少康是世子非帝王。

所以夏代纪年并不差40年。夏代帝王纪年是431年。夏代行政积年是471年。

黄饮冰2020年7曰26日星期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