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认识张怀民的吗?我找张怀民!
北京台现在正在播出的电视剧《平凡岁月》,沙溢在里面演李大宝。
李大宝阴差阳错的和舞蹈演员张朵朵结了婚,
张朵朵认为是假结婚,三个月后就离婚,
所以,张朵朵就不让李大宝上床。
李大宝憋得难受,半夜就带着弟弟李三宝去大街上跑步。
这应该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夜跑吧?!
李大宝半夜睡不着,出去跑步找的是李三宝。
苏东坡半夜睡不着,出去逛荡找的是张怀民。
张怀民是谁?
八年级课本有这篇文章。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被贬黄州,自己带着家眷。
而张怀民也是被贬黄州,连家眷也没有。
如果有家眷的话,他能带着夫人住到有一堆和尚的承天寺里?
(不过很多事情经常迷糊,《西厢记》里几个女人也是住在了庙里。
崔莺莺、红娘、崔莺莺她妈,出事了不是?)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被贬黄州已经四年了的苏轼正想睡觉,
可是月亮进来了。
其实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二这天的月亮很一般。
可那个时候没有雾霾,空气的透明度好,
所以,唐宋诗人们都使劲的给月亮献诗。
苏轼看这大好的月色,起来就出去走走,以派遣郁闷的心情。
找谁呢?去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睡,看来早睡早起这句话都是糊弄老实人的,
很多人的夜生活都很丰富,
很多交易都在暮色中进行。
两个人就在承天寺的庭院里散步。
月色多美好!令我心神往,在这迷人的晚上......
月色好,苏轼对张怀民的评价也高,
至少在某些方面,他是非常欣赏张怀民的: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知音难觅!闲人难得!
此时,苏轼视张怀民为知音。
苏东坡被贬黄州,有虚职无实权,每天闲的要死。
此时,张怀民也是。
如果没有苏轼、苏辙二人的文章,
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知道还有一个叫张怀民的贬官。
史料里最他的记载非常少,可是因为苏轼这篇文章,全国的中学生都知道有一个人叫张怀民,和苏东坡夜游过。
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河北清河人。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
他在住所的旁边修了一个亭子,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给亭子起个名字,叫“快哉亭”。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站在亭上,看一老翁驾一叶扁舟,在风浪中搏斗,
悟出了人生道理:只要胸中有浩然正气,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有“千里快哉风”,就舒适快意!
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写有《黄州快哉亭记》,
看来苏轼和张怀民的关系非常不一般,弟弟来时,估计也去蹭饭了。
站在亭子里,把酒临风,苏辙的感受也不少。
他说: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风都是一样正经的风,可风吹过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风来了,楚王感到快乐,而百姓感到忧愁,
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心情不一样,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
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
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
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
接着他说张怀民: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
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
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
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
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史料说张怀民“屈居主簿”,可按苏辙说他做的是征收钱谷的公事,
税务局的工作。
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郁闷于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的低一点,享受生活的的点点滴滴,这才是正常的人生。
张怀民真是一个恬淡的人,居然没写出一篇《我和苏轼在一起夜游》、《苏轼、苏辙、我,我们仨》这样的文章,也好流芳百世。
何至于让人如此费力的寻找张怀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