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陈试岩茶、白茶、红茶时,为什么首推标准盖碗?存着三个优势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又降温了,坐在电脑前敲字,有些冻手冻脚。
随手烧沸了水,泡2017秋分茶。
水沸,泡茶,出汤。
不消一会,一杯甘润暖身的茶汤,便能够泡成。
热茶过喉,滋润又舒坦。
喝好茶,既清心,又打消了午后的困乏。
灵感忽起,再继续工作。
没过一会,再顺手端起茶杯。
哎呀,茶凉了。
俗话说,人走茶凉。
但这人还没走,茶却已经凉了,又该怎么办?
好茶当前,倒掉不喝,实在浪费。
思来想去,找出一件“神器”——保温杯垫。
将公道杯内剩余下来的茶汤,放在垫子上,就能保持暖暖的温度。
哪怕手头的事情再多,也不会影响,随时喝到适口的茶味了。
这套保温杯垫作为冬天喝茶神器,心下给它取了个爱称,叫《不周风》。
这个名字,可大有来历。
《2》
有闲情雅致的古人,会给一年中吹过的风,都起上名字。
东风是明庶风,南风叫景风,西风叫阊阖风,北风是广莫风。
东南风的叫清明风,西南风是凉风,东北风叫融风,西北风就是“不周风”。
时近农历岁末,冬意渐浓,气寒似冰,天寒地冻。
冬天,凌冽的西北风,呼啸而过。
干燥寒冷的冷空气,带走了四周的温度。
不周风起,宜喝热茶暖心。
这套《不周风》茶具的名字,正是来源于此。
不过在这茶具组合里,除了有保温杯垫外,它的主体是一套白瓷盖碗,以及配套的公道杯、品茗杯等茶具。
盖碗的选择,不论是材质,还是器型,一应是按标准盖碗为尺度。
白瓷,细腻光滑。
倒钟器型,趁手。
110毫升容量,大小标准。
平时在村姑陈的茶桌上,这样一只朴素耐看的标准盖碗。
论日常出镜率,它绝对能排名NO.1。
不知不觉,岁寒暮晚,又到新一年。
为了年底的红茶、岩茶、白茶上新,最近在不断试茶。
试茶时,泡茶的器具标配,竟然是这样的标准白瓷盖碗。
不过,有茶友或许不理解。
这样平平无奇的一只盖碗,为什么这么适合试茶呢?
《3》
第一, 白瓷天然就是茶器的良选。
之所以要选白瓷盖碗,而非其它材料。
比如走洋气路线的烧花玻璃,走富贵老干部风的紫砂,以及复古风的粗陶。
皆因为,它们的皮肤太粗了。
经高温烧成的白瓷,细腻得像脱壳水煮蛋。
光洁、紧密、有着如大理石般的肌理。
白瓷盖碗泡茶,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它丝毫不会影响好茶的香气发挥。
不易吸附香气的白瓷,能够确保茶香100%完好发挥。
光滑紧密的白瓷,注定不会在茶香呈现上从中作梗,影响茶香的纯正性。
要是选择紫砂这类茶具,则会既吸茶香,又吐香气。
紫砂“吐香”的功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一把泡茶多年的紫砂壶,在不投茶,单注水的情况下,亦会有茶香。
原理是此前泡茶过程吸附进去的香气,再一次释放出来。
这一吸一吐之下,一泡好茶本身的香气风采,注定会被掩盖。
我们将茶具买回来,出发点不是拿来装饰摆阔,而是要实现最基础的泡茶功能。
那些紫砂、粗陶材质的茶具, 它们身上的粗毛孔, 像章鱼脚上的吸盘,会吸走一大部分的香气、滋味。
白茶的毫香、花香、药香、陈香。
岩茶的桂皮香、焦糖香、兰花香、丛香。
红茶的松烟香、花蜜香、桂圆香、蜜香。
经粗毛孔的茶具一番折腾后,自然恢复不到原汁原味的状态。
唯有白瓷盖碗,外表素朴,素面朝天。
但它天然就拥有不吸香,不吸味的细腻质感,能真实还原一泡茶汤的滋味。
凭此,白瓷材质的茶具,才顺利入选为各大斗茶赛,审评会的官方指定用具。
这可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能保证茶汤的原貌不会干扰与影响。
《4》
第二,容量标准的盖碗更趁手
白瓷材质的好,很多茶客的心下,早已认可。
但为什么在试茶时,一定要“标准”白瓷盖碗?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大有讲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标准二字,正是精髓所在。
之前有位老茶友,买了两斤荒野银针。
但收到后,泡来一喝,却发现茶汤淡而无味,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股风韵。
这就奇怪了,按理说那位老茶友在泡白茶方面,早已轻车熟路。
怎么会将好端端的荒野银针, 泡得彻底变了味?
后来,才知道是盖碗的容量不对。
那天他在外面试茶时,手边没有合适的标准盖碗。
然后,就用了个超级大的盖碗,泡了我们文章里反复提及5克茶。
额,为了让茶叶泡得更好喝,茶水比例的有标准的。
盖碗冲泡白茶,合适的茶水比例是1:20。
标准容量的100-110毫升盖碗, 投茶5克。
但换成180毫升上下的大盖碗,投茶量理所应当要随之而变。
如此,方才符合标准,相得益彰。
要是盖碗的容量大,注水量变多,而投茶量却原地踏步,不作改变。
将茶汤泡得淡寡无韵,是注定的事。
试茶时,反复强调盖碗的容量要标准,目的多多。
不仅方便搭配投茶量,用起来还更趁手。
标准白瓷盖碗泡茶,红茶5克,白茶5克,岩茶8克,注水到接近碗沿位置,茶水比例刚刚好。
标准容量的盖碗,大小适中,端起来不会重手。
要是容量偏大的碗,对手腕劲小的人来说,不趁手。
而容量太小的盖碗,遇上喝茶人多的场合,又根本不够用。
对比看,选择标准盖碗,自然是试茶的不二之选。
《5》
第三,综合优势突出
基础款的白瓷盖碗,它是茶圈的一股清流。
它的外观朴实,简简单单,没有太多花样讨巧。
纯白,是极好的背景色。
将茶叶放进盖碗内,可以很好衬托干茶。
但凡出现条索花杂,叶张发红等情况,都能及时留意。
何况,它的入手成本不高, 特别实惠。
这一点,对刚开始练习盖碗泡茶的新人,特别友好。
即便是在泡茶时,不小心将这基础款的盖碗,磕了碰了,也不至于心疼。
更何况,它的器型标准,容量标准。
拿在手里,特别趁手。
再继续从细节处,盘点起来,标准盖碗的优势还有不少。
1. 不容易烫手。
比起大盖碗,碗口无沿的盖碗等,基础款的盖碗更不易烫到手。
2.趁手,手感不重。
3.方便快速倒出茶汤。
标准的盖碗器形,它是偏敞口的,碗口略宽,易握,易出汤。
注入沸水,盖上盖子, 用“3指握碗法”,将食指按在顶端,拇指中指握在碗沿,稍微将盖子倾斜,端起盖碗,将开口对准公道杯,短短几秒就能倒出茶汤。
将这套“盖碗使用方法”练好后, 泡茶过程自然会行云流水, 干净利落,方便快捷的泡好一杯茶。
4.利于彻底沥干茶汤。
5.标准白瓷盖碗,瓷质轻薄,散热快,端着轻便,不易烫手。
不像个别的粗陶茶具,为了体现质朴的外观,泥料糊了一层又一层,外表还要贴花做装饰。
看起来,高大上。
但等到用起来,才发觉不实用。
6.容易清洗,不易留茶渍茶垢, 残留卫生死角……
《6》
诗经里,有一段经典。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在爱茶人心里,选盖碗正如同娶妻子, 宜室宜家才更紧要。
毕竟,盖碗是用来泡茶的实用品。
而并非摆在架子,纯粹当装饰的工艺品。
不趁手,不好用,还容易烫到手的盖碗, 根本不是合格的茶具。
尤其是在试茶时,再多的高大上茶具,都不如基础款的标配盖碗。
白瓷材质+倒钟器形+标准容量。
三剑合一,威力无穷。
在逐次的冲泡出汤间,能尽善尽美的发挥一款好茶的本真风采!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