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0个中医术语你都懂了吗?想学中医的你一定要知道!
杏林筑基
学方剂、学辨证、学针灸、学推拿。。。为您打基础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环的功能。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25、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27、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28、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29、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31、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阳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32、肝木,脾土:中医五行学说:把肝归属于“木”,因为肝主疏泄条达:把脾归属于”土”,因脾主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化相联系。33、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34、往来寒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体的情况。35、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谓“君主之官”,故名。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36、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由阴部的两侧,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38、败血:瘀血的一种,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39、带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腰部一周。41、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有生命的关键之意。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有指两肾为命门。42、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43、痈:病名,风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因气血受毒邪所困而定塞不通所形成的。44、手汗:指手掌心潮湿多汗的症状,多为脾胃湿热引起。45、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48、温痰:痰证的一种。多由脾关健运,湿蕴酿痰所致。症见痰多稀白,或黄滑而易出。50、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51、魂:为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动,为肝所藏。52、魄:属精神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为肺所藏。53、肝藏魂:“魂”属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面情志正常叫做藏魂。”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55、真气:即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者,气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56、内热生风:指阴虛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气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59、肝气燥: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症候。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耳鸣,眼干,面红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症。肝为刚脏,喜柔润、忌刚烈。肝阴不足,每致肝燥而阳60、热厥:厥证之一。指因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厥冷的病症。多伴有口喝。烦燥,胸腹灼热,便秘等症状。61、心包络:简称“心包”,它为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主要起保护心脏的作用。62、气化:气的运行变化。膀胱气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63、膀胱之开合,肾司其权:膀胱的开合排尿功能,主要依赖于肾气的作用。64、亡阴:阴液大量耗伤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见皮肤干燥,身体枯槁,眼窝深陷,精神烦躁,甚则昏迷,谵妄等症。65、清肃之气:指肺气。肺气宜清净肃杀,如秋令之气,否则将上逆为患。70、假热:指上部出现假热的现象。颧红如妆或口鼻出血或口燥齿浮等症状。这是因为真阳浮越所致。71、肺热不能克肝:肺受热邪而不能制约肝气。按五行学说,肝木受克于肺金。72、气逆:脏腑之气上逆。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73、既济:意指水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的规律。74、肾火沸腾:指肾阳偏亢,火盛煎熬津液,迫津上腾。75、亡阳: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或其他原因耗伤阳气,以致阳气突然衰竭,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类似于休克现象。76、脾气:主要指脾的动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固身血液的功能。78、水火相济: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为“水火相济。79、相克: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80、命门之火:即肾阳。是生命本元之火。寓于肾阴之中,是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还能温养五脏六腑,对人身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脏腑有命门之火的温养,尤其是脾胃需要有命门火的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81、肾为肝之母:按照五行学说,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故肾为肝之母。82、胃为肾之关:“关”可以理解为水液出入的关口。《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是指胃气虚弱,胃口不开将引起二便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诸症。85、真阴:即肾阴。又有“肾水”,“元阴“真水等名称。是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是肾阳活动的物质基础。86、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颗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87、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常贝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素乱的症状。89、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90、真火证:即实火证,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93、肝气无依:肝气无处依附。肝气依附于肝血,现心不行血,肝补无血可藏,故肝气无依。94、元阳:即“肾阳”又有“真阳””命门之火”等名称。肾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热能的源泉。95、心君不守:心火不能守位。心主火,心火离散导致心阳衰竭,血脉不行,故称心君不守。96、肾火避出躯壳:指阴寒内盛,致阴阳分离,肾阳外脱。98、伤寒:病名或证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症的一个症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99、神农氏:传说的上古帝王,为农业与医药的创始人。《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三皇本纪》载“神农氏以赭鞭鞭草,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是本草之书。多托之于神农。105、大道如环:指阴阳消长运行的道路如园环一样,周而复始循环无穷。106、玄关:佛教谓出入玄旨之关门,即入道之门为玄关。107、仁圣工巧:当作“神圣工巧”。《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向而知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以外知之日圣,以内知之日神。108、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110、四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117、四象:《易,系辞上》:“两仪生四象。”两仪。即指阴阳,四象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121、囊: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122、覆辙:犹言覆车。此喻失败的教训123、郡:指皮肤纹理缝隙。125、私淑:凡不及受业而宗仰其人者,私以其人为师,以其书为治道修身之资者皆称私淑。127、憎寒:是一种外有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热邪内伏,阳气被阻,不能透达所致。128、痰嗽:又称痰饮咳嗽。指因痰饮而致咳,并以咳嗽为主证者。本征一般指寒痰饮邪,停于肺胃,证见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129、寒泻:由于内脏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鸭粪,腹中绵绵作痛,小便清白,或表现为肠鸣腹痛,完谷不化。130、阴证: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131、晕在心:按中医说法,“心藏神”,神经系统头晕等疾病与心脏胆负供血等功能正常与否有关。132、少火: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135、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风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138、子书:凡著书立说,自成一家言者,统称子书。143、桑榆:原指目落余辉在桑榆间。此引伸为晚年。148、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149、后天:指脾胃。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后天吸收水各精微以滋养供给。151、左券:券,契约,分左右二联,主约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比喻有充分把握。156、理中 :调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虚寒証用温中祛寒法治疗。详见温中祛寒条。157、理气 :是运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见补气条。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详各条。158、理血: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见各条。159、推拿: 即按摩(见《小儿推拿秘旨》)。详该条。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復其位也”。适用于骨折愈合后或其他疾患所遗留的关节等处僵直者。160、营卫: 出《灵枢﹒营卫生会》。营气和卫气的合称。两气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身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161、营气 :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用。《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臟六腑”。温病辨証中,营分証和气分証二者合称。如营气同病。162、营分証 :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多由气分証传变或卫分証逆传而来。以夜热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譫语,斑疹隐现,舌质红絳,脉细数為主証。营是血中之气,营气通于心,病传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威胁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疾病由营转气,表示病情好转﹔由营入血,表示病情更深重。163、营卫不和: 出《伤寒论﹒太阳病篇》。一般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包括:卫弱营强,因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见身不发热而时有自汗。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164、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本属人体生命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动力基础,后世温病学说借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将温病传变由外而内由气及血的过程分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為临床辨証论治的纲领。《温热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参见卫气营血辨証条。165、营气不从:指血脉中营气运行障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因邪气侵袭,营气运行不畅,瘀阻于肌肉腠理之间,血郁热聚,便成痈肿。166、营气同病:温病辨証。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証,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証条。167、培土生金:也称补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証候。168、阴虚:指阴液不足。临床表现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唇红口乾,舌质嫩红或絳乾无苔,大便燥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169、阳虚:阳气不足或机能衰退的証候。阳虚则生寒,症见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脉虚大或微细等。170、虚火: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如两颧潮红、低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阴盛格阳引起的假热症状。参见阴盛格阳条。171、虚邪: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五邪之一。某臟因母病及子而发病,即从母臟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172、虚劳:病名。出《金匱要略》。据《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等文献分析,虚劳包括因气血、臟腑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以及相互传染的骨蒸、传尸。后世文献多将前者称為虚损,后者称為劳瘵。详见虚损、劳瘵各条。173、虚胀:病名。见《医宗必读》。脾肾阳虚者,腹部胀满,神疲纳呆,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治宜健脾温肾,化气行水。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或金匱肾气丸。肝肾阴虚者,腹部胀满,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心烦口燥,齿鼻衄血,小便短赤,舌质红絳,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凉血化瘀。用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174、虚热: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发热。《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虚証的发热,必兼见其他虚性的症、脉、舌,从其他虚証中鉴别其属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施治。175、虚损:病名。见《肘后方》。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臟腑虚损而成。虚损病情復杂,主要可概括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多见肺脾虚损。症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輒气短,自汗心烦。宜用补中益气汤。血虚多见心肝虚损。症见吐血便血,或妇女崩漏,头晕眼花,或成干血癆。宜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虚在心者,并用归脾汤。虚在肝者,并用二至丸。内有瘀血者,用大黄 虫丸。阳虚多见脾肾虚损,症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神疲无力,畏寒肢冷,阳萎滑精,小便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虚在脾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虚在肾者,可用桂附八味丸、右归丸等方。阴虚多见肺肾虚损。肺阴虚者,症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予降火。可用大补元煎、六味丸、大补阴丸等方。参见虚劳条。本証可见于结核病、贫血、白血病、神经官能症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病証。176、虚烦:証名。指阴虚内热,虚火内扰而见心中烦乱,精神不能任持,似胀不胀,悒悒闷闷,饮食不 甘美,睡眠不安寧的証候。多见于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汗、吐、下后余热不清者﹔亦见于劳心思虑过度者(见《金匱要略﹒血痺虚劳病脉証并治》)。指状如伤寒,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不痛,脉不紧数,独热者(见《千金要方》)。177、虚喘:见《医林绳墨》。指气喘由于正气虚者。多因稟赋素弱、久喘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致臟气虚衰,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而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呼吸气短难续,声音低微,以深吸气為快或动则气喘。根据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分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等。178、虚风内动:由阴虚、血虚内生的风証。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由津液亏损,液少血枯,血不养筋,肝阴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风内窜所致﹔也有因于肾阴不足,肝肾亏损,肾水不能涵养肝木,而致肝风上扰。临床表现為眩晕、震颤或手足蠕动,或昏仆等。179、虚火上炎:肾阴亏虚,水不制火,出现阴火上升的証候。表现為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或目赤、口舌生疮、舌质嫩红、脉细数等。180、虚烦不得眠:病証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証并治》。指心烦失眠的病証。虚烦指心烦而心下无硬满,与心下硬满烦躁者有别。本証可由气虚、阳虚、阴虚、余热等不同因素导致。属气虚者,常兼见倦怠乏力,纳少神疲,口干少饮,脉象濡软,治宜补气為主。若更见肢冷畏寒、脉沉迟者,属阳虚,治宜温补。阴虚者,常兼见舌红口干,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余热内扰者,常兼见身热未净,口苦舌干,小便黄赤,治宜清解除烦。181、清阳不升:指水谷化生的轻清阳气不能正常濡养头部、肌表、四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的功能障碍所致。症见头晕、眼花、视蒙、耳鸣、耳聋、畏寒肢冷、困倦乏力、食不知味、纳减便溏、舌淡嫩、苔白、脉弱或虚等。182、清热解毒: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証的治法。使用能清热邪、解热毒的方药,治疗热性病的里热盛及痈疮、癤肿疔毒、斑疹等病症。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兰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183、清热解暑: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临床表现头痛、身热、有汗、烦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常用药如鲜荷叶、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银花、连翘、芦根、黄连等。184、惊风:儿科常见病証。临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识不清為主要特征。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出现惊风,亦即刘完素所谓“热甚而风生”。这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与癇証、痉証,亦有所不同。详见急惊风、慢惊风条。185、盗汗:証名。出《金匱要略﹒血痺虚劳病脉証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此外,盗汗也有因于阴火盛者,宜正气汤(《杂病源流犀烛》:炒知母、黄柏、炙甘草)﹔有因肝热者,宜龙胆散(《杂病源流犀烛》:龙胆草、防风)。186、热入心包:温热病内陷营血阶段的証型之一。主要証候有高热、神昏、譫语、甚则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见抽搐等。可见于各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热病的极期。187、热入血室:病名。出《伤寒论》。指妇女在经期或產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証。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匱要略》有如下记载:“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譫语,如见鬼状者,此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譫语者,此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阳明病下血譫语者,此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188、热入血分: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变。热入血分是温热病入血的深重阶段,容易消耗阴血和迫血妄行。临床表现為发热夜重,神志昏迷,躁扰不安或抽搐。而以斑疹、出血、舌色深絳、神昏躁扰等症為特征。《温热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189、真实假虚:实邪结聚的病,反现类似虚証的假象。如热结胃肠、痰食壅滞、大积大聚,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能外达,因而出现精神默默、身寒肢冷、脉象沉伏或迟涩等証。但细察患者,声高气粗,脉虽沉伏或迟涩但有力,体虽瘦而神不疲,舌质红絳,或有焦黄苔。《景岳全书》:“大实之病,反有羸状”。190、恶露不绝:病証名。见《妇人良方》。又名恶露不止(《肘后方》)、恶露不尽(《诸病源候论》)。多因產后气虚失摄,冲任不固﹔或余血未尽,或感寒凉,败血瘀阻冲任﹔或营阴耗损,虚热内生,热拢冲任,迫血下行所致。气虚者,恶露色淡,质清稀,量多,兼见面色苍白,懒言,小腹空坠,宜补气摄血,用举元煎加减。余血未尽者,恶露量少,淋漓涩滞不爽,色紫暗有块,伴有小腹疼痛,宜化瘀止血,用当归益母汤(当归、川芎、坤草、炮姜、元胡、红花)加减。血热者,症见量多,色红,黏臭,面色潮红,脉细数,宜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加减。191、破气、破血:破气,理气法之一。使用较峻烈的理气药散气结、开郁滞的方法。药用青皮、枳实等。破血:使用祛瘀药中比较峻烈的药物,达到祛瘀的目的。如大黄、桃仁、红花、水蛭、虫等。192、健脾疏肝:治疗肝气郁结引起脾不健运的方法。临床用于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肝盛脾虚証候。常用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药等健脾药﹔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疏肝药。方用逍遥散之类。193、消渴:出《素问﹒奇病论》。又名渴、消癉。宋、元以后,又有称三消者。病証名。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為特点的病証。多因过食肥甘,饮食失宜,或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导致臟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治疗一般以滋阴、润燥、降火為主。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别。详各条。指以多饮、多尿、尿甜為特征的病証。见《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方》。証名。指口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証并治》:“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194、流注:病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由于其毒邪走窜不定,随处可生,故名。常因气血虚弱,使肢体深部发病,肌肉组织结块或漫肿,有单发或多发,久而成脓,溃后脓尽可愈。由于发病原因、部位及表现的不同,又分為湿痰流注、瘀血流注、暑湿流注、缩脚流注等。195、流痰:病名。骨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在破坏过程中少有新骨形成。当脓肿形成后可以流窜,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称流痰。近代认為本病是无头疽的一种,相当于骨与关节结核。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部位以脊椎、髖关节為多见,次為膝、踝、肩、肘、腕关节。故因病位不同又有龟背痰、环跳流痰、鹤膝痰、穿踝痰等名称。其病因多為先天不足,或久病肾阴亏损,骨髓不充,外邪乘虚而入,痰浊凝聚﹔或跌扑损伤,气血不和而诱发。病初局部酸胀微肿,不红、不热、不痛﹔久则漫肿疼痛,成脓,周围肌肉萎缩﹔后期由于阴亏火旺,可有午后潮热盗汗、身困无力、少食,溃流清稀脓液及败絮样物,久则疮口凹陷,周围色紫,形成窦道,不易收口。初期宜补肝肾,温经化痰為主,用阳和汤之类﹔中期宜扶正托毒﹔后期疮溃脓成,难于收口,当重扶正。气血亏损者,用人参养荣汤﹔若阴虚火旺者,用大补阴丸之类﹔若窦道形成,应配合外用七仙条(《药蘞啟秘》:白降丹、红升丹、熟石膏、冰片)或千金散(经验方: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飞朱砂15克,白砒6克,赤石脂15克,炒五倍子15克,雄黄15克,醋制蛇含石15克)粘附药线插入管内,亦可行手术治疗。196、润肺化痰:化痰法之一。与润燥化痰同义。治疗燥痰的方法。由于外感温燥,或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炼液為痰。症见咽喉干燥哽痛,呛咳痰稠难咯,舌红苔黄而干。197、燥痰:痰証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又名气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见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粒状痰,涩而难出,或兼见面白色枯,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润肺為主。用贝母栝蔞散、润肺饮(《医宗必读》:贝母、花粉、桔梗、甘草、麦冬、橘红、茯苓、知母、生地)等。如肺肾阴亏灼津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痰証条。198、肺劳:虚劳的一种。出《诸病源候论》。肺臟虚损所致。症见咽喉干痛,声音嘶哑,鼻不闻香臭,面肿,胸闷气短,咳嗽吐血,饮食减少,消瘦乏力,发热等。治宜益气补肺。可用补气黄耆汤(《圣济总录》:黄耆、人参、茯神、麦冬、白朮、五味子、桂、熟干地黄、陈橘皮、阿胶、当归、白芍、牛膝、甘草)、益气补肺汤(《医醇KT 义》:阿胶、五味子、地骨皮、天冬、麦冬、人参、百合、贝母、茯苓、苡仁)等方。199、疳:病名。又称疳証或疳疾。前人谓:“疳者干也”。是泛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之証。古代列為小儿四大証(痘、麻、惊、疳)之一。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為特征。《小儿药証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可见疳証多為脾胃虚弱的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消化不良等。同时,还包括其他疾病,如无辜疳(颈淋巴腺炎或淋巴结核)、疳癆(婴幼儿结核病),以及多种寄生虫病、五官疾患等,名目繁多,不少重復。较常见的,如以五臟分类及病理病因命名的有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疳癆、蛔疳等﹔以症状命名的有疳热、疳渴、疳泻、疳痢、疳肿胀等﹔以病变部位命名的有脑疳、眼疳、口疳、牙疳、脊疳、鼻疳等。详各条。200、命门:有生命的关键之意。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有二说:A指右肾。《难经﹒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為肾,右者為命门”。B指两肾,具体体现于两肾之间的动气(虞摶《医学正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属累、精宫。属督脉。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主治腰脊痛,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慢性腹泻,下肢麻痺。直刺0.5-1寸。灸3-7壮或5-15分鐘。石门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详该条。两眼睛明穴部位的别称。《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