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道德经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上是道德经的第一章。现在查的道德经是八十一章,取九九归一的意思。接下来咱们正式开扒。咱们肯定是不能就把道德经这么翻译一遍,那这文章发的就没意思了。就算是一千个新意的解释,也没有意思。所以,咱们用另一个角度来叭叭一下道德经到底在说啥。想说啥。想让人们看了这个怎么想,怎么做。没错。凡事皆有因。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无缘无故就发生的。比如我,我写这个,就是为了赚钱。注意,不是赚眼球。另外,我也想发扬祖先的智慧,而不是糟粕。比如我身边的人提起来道德经就说这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不值得看。是没有积极意义的。这是不对的。道德经的思想,深深的根植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只要是中国人,就一定会有道德经思想,不论你是否承认。举个例子,李白的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比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

道德经好些人说他分道经和德经。还有人说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我个人认为,道德经肯定是道在前的。因为道可道,这是一语双关。道德经的语言智慧。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说,就是说德经。也可以理解为道,德,经。那就是通往大德的道路的经的意思。所以,我觉得按语言智慧说,道德经都是最完美的名字。

道德经这第1章,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中国有大道三千,殊途同归的说法。所以道就像是树干。我们可以像学几何一样。按照道的逻辑建立公理。然后再以道为逻辑推论内容。去找出这条树干,制作出道德经的逻辑树。因为本人才学有限。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来参与讨论道的逻辑。

道的逻辑是怎么出现的呢。有无。你看这个断句。道德经第二章的句子,有一句有无相生。所以,很明显,我们要把有无当作一种独立的概念。无,就是世界开始的地方。有,就是万物苏醒的地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比如圆。在我们人类没有智慧之前,地球就不圆?太阳就不圆?显然不是。所以,世界运行是自有规律的,在我们有智慧之前,他们就存在。道德经第25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到那一章再细细白话。然后道德经提出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叫玄。就是以有无去观察其妙其徼。我们以数学思想理解就是表达式和取值范围的意思。然后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就是说我们才能打开道的大门,来一窥这个世界的本质。所以,很明显,玄是一种方法。一个动词。我们要是理解为玄乎的形容词,那就是贻笑大方了。所以,我们看到鬼谷子号玄微子。刘备号玄德。但是你不能叫德玄。

所以,第一条公理就是有无的方法叫做玄。

欢迎有兴趣的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

  • 何谓“没身不殆”

    "没身不殆"这个词在<道德经>中两次出现.一次在第十六章,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没身不殆."第二次在第五十二章,曰:&quo ...

  • 《道德经》常讲和光同尘,用白话解答下,方知古人大智慧

    道家说,一个人太出众不是好事情.老子就说过,真正有钱人往往给人感觉非常朴实,一个修行高深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差不多,他们秉承着这样的思想:和其光同其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道德经>是这样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希言自然第二十三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曲己而全道,以道御天下.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以道治天下.以德治天下和以人言治天下,又会怎样呢? 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两条思想脉络,一个是道.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将欲取天下第二十九

    昨天 上一章讲,圣人笃守常德,虽然朴散为器而应物无穷,却又大制不割,因此能为天下王.本章接着从反面讲,如果把天下当做"器物",以人智去巧取,那是不可能得逞的.   道篇的第二十九章 ...

  •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

    转自:经济学雷锋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第1-10章)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第11-20章)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第21-30章) <道德经> ...

  • 你信吗:11岁的小孩真的能白话妙解《道德经》?现在我真的信了

    7岁少年異稟奇质,被推荐给皇帝做伴读 刚做<道德经>文章时,发现民国神童妙解<道德经>的文本,不以为然,我怀疑一个11岁的小孩,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悟性和文字水平,如同王安石所写& ...

  • 《道德经》原文及白话译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五

    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四

    第十九章[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白话)最根本的达到毫不过错就是放弃搬弄聪明才智,对百姓是百倍的有利:最根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三

    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爱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一

    ​第一 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白话) 道这个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宇宙根本,可以安一个道的名词给他,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词可形容. 名这个 ...

  • 马王堆帛书《道德经》原文加白话

    关于版本问题: 现下发现的版本,文字最简古最权威最系统化的是帛书甲本.通行本和楚简对看,可见同出一源:楚简和帛书甲乙本对看,可见楚简对帛书本的摘抄改动痕迹.从入土时间看,楚简年代早于帛书年代:从内容上 ...

  • 道德经原文 白话

    帛书本<老子·道经>原文 第一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妙也,恒有欲以观其所缴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