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厚

乡土的厚

小时候没出过门,生活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觉得什么都很大或很远:屋子大,总是往家里搬农具和粮食,从没摆满过,往墙上挂东西总是够不着,要用木梯子;河水大,游水时是探不到底的,经常也有淹死人的事;山也大,去打猪草走一下午也没有走到山顶;村集体的晒场大,大到玩一整天都不会厌倦;麦地更大,忙季里割不完的麦子,里面还藏着说不尽的新奇,兔子、豪猪、鹌鹑、野鸡,也有蛇;镇上的那条明清老街显得特别地长,走了好久,拐两个弯,生活了十几年有些分支巷道也没走到过。对面的村子看得见,走起来也很远,去亲戚家串个门总是要大半天的。

去外面远处游历一遭回来,第一感觉是当年觉得大或远的一切,都变得小而近了。很多常年在外的人回到老家的村镇都有这样的感觉,大家疑惑之后,很快就统一了答案:一是自己个子长高了,原来小个子时看着大的自然就小了。个子大了,腿长了,步子也大了,原来觉着远的地方也就近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外面见到了更大的东西,走了更远的路,把原来大的、远的比得小了、近了。

外面更多是指城市。外面的确有很多大的地方,大城市里高楼总得仰头看,住一辈子也会迷路,赶去吃顿饭,一个小时的路程也是平常。除了“大”还有“多”,人多得挤成堆,车多的排成队。走路会时不时碰着人,有时会与人挤,过一处路口需要努力才能避开和你交叉行进的车。

城市不仅大,故事也多,智商很高的人聚在摞着的盒子一样的大楼里,谋划着各种高智商的事,写小说、导演电影电视剧,也制造新闻,更多的是谋划财富的事。城市里的一切都像是为了证明乡村的小,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进入到这个一切都大的世界里,迷惘着也好。人总有在深夜里城市归于安静时发呆,才偷偷地给自己露出一点点真实。也可能会在经历了一些岁月后,舔一舔自己疲惫身子上的伤口,这时大概会想起那个一切都小的乡村,觉得即便很小也好像还有很多的不了解,一点也不是一个“小”字就能说明白的。

乡村一点也不小、不低、不近,而且还有厚度,如田里的土壤。

在外面混了很多年,要说有些啥故事,脑子里真是空白的。不是说外面没有故事,是自己总没有看清晰。城市里有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是只要在城市里见着,却有点千人一面的意思。是不是城市人被衣服的品牌、被名片上的身份、被普通话的苍白遮掩成一个样子?我也留意过,当这些人回到老家乡村,真会变成另一幅样子的,真实些。

我总记着的还是乡村的故事。难怪贾平凹住在西安城,也只能写好秦岭山里的故事,尝试过一回都市题材的《废都》,很快又回归到秦岭山里。

我也是在在外面大的世界里挥霍完自己的青春,才再次记起那个后来一直都认为小的乡村,和乡里不愿出去的人说话,觉得他们的故事一点也不比外面的少,而且更接近生命的本真。听一个人戏说,在农村出生的才叫土生土长,在城里出生的是水泥生水泥长,一句话让我警醒,土生土长自然是接近生命本源的,水泥里生长不说是工厂生产线出品,也有点转基因的意思。

我常常在不识字的农民口里,听到一些原生态的语汇,正是是种子发芽冲破土壤的声音,能重新唤醒早已不再敏感的神经。我开始对方言、对风土传说甚至神话都满是新奇和敬意。一时间我想甩掉曾经学过的语法修辞,就像《射雕英雄传》侠者郭靖曾想废掉自己身上的武功一样。城市是一群懂语法修辞而言语乏味的人。

城里多的是新鲜事,前一件新鲜事还是新鲜的,后一件更新的新鲜事已经抢上来,一下子让人记不清前一件。村子里的新鲜事不多,可以咂摸好几个月,隔年有人提起来,还感觉新鲜。

城里形形色色的人们穿行在高大的楼房里,隔窗相视,擦肩而过,只在网络的社区里热闹,却在各自星空下的深夜里孤独。

城市里的故事是意识流的节奏,听过后没有情节,只有情绪。就像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感觉。村子里的故事有的是情节,听过后记住不忘的都是人物的细节,就像读沈从文《边城》的感觉。城里人的婚礼我参加过,参加的客人没几个是认识的,坐在一起匆匆吃完饭各自东西,很多人没空来,让人搭份礼就行。村里人喜事,前后半个月的闹腾,一桌上的人都认识,酒席撤了话还没说完;城里人死了,火化,吊唁的人说两句话就走,有些不说话鞠躬就走,主人也分不清啥关系。村里死人,人一天要去几次,每次去都要坐好久。

我不知道被修饰的城市里的建筑和人,是不是人想要的样子。

现在满世界都在说“初心”,“初心”都成了国家意志的词汇,是不是因为世界的样子离“初心”太远了?

(0)

相关推荐

  • 陌上村‖文/伤城

    陌上村 一夜雨,一个出浴的早晨:阡陌纵横,千年不变的传承:鳞次栉比,恍如错世的格局.陌上村,才刚刚苏醒.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路多了,也就聚成了村.陌是一个村子的基线,将其划 ...

  • 这才是国产好片子

    在近些年关于乡土中国式的题材电影拍摄当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商业化的作品,在主旋律上有<我和我的家乡>.在第六代导演讲述人情温暖中,有贾樟柯的<小武>.<山河故人>等. ...

  • 网络文学中的乡村想象与叙事策略

    摘要:乡村题材小说是网络文学中一个十分小众的类型,这既与中国文学中的乡村叙事嬗变有关,也与作为通俗文学的网络文学本身的都市文化特性有关.这类作品通过塑造能够使读者产生代入感的人物形象满足大众的乡村想象 ...

  • 【乡土兰溪】三厚唐:仁厚、志厚、德厚

    三厚唐:仁厚.志厚.德厚 山后唐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以西3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山后唐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2.03平方公里,耕地643亩,山地1679.3亩,水面42亩.辖山后唐.堂庵头2个自然村,8 ...

  • 【乡土兰溪】走进厚伦方村:感受方干后裔的文化渊源

    走进厚伦方村:感受方干后裔的文化渊源 在兰溪游埠至诸葛的公路线上,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叫厚伦方村. 厚伦方是兰溪西部的一个村,隶属诸葛镇.在2007年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的农村文化示范村名单上,厚伦方榜上有 ...

  • 【乡土兰溪】走笔厚同村:厚同大儒叫刘焜

    走笔厚同村:厚同大儒叫刘焜 厚同村地处香溪镇,位于香溪镇政府驻地偏东4300米,区域面积2.65平方公里.辖厚同.墙元垅.灵石寺3个自然村.以种植杨梅.柑橘.香草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美国香瓜,西葫芦, ...

  • 三国“厚黑人物排行榜”。一,司马懿。(一...

    一,司马懿. (一)厚黑名言: 1,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2,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学会敬畏自己的对手. (二)厚黑评价:藏得够深,忍者神龟. (三)厚黑典故: 1,诸 ...

  • 乡土散文:家

    老家怀想 家对我来说太普通了,可什么是家呢?是高楼别墅还是民房土瓦?是生活的港湾还是不老的牵挂?家对我来说就是父母住的地方,有父母就有家.有一首歌唱得好"家有父母的情,家有父母的爱,父母在家 ...

  • 吃货美食:烧汁素鸡、大虾厚蛋烧、清炒紫菜心的做法

    烧汁素鸡 1.素鸡切0.8cm的厚片,葱切末:2.锅烧热,加适量油,摇匀:3.放入切厚片的素鸡,煎1分半:4.翻面再煎1分半,煎至表面金黄起小泡:5.加入烤肉酱,翻炒均匀,使每一片素鸡裹上酱汁:6.撒 ...

  • 管华明:一棵葡萄树住84平方米,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种植模式|全国林草乡土专家系列①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20年,上海林业系统里有10位同志获得全国林草乡土专家的称号,他们分别是管华明.卢玉金.宋洪德. ...

  • 真正厉害的人不说,却偷偷掌握的10个厚黑...

    真正厉害的人不说,却偷偷掌握的10个厚黑做事技巧,你掌握了吗? 一.做事有耐心,能熬得住.任何事情想做成功,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省略过程,直接拿到结果.所以,做事情,不能太急躁,要有耐心,耐心积蓄 ...

  • 民国初期的东北首富牛子厚,到底有多厉害?|民国|京剧|牛家|梅兰芳|牛子

    这个能让名动全国的梅兰芳,连着为他唱三天戏的老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名字,叫做牛子厚,而在20世纪初期,更是有着东北首富的称呼. 民国初期的东北首富,到底有多厉害?梅兰芳为他连唱三天戏 光绪年间,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