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心裁(117)己椒苈黄丸
己椒苈黄丸
【原文】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组成与用法】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功效】利水通便,前后分消。
【医案】
输卵管积水
初诊: 2006年2月7日。卢某,27岁,婚后未避孕未受孕2年,月经周期30~37天,5~6天净,经量正常,经色暗,夹血块,偶有痛经,经前乳房胀痛明显,小腹及腰胀,带下不多,胃纳可,二便正常。末次月经1月13日来潮。B超检查显示:子宫35mm×29mm×36mm,子宫内膜厚度8mm,右侧附件区可见一囊性暗区,大小约56mm×35mm×30mm,形态不规则,壁毛糙,内部透声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炎症,宫体后位,大小正常,活动,质地中等,轻压痛,两侧附件轻压痛,子宫后方触及囊性包块。西医诊断:(1)原发不孕。(2)子宫颈炎。(3)右侧输卵管积水。(4)慢性盆腔炎。(5)子宫偏小。
治法:行气清热,利水通便。
方剂:己椒苈黄丸合四逆散加减。
防己12g 川椒5g 葶苈子12g 炙大黄9g 柴胡12g 炒白芍10g 枳壳10g 炙甘草6g 三七4g 红藤20g 蒲公英20g 败酱草15g,3剂。
二诊:2006年2月10日。咽痛,喷嚏,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去川椒,加牛蒡子10g、桔梗6g,5剂。
三诊:2006年2月16日。外感已愈,舌脉如上。
治法:调气血,清湿热。
方剂:四逆散加味。
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0g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大蓟15g 小蓟15g 萆薢15g 生甘草6g,7剂。
四诊:2006年2月22日。月经2月19日来潮,无不适,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7剂。
五诊:2006年3月1日。经水已净,B超复查:右侧输卵管积水已经消失。
【按语】
己椒苈黄丸是治疗“肠间有水气”的方剂,方中防己、椒目、葶苈子疏水饮从前出,大黄导秽浊从后出,前后分消,水饮得利。
花椒味辛、性温;椒目为花椒的种子,味苦、辛,性寒。一为果皮,一为果仁,竟有温寒之别,中医奥秘深而莫测。由于市肆椒目经常缺货,故案中用川椒替代。考川椒《别录》称其能疗“心腹留饮”,与己椒苈黄丸中的椒目疏利水饮功近。
此案为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积水在妇科不孕症中多见,管内所含为清亮液体,无臭,一些患者会出现阴道排液现象,如无细菌感染,一般也不会出现发热现象。因此,这种藏于人体器官内的液体,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当属于痰饮流溢之属。一旦化热,则会出现局部疼痛、发热,从阴道排出的液体变黄。由于患者小腹胀与条文中的“腹满”理无二致,未见“口舌干燥”者,其津液仍能上还,故可用治疗“肠间有水气”的己椒苈黄丸前后分消,利水通便;经前乳房胀痛,则属肝郁气滞,故用四逆散疏调气机;经色暗,夹血块为血瘀,故用三七、红藤活血清热;公英、败酱清理湿热,以防止痰饮热化,并制川椒取代椒目性温之弊。3诊为经期将近,4诊为经期,改用四逆散加味,以调气清湿热。由于患者输卵管积水是从B超检查时发现的,故最后仍以B超检查来对照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