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物理学家寻找生命起源、意义和宇宙的旅程
对于市场上热销的科普书,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期待“一小时读懂……”、“一本书看透……”这样短平快的风格。
因此,读到《大图景》这样一部需要沉潜、深入的巨著,自然引起了读者们的兴趣。
一位知名的科普作家:肖恩·卡罗尔
从事物理方面研究的人,应该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作者肖恩·卡罗尔的名字。他是理论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更是活跃于公众媒体上的科普作家、演讲家,文学表达能力毋庸置疑。
在《大图景》中,他提出并论证了一种称为“诗性自然主义”的哲学思想。简而言之,就是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为依据,建立一套科学的、牢靠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目标。
从19世纪开始,巨大的科学突破就在不断催生开创性的社会学、哲学理论,有的甚至成为了现在制度的基石。
进入二十世纪,科技突破继续遍地开花,物理方面的量子力学、相对论,生物学方面的遗传物质,脑科学对心理的解析,天文学方面的宇宙大爆炸……自然科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些新发现中,人类固有的时间空间概念都已改变,对于世间万物,包括生命现象的理解也完全不同。
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对科技的哲学思索反馈却略显不足。在这种背景下,与新科学发现相对应的新哲学呼之欲出。建立这种哲学的人,必然需要对二十一世纪科学现状有深入了解。
在《大图景》中,卡罗尔运用了非常庞杂的学科知识:熵、质子、种群、基因……他利用各种科学事实来支撑自己的哲学观点,每一处都论述得全面而透彻,这种能力令人叹服。读完这本书,就像读了一本各学科的通识概论。
一本哲学科普读物
它的本质仍然是科普读物,绝没有真正的哲学学术著作那么艰涩,即便是全无基础的读者也不必担心看不懂。
伏尼契手稿
在每一章开头,作者都以浅显的经历或故事来导入。时不时提到的《创世纪》、伏尼契手稿等幽默的历史小故事,更能让人在进入核心论证之前会心一笑。
在书的封面处,写着本书的副标题为“论生命、意义与宇宙本身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life, meaning, and the universe itself)。《大图景》主要的关注点是“本体论”,也就是现实世界的本性。物质是什么?空间是什么?心智与身体有何关系?生命从何而来?……在几乎所有哲学流派中,它们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经典哲学著作《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 A History of Philosophy》中写道:“与同时期诗人那种充满神秘感的思维相比,早期哲学家的思路更为新颖和直白。”这一形容,如今更适合用于肖恩·卡罗尔这样的物理学家。从自然科学实验中直接导出的本体论哲学,比起纯逻辑上的思辨,更直接,也更有说服力。
例如,上世纪50年代,哲学家波普尔就曾经论证过,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或许不能应用于社会科学。这一结论具有争议,受到了许多其他哲学家的反驳。但是在卡罗尔笔下,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涌现理论,却能进一步确认波普尔的观点。
不妨来看看这个实例:
在生物体中,细胞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受到化学物理规律的严格控制,它的行为是可预测的;但是这些分子聚集成的细胞生命体,却有自主活动的意识。在得知整个生命体的状态之前,不能预测该生命体中某个分子的活动规律。
在蚁群和蜂巢中,生物学家也发现了类似的社会模式:尽管每只昆虫个体是愚钝的、应激的,但蜂群却似乎拥有自主意识,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在复杂系统中,可以“涌现”出若干我们曾经无法想象的规律。因此,我们不能期待解释自然现象的研究范式,同样能够应用于社会科学。“诗性自然主义”在这一项上,与波普尔的观点重合了。
从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到,尽管肖恩·卡罗尔和一些哲学家的既有观点类似,但是他的论证更多地与科学实证相结合,因此显得“更为新颖和直白”。
在本书中,它承接的传统,是早期科普书的写作方式,也就是用科普写作来传达科研发现。
早在19世纪,戴维、法拉第等人的最新科学成果,就是在面向大众的科普报告中发布的。
20世纪早期,类似的作品也诞生了不少。像哈勃的《星云世界》、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都介于现今的“科普”和科研综述之间,涵盖了不少作者本人对研究的思考。爱丁顿的《物理世界的本质》,也是一部从本人研究内容直接生发出来的哲学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的科研成果不再适合放在科普中,对科学家的评价也从著作逐渐转移到了较简洁的论文。以著述论英雄的传统,更多地由人文社科领域继承。
在这种背景下,讲述科普哲学的《大图景》,是一次可贵、难得的复古和复兴。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