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星书法及诗文选集(8): 砚边随笔
砚边随笔(一)
写行、草书是否一定要学正书
作者 陶光星
我以为,写行书、草书要学正书,要写好行书、草书,一定要学好正书。
原因有二:一是,从书体发展史上看,先有正书,如甲骨文、金文、隶书,正书是源,是根,根深才能叶茂,要循源探本,本立而道生;后有草书、行书。草从隶出,如章草便是;如果说正书中篆、隶是根枝,那么行书、草书是叶和花;虽然楷书为正书之一,但它形成是晚于篆隶的,其技法完备,唐为高峰,成为学书不可逾越之地;二是纵观历史上在行、草书上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无不在正书上下功夫,沉潜其中孜孜以求。如,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的楷书《郎官碑》便是明证。楷书大家颜真卿《祭侄稿》号称行书天下第二,其篆籀气息浓郁,可见得力于大篆的滋养,功深至此,浑化无境;元之赵孟頫,篆隶草皆能,楷书为四大之家之一,功力深厚,加之勤奋,取法二王,行书成自家面貌,风流千古。
现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草书得力于楷书的锤炼,尤其是他汉隶功夫临摹之深在当代可以说难以匹敌。因而其草书线质飘逸灵动而不滑,如百炼钢为化指柔,仙风之气扑面而来。
丁文隽先生云:“人之才力有限,欲各体兼擅,诚非易事,然欲专精一体,亦非兼通它体,不能臻神妙之境。以神韵言,不习古文不能奇古,不习籀篆不能勻整,不习分隶不能朴茂,不习行草不能飘逸。以运笔言,不习古文不能圆融,不习分隶不能险劲……。”可见篆、隶之重要。
虽然楷书也为正书之一,但若写好楷书,篆隶也要重视之。清傅山云:楷书不知篆隶之变,写到妙境,终为俗格。
所以说,写行、草书一定要学正书,学好正书是根本,是正途、是大道。
砚边随笔(二)
水 榭
午后,余与悠然游钟山水榭。
此地有亭,建于湖边,三面临水。四周树木葱茏,山花灿漫,倒映湖中,五彩斑爛,如优美的风景油画,色调温和,层次分明,为休憩佳处。
秋日的阳光灿烂温和,坐于亭中,任思绪驰骋纵横,漫随云卷云舒,让时光瞬间凝固这美丽画面。久久凝望,方不负这醉人秋光。湖边睡莲静静睡着,虽风吹雨打而红颜不逝,柔情相偎。湖面不时有野鸭划过水面,碧波涟漪渐行渐远。树林深处时时传来鸟声,顿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感。
亭上有匾名“流徽榭”,为徐向前元帅1985年所题,距今32年矣。时光如电,人生如梦。
“闲看秋水心无事,坐对长松气自豪。”当若斯。
時丁酉九月中浣观心志
▲陶光星书法及诗文选集(3):砚边杂兴 师友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