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孝道的民族,那什么才是“孝”呢?今天我们就好好聊一下。
“孝”字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老指的是 上一代,子指的是下一代,上一代和下一代紧密地融合为一体,就称为“孝”。我们再仔细看这个“孝”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人,我们就要想到,要念念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时刻想着父母,把赡养老人、培养好下一代的责任扛在肩上,才能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先,对得起社会。
我们中国古代有一部经典叫《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就是专门讲述孝道的。其中讲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人的一切德行都是以孝为基础的,如果做不到一个“孝”字,就谈不上什么德行了。并且呢,一切教育,都一定要从“孝”开始教起,孩子在有了孝心的时候,行为就会产生变化。
什么变化呢?《弟子规》上讲“父母呼,应勿缓”,有孝心的孩子听到父母的呼唤,就会很恭敬地应答。这种态度一旦养成习惯,不但对父母能够恭敬,对一切长辈也都会恭敬。《弟子规》上讲:“冬则温,夏则凊”,有孝心的孩子懂得关心、体恤父母,这些孝心慢慢扩展开来,他将来就能对其他长者,乃至所有的亲人,都能做的关心、体恤。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有孝心的孩子,懂得体恤父母,不让父母操心。不管是出门还是回家,都会首先告诉父母一声,不会偷偷地走、悄悄地回来。现在新闻上经常出现一些这样的案例,就是女孩搞网恋,背着父母,到异地和网友约会,结果被骗了,这就是因为没有学过《弟子规》,不懂得孝道,否则也就不会造成那些悲剧了。
“德有伤,怡亲羞”,孩子有了孝心的时候,他就会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会给父母丢脸。因为别人看到一个孩子不懂事的时候,会认为是家长没有教育好,是家长不对,一句“没教养”,是最让家长抬不起头来的话。所以,孩子有孝心,就会为父母考虑,不会在外面做坏事,不会做给父母丢脸的事情。当一个人的孝心升起的时候,他的善行也就自然而然了,所以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孝道,非常重要。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行孝一定要及时去做,不能等待,这样人生才会很充实,心里才会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