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怀念衣服打满补丁的日子
也许有些人一看这标题就不爽,现在吃的好,穿的华美不好吗?去怀念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其实,我怀念的是一种久违的温情和对自己拥有的珍惜。
12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从那一年起,我就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我的衣服基本上是堂哥穿不下了,或者旧了不愿意穿,再给我穿。一直到1995年,我考上大学,亲戚们才凑钱给我买了一些新衣服。
最开始的时候, 衣服破了,都是祖母给我缝补。
湖南冬天的夜晚,湿冷的北风呼啸着在田野间刮过,透过残破的塑料窗户纸,挤进简陋的土砖房,让人觉得特别的寒冷。在屋里,祖母在给我补着衣服。在昏暗的灯光下,祖母头上的银丝显得特别发亮,却被风吹得散乱如枯草。
祖母的眼光明显涣散了,眼神不好,却舍不得配老花镜。把线头穿过细细的针孔对她来说是件很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我就接过针线,先用舌头把线头润湿,再用嘴抿一下,线头抽出来,就是尖尖的,可以很轻松的穿过针孔了。然后,我再把穿好的针线递回给祖母,再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静静地看她补衣服。
补衣服的时候,祖母佝偻的身子让我看起来很心酸,大约一年之后,我就学会了自己补衣服。
补衣服有几点很重要,首先要找一块刚好能盖住破洞,又比破洞大一圈的布料。这块布料颜色要和衣服相同或者相近,衣服补好后,补丁看起来才不至于太突兀,刺眼。在补衣服的时候,还要注意补丁那块布线的经纬度,最好让它和衣服一致,这样看起来,补好的衣服更不容易看到补丁的痕迹。
刚开始穿打了补丁的衣服的时候,我很不愿意出门,更不愿意往人群里钻,生怕别人看到我衣服的补丁。虽然,那时候农村,很多人都穿着补丁衣服,但是我是个孩子,自尊心又特别强。
后来,我慢慢习惯了,心情也坦然了。待到我15岁左右的时候,我甚至喜欢上了补衣服,当做一种手工消遣,享受这种化破烂于完整的感觉了。
待我工作以后,我肯定不再穿补丁衣服了。但是,我却形成了一种心理习惯,很舍不得扔掉穿旧的衣服,或者用旧的物品。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人们常常这样说,意思就衣服来说,当然是穿新的心理舒服,而与人交往,则是故人让人惬意。
其实,这句话是被人们误解了。这句话本身就带讽刺的意味,是直指人的一种劣根性:人们在不断追求新的刺激中,迷失了自我,物质欲望越来越膨胀,也越来越容易实现。
就如新衣服越来越容易得到,不断有新的款式出现,随时可以换新的,所以大胆换新的;而知心的人却只有那么几个,还有交往久了的旧人贴心。
在我的小时候,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连旧衣服都需要珍惜,生活更加单纯,人们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东西。
那个时代,朋友少但感情真;夫妻经常吵架却不轻易离婚;真是因为得到都不容易,所以每一种拥有都弥足珍贵。
而现代社会,得到太容易,人们不断换衣服的同时,也不断的换人。朋友慢慢流于酒肉朋友聚集,夫妻一言不合就离婚,因为大家都认为换个新的说不定会更好。
其实,有多少人又能在新的选择中如其所愿?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人生多喜乐,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实现?选择多了,反让人迷失。
故此,我怀念衣服打满补丁的日子,这就是一种初心吧。
敬请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