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爱吃辣的人,有三大特征很出众,无论男女
#实用心理学#
辣椒,作为发源于美洲的舶来品,自明清以后就对我国的美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毫不夸张地说,没了辣椒,川菜失去了其绝对统治力。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椒更多的是指花椒,《唐风·椒聊》中有云: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其大意是描绘了古代妇女采摘花椒时的盛大场景,果实累累,香气四溢,同时作者以椒喻人,表达了古人对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渴望及赞美。
之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通道不断被打通,辣椒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它只用了短短500年不到的时间,便取代了古人以生姜、茱萸等香辛料为主的调味习惯。演变至今,许多人俨然养成了“无辣不欢”的独特口味。
辣,固然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生理刺激,个别人甚至会出现灼热、满头大汗、涕泗横流等反应,这可算不上多么美妙的体验,但偏偏有人却对此乐此不疲。那么,“嗜辣如命”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成因究竟是什么?
辣椒虐我千百遍,我待辣椒如初恋
早在1968年,《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期刊就指出,虽然生物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在大脑假设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个体反而会表现出追逐“危险”行为的趋势,并沉溺于随之而来的精神愉悦中。
这一心理效应很好地解释了那些喜欢攀岩等极限运动的人,虽然生理上可能出现种种不适,但大脑反复暗示自己“安全措施准备得很充分,我是绝对安全的”,这种巨大认知偏差会让人在保持兴奋的同时获得源源不断的刺激。
喜欢辣也是同样的道理,大脑并不认为辣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身体却下意识地产生了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这种极端反差在给个体造成痛苦时也能带来快乐。此外,现代医学也已证实:辣椒素具备镇痛、缓解精神疲劳的功效,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从而制造一定的愉悦感。
与“辣椒”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
2018年,《心理学进展》期刊揭露了环境对食辣造成的影响,研究认为:当某项刺激在大环境中反复出现,并不断施加于某个体之上时,会逐渐加强其对该刺激的偏爱。
这也是大众默认为湖南人和四川人贴上“能吃辣”,为山西人贴上“爱吃醋”标签的原因之一,因为个体常年暴露在爱吃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养成了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
简而言之,没有人刚出生就会迷上吃辣,多数都是在成长过程中染上吃辣这一习惯后而变得越来越生猛和不可控制。社会心理学家将其命名为多看效应或熟悉定律,其实除了饮食习惯以外,这种心理学现象还广泛存在于文字、照片、影视作品和人际关系之中,一件东西出现的次数愈多,个体便愈偏爱。
遗传基因的强大,让你生而嗜辣
1980年,《Motivation & Emotion》期刊首次揭示了人类基因和吃辣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Rozin认为:遗传因素在吃辣行为的成因上能占到的20%-50%的比重,也就是说,父母能吃辣,生下来的孩子大概率也能接受吃辣,并且比别人更能享受由辣带来的刺激感。
其实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人早已发现辣椒具备防腐、御寒等功效,如在制作食物时,加入一定的辣椒可以延长保质期;遇到天气寒冷,食用辣椒可以刺激人体发热,抵御寒流。在环境恶劣的古代,食物和御寒便是生存下去的关键,于是能吃辣的基因便被一代代遗传保留下来,且后代越来越能适应辣味所带来的感官刺激。
参考资料:《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