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学历”越高的人,越能将“害人利己”的行为发挥极致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德有才是精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曾有个调查显示,在这个社会,有才的人能占百分之八十那么多。可是,有才之外,还有德的人,只占了前者百分之五十左右。

这个数据,我们先不说它准确与否,单凭“才”和“德”这两方面来看,你认为,哪一个更为重要一些呢?

有人认为,人活着,就算不能为社会作出大的贡献,也应该要造福社会,造福子孙后代,所以还是“德行”重要一些。

有人认为,人活着,就必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显现,所以说,还是“才华”重要一点。

这个问题,其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有一点我们是不能忘的,那就是没有“德行”的人,终究会危害到社会的安全。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分析,危害最大的,就是“有才无德”的人,他们做人毫无底线,可却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足以对某个领域产生巨大的伤害。

而那些无才无德的人呢?他们虽然人品不好,但是没有什么才华,再无德,也不可能掀起什么巨大的风浪。

所以说,一个“学历”高的人,如果他缺少了相对应的德行,那么他将会把“害人利己”的行为,发挥到极致。

时代特点:强调学“文化”,不强调学做人

在古代,儒家就把“德”放在为人处世的首要位置。

君子之行,需要德,而且还是大德。而小人之行,也需要德,但他们需要的是个人之德。女子之行,也需要德,但需要的是“妇德”。

现在说起这样的观念,也许我们会觉得有些陈旧和过时,甚至有一些观念还夹杂着以往时代的印记在里头,已然不能适应当下这个时代了。

但是,它有一点是说得很好的,那就是我们做人,就该有“德”来支撑。

可在如今这个社会,曾有人评论道,现在的学校,只教学生学习刻板的书本文化,但却忘了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其实,这样的情况是常见的。甚至可以这么说,随着某些因素的影响,大多人都逐渐选择和“德行”划清界限,而选择一头钻进“文化利益”的圈子中。

有人就认为,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为何我们不能强调个人的意愿,而非要强调德行呢?

因为“德行”就是一种代表,代表着社会的前进方向,而不是在后面破坏,既拖累了别人,也拖累了整个社会。

就像在古时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偷爱财,也要“盗亦有道”。这样的道义,说得实在点,就是人的一种底线和本该有的良心。

但是,随着历史的车轮来到今天,我们却发现,人与人之间所强调的,已然不是良心和底线了,而是算计和利益。

“有才无德”的高学历“人才”,是一种危害

有人曾说:“学历越高的人,越能将害人利己的行为,发挥到极致。”

为何说有才无德的人,能把“坏事”做到极致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

当我们参考一下生活的各种事件时,我们就能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没啥文化,只有一身蛮力的坏人,他们都是明着来的。

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无才无德的人,他们只靠拳头,而没有什么小心思小诡计。

真正能做到收住明面上的拳头而亮出背后“刀子”的阴险者,往往是有心机,有诡计,懂谋划的“有才无德”者。

就像前几年的研究生投毒案,就像前段时间的博士与博士之间争斗的案例,我们就会明白,高学历的人,他们的心思,不是我们一般人能触及的。

他们明白自己的主要目标是谁,明白计划的时间点,知晓别人的心理状态,甚至死死把控住别人的七寸。如此“人才”,才是我们所最惧怕的阴险之人。

我们并不是说“高学历”的人一定就是“害人利己”的坏人,而是说如果没有“德行”的支撑,高学历的人才,往往会比一般的人更为可怕。

心理分析:为何有一部分“高学历”的人,会没有“德行”呢?

人们都认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事理,懂得分辨是非,明白何为好,何为坏。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大多人读书,只是读“有字”的刻板之书,而不是读“无字”的做人之书。

所以,曾有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是高学历的人,他们越懂得社会背后运转的规律,越会成为极度偏激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什么是“偏激”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呢?其实,就是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对外界的抗拒,从而以个人的偏激心理主导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让开阔的内心变得阴暗起来。

当这种阴暗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对于外界的态度是冷漠的,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无感了。

可是,当这样的无感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后,他们就会仇视身边的一切。所以,让“仇视”过分延伸下去,就是一种偏离道德的行为。

在这里,还是要说,并非高学历的人就一定是精致主义者。而是说,部分心理扭曲的人,他们过分偏激,从而走了歪路,没有让才华用到正确的地方而已。

但愿未来的社会里,人读书,不仅要读“有字”的刻板之书,更要读“无字”的人生之书。只有修身和修心都做好了,才能真正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铺垫。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