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学不泥古,自成一家

郑板桥:学不泥古,自成一家

大道知行

2020-10-06 14:02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作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以其诗、书、画“三绝”而蜚声于世。观其治学,不苟同俗,不泥古法,为文作画能自树其帜,自成一家,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和人民情怀。郑板桥的这种治学精神,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的学习态度

郑板桥出生在一个清贫的读书人家,自幼便随父读书识字,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他称自己幼时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罢了。郑板桥晚年回忆自己当年读书:“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可见其读书之精勤,学习之刻苦。

在郑板桥看来,学贵刻苦,知识的获得往往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虽圣人亦不能不如此。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孔子、苏轼天资卓越,才高如此,尚且勤奋刻苦,“不废困勉下学之功”,故其学能蔚为大观、传诵不绝。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近达远的过程,同时也是“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的过程,若只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其结果只能是徒耗光阴,毫无一得。所以,郑板桥极不赞成追求“过目不忘”和“过目成诵”式的读书方法。在他看来,“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虽然“过目”的很多,但“留心”的却很少,“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如走马观花,一眼就过,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终究是所获不多。

读书如尝美食,质之高下,味之精粗,必须经过一番咀嚼功夫,然后才能知其质味,辨其美恶。郑板桥强调,“读书以字字咀嚼,潜心探讨,不放一字一句含糊过去为上”,切忌浅尝辄止。读书如是,习画亦如是,厚积才能薄发,“必极工而后能写意”。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的创新精神

读书既要从实在研索,求解古人真义,同时也要自树其帜,自出眼孔。郑板桥反对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前人的东西。在他看来,无论是读书治学,还是写字习画,“虽云不悖于古,亦不可信古太过”。信古太过,便要受古人之欺;泥古太过,就要为古人所缚。所以,读书学习要有向古人发“难”的勇气,要怀古、疑古、不泥古。

他还强调,“读书要有特识”,既不能为书本所困,亦不能被前人所惑,而是要独立思考,探微索隐,有所发明,否则只能是“依样葫芦,无有是处”。但自树其帜不等于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是要实事求是,合乎情理,“特识又不外乎至情至理,歪扭乱窜,无有是处”。

郑板桥习画,不宗一家,既学习时人,也远追古人,凡合乎己意者,无论其声名如何,只要是风格独具,皆能心摹手追,习之不辍。郑板桥学习他人有两大原则:一是突出重点,专画兰竹;二是突出特点,灵活变化。

他学习石涛,不求其全,专画兰竹,“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所以能在兰竹上胜过石涛。郑板桥亦有诗云:“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当面石涛还不学,何能万里学云南?”学一半,撇一半,不能全学,也不必全学,关键是借助学习,发现各自的“灵苗”,探索和启发个性,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又如他学习苏轼作枯木竹石图,“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一个“活”字道出了郑板桥学习他人的密钥。在他看来,学习贵在求活求变,所谓“师法古人,变化在我,如此始能卓拔成家,与古抗争”,若一味求古而不知变化,终要为古人所困,刻鹄不成尚类鹜。所以郑板桥作画决不从人之法,而是主张要自出新意、独具一格,不宗一家故能自成一家。

郑板桥《仿文同竹石图》,故宫博物院藏

“以造物为师”的艺术追求

郑板桥作画追求自然,注重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灵感和契机。他说:“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物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所谓“造物”,也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造化无穷,故画之“生”意亦有无穷。以他最拿手的墨竹来说,便是师法自然的结果。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后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复何师乎?”从这个理念出发,郑板桥主张学者要走出书斋,走出画室,到自然和社会中去体悟生活,观察世界,不断丰富人生阅历,积累艺术造诣。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绘画以自然为师,但自然若不经过艺术的追琢,同样是率易无味。在郑板桥看来,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手中之竹亦非胸中之竹,从自然到艺术需要细细揣摩、层层加工,直至“天机流露”,方能创作出“无古无今”的佳作。他说:“大率作画之道,先从天而入于人,则规矩法律景然;后从人而返于天,则造化生成无迹。”郑板桥此言甚为精到。作画始于自然,然后超越自然,最终返归自然,从“自然”到“自然”,不仅是技巧上的提高,同时也是境界上的升华。这种“天机”的流露,必须经过一番苦思苦练之后方能领悟,惟有如此,才能够“自尔成局”“神理具足”,才能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现实关怀

贫苦出身的郑板桥对底层劳动人民一直怀有特殊的情感。他山东潍县做官时作过一幅墨竹图,图中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观此诗画,字字珠玑,拳拳为民,竹叶萧萧似百姓之疾苦,枝干挺立若生民之坚强,这既是郑板桥情系人民深刻体现,也是他对广大劳苦人民的真情赞颂。

郑板桥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那些供文人雅士观赏的山水画、花鸟画,因其与下层人民距离较远,所以很少出现在郑板桥笔下。在他看来,写字作画既是件雅事,也是件俗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郑板桥之“俗”,非庸俗、媚俗之“俗”,而是在于他的世俗,在于他能贴近生活、关心民生,在于他能“歌咏百姓之勤苦”,道着民间之痛痒。

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曾这样评价郑板桥,板桥的诗、书、画“三绝”,分开来看,其成就和地位并不太高,但他之所以能在民间取得如此高的声誉,就在于他“怪过当时的荒淫无耻、民不聊生的现实,说出几句同情人民的话儿来”。追求自然,师法造化,关心现实,反映民生,既能独具一格,又能为百姓所喜爱,这才是郑板桥真正“自树其帜”的地方。

本文原载于《学习时报》(作者马永鹏),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

  • 诗意墨竹 郑板桥与金农的风骨逸气

    偶然落笔便是竹谱 "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乱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十年前予与先后游广陵,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也.又善画竹,雨梢风箨,不学而能.--君素性爱竹,近颇 ...

  • 扬州八怪以何为怪?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 一.郑燮(xie四声)--怪在传 ...

  • 学不泥古 自成一家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作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以其诗.书.画"三绝" ...

  • 跟着郑老师学朗读 | 经典古诗文:《诫子书》

    跟着郑老师学朗读 诫子书 作者 | 诸葛亮(三国)    朗读 | 郑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 ...

  • 向郑板桥学读书

    向郑板桥学读书 杨阿敏< 博览群书 >( 2018年12月01日)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天下,这些领域的成就同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细绎其文,论及读书治学之道处不少,至今观之,犹 ...

  • 古书画欣赏:赵孟頫,唐伯虎,郑板桥 作品选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 -1322年7月30日[1]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2]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 ...

  • 郑板桥“古法”养生5法则,让你活得健康潇洒,看看你有几个在做

    小梦嘚啵嘚嘚关注昨天04:21养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长寿先生.他在平时的生活中总结了这样的五条养生秘诀.早上喝粥.饭后消食.静坐冥思.不要生气.保证睡眠.他在外出做官的时候,把这样的 ...

  • 从王铎《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看学书如何学古而不泥古

    2019-09-26 19:30· 王铎曾自书学书经历:"吾从十三岁得断本<圣教序>,临之三年,字字逼肖."由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正是<圣教序>的临 ...

  • 《萝轩变古笺谱》 | 一本破书,换了郑板桥、吴昌硕的16幅字画!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那本旧书 就是上面这本旧书,换了郑板桥竹石轴.郑板桥行书轴.文征明山水.金农隶书轴.项圣谟梅花轴.钱载兰花图轴.李鳝焦石图轴和吴昌硕墨荷.吴昌硕水墨水仙石轴.吴昌硕行书屏.吴昌硕岁朝清 ...

  • 张际才:学古不泥古,传统点叶法和现代点叶法的结合运用

    张际才:学古不泥古,传统点叶法和现代点叶法的结合运用

  • 同古堂 |漫谈郑板桥、罗聘自用印

    明清时期,由于文人治印,一时间流派纷呈,如歙.浙.邓等,相继迭兴,风格各异,篆刻自此全面复兴,可谓上接秦汉,又旁师博采,甚为繁荣. 其中,歙派,亦称"徽派",初以文彭.何震为宗,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