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它是绝配!入冬后常喝,气血通畅,健康过冬【一点资讯】
中医讲:人由气生,凡在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
元气充足,人的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才能够正常运行。
元气虚衰,各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百病丛生。
入冬后迎来进补好时机,中医强调,冬天进补首先要进补元气!补气,专家推荐了“冬补第一药”——黄芪。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1、补中益气
李时珍称黄芪为“补气第一要药”,五脏之气都可以补。
气虚症状的典型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虚
2、提高免疫力
黄芪还有补气益卫的功效,卫气就是保护体表的气,黄芪不仅能补内补中气,还能补外,也就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邪气入侵体内。经常感冒的人可以用黄芪来预防。
3、利尿消肿
医圣张仲景就曾在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提到用黄芪来治疗风湿水肿,针对气虚引起的水肿,黄芪有很好的疗效。
4、保护心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
黄芪加一宝,常喝身体好
气血双补茶:补气养血
黄芪补气,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西洋参也是补气的,有阴虚火旺的人、口苦口干的人吃点西洋参;枸杞子甘温,添精补髓、明目祛风;黄精补血
配方:黄芪10-15克、西洋参10克、黄精3-5克、枸杞子6-10克
做法:滚水泡制,盖上杯盖10分钟,可喝一天。其中黄精、西洋参、枸杞子可以吃掉
禁忌人群:腹泻、感冒、脾虚的人不适用
山楂黄芪水:活血化瘀
黄芪被称为“补气之王”,人体气力足后就会加速血液运行,配合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山楂,二者相加,可以起到更好的益气活血的作用。
配方:20g黄芪,10g山楂
做法:
用冷开水冲洗后,放入保温杯用沸水400毫升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服完可再加沸水,共可冲泡两次。
一般人群皆可常服,尤其适合气虚型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
黄芪羊肉汤:温阳祛寒
羊肉性温,能益肾升阳,黄芪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适合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的人食用,有利于补阳祛寒、预防疾病。
食材: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黄芪15克,红枣15克,食盐、葱花、花椒、八角少许
做法:干姜、黄芪、红枣洗净,羊肉切块,与花椒、八角一起放入锅中炖煮。开锅后调入盐、葱花,小火炖至羊肉微烂即可。
注意事项:羊肉属于发物,吃多易上火,患有水肿、疟疾、感冒发烧、牙痛等内热型疾病或内热体质的人不宜食用。
重要提醒
阴虚火旺、高热无汗、干瘦无津液、长疮生疹子发热的人群不建议用。
海带和黄芪是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两个一起煮,又消又补。海带有点咸,煮出来的水特别好喝。黄芪又能补气,能让人不那么困,精神一点,很适合这会儿喝。
这个方子是湖北那边任之堂主人余浩的食疗方子,原始方子是这样的:
海带黄芪汤
原料:海带60克,黄芪60克。
做法:先将海带洗净切成条状入锅,加水700克,再加入黄芪,煎煮30分钟,即成。
用法:一日三次分服,食海带,饮汤。益气扶正,化痰散结,通利三焦
但我们没病,日常用,每天海带和黄芪用5g就够了,用700ml水来煮,一天之内喝几次就成。
黄芪补气第一,海带软坚散结,一个补气,一个消垃圾。非常简单的搭配。一个微温,一个寒,阴阳平衡。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注疏》
这个我最推荐产妇用,因为产妇身体容易有瘀血、结节,但气不足,这个能在清理身体的同时,还把气补上。
身体垃圾多的人用这个清理垃圾,一边清理垃圾,一边补气,非常好用,消而不伤。
如果你懒得煮,其实最好是自己煮,这么好的食材日常用起来,真的是受益终生。这种东西有点麻烦,得自己煮,单价又低,量又大,其实卖不上啥钱,但我特别想推荐。
因为,真的好啊!家里长辈身体有垃圾的,陈年的垃圾,也适合用这种食疗小方子清理清理。味道淡淡的,不难喝。
如果你实在是懒得煮,也可以直接用山楂六物膏。这个也是消中有补,酸酸甜甜还好吃。
虽然没有着重清热但调畅中焦气机,气机通畅不郁,热自然减少。里面山楂、麦芽可以消食健胃,行气散瘀(色斑的特别适合),化浊降脂(就是三高人群),消胀,让肚子里的气和食物快快的排出去,尤其擅长消化肉食和面食;
陈皮、山药、茯苓健脾益气,祛湿化痰,让你的脾胃的运化(消化吸收运送全身)功能更强,而且脾胃好了,才能让体内的水去该去的地方,少生痰湿;
大枣、蜂蜜、冰糖甘补脾土(脾在五行中的属性),调和味道,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