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之治:愿景与预警
.
作者:文森特·莫斯可 日期:2021-08-21
.
智慧城市的关键依然是人。
(1/2)
■文森特·莫斯可
什么让城市变得智慧?“智慧城市”的积极倡导者、加拿大女王大学荣休教授文森特·莫斯可认为,是人使城市变得智慧。智慧城市的技术应用目标,首先是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居民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扩大企业的利润和权力。智慧城市共享数据,同时保护隐私,智慧城市项目的数据收集及其决策算法需要受到公众监督。
《数字世界的智慧城市》是文森特·莫斯可的信息与社会研究“三部曲”的第三部,关注的问题领域涉及空间社会学、城市治理、公共政策等。书中分析了世界各地的城市更新案例,审视技术赋能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前景,提供数字世界中城市治理的可行路径。
本书译者、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偲骕认为,《数字世界的智慧城市》一书预警了两个甚为重要的核心问题——城市的“公私合营”与公共数据所有权归属。在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吸取西方经验,及时预警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风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之路,决策者、规划者和学术界可资借鉴。
世界城市网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企业聚集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兜售技术,收集有价值的数据,向城市居民推广表面上看似纯粹的福利以及使治理脱离“有缺陷的人类之手”的算法。表面之下隐藏着另一个故事。技术驱动的智慧城市深化了监控,将城市治理转向企业。我认为,人类的治理仍然至关重要,是人使城市变得智慧。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理解推动全球智慧城市运动的技术、组织和神话。
智慧城市运动是国际性的,从伦敦到新加坡,从里约热内卢到德里,从开普敦到毛里求斯的印度洋海岛等全球每个地区,都在积极展示自己的智慧城市资质。考虑到智慧城市的发展速度,令人困惑的反而是鲜有人知道这一现实。例如,2018年一项对英国1000个城市的居民的调查表明,十分之七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城市。
毫无疑问,计算机通信的应用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比如,根据车辆的流量来调整时间的交通信号使人们更顺畅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相连的恒温器可以在企业和家庭中更有效地利用能源。一些智慧城市专家将这一概念扩展到那些不只是部署数字技术的地方,它们也为发明、开发和推广相关技术提供了空间。城市中的高新区不仅管理城市的信息技术,还孵化了新版的仿“加州硅谷”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理想的智慧城市是在城市环境中系统地开发新技术,并广泛使用这些新技术的。
闪亮的新技术是智慧城市运动的门面,但它需要一种批判社会科学的视角,因为它们往往掩盖了城市治理的转变。在传感器光滑的外表之下,数据中心和算法保证了自动化的决策,更深层次的转变在于城市治理。智慧城市不仅仅是发展和应用可以改善城市生活的技术,它们还关乎谁来治理城市,谁从中获利,谁被排除在外。
城市不仅仅通过使用技术而变得智慧,是它们的供应链和与世界各地城市的其他贸易关系使它们变得智慧。例如,旧金山曾经是一个造船中心,依靠太平洋西北部的伐木城镇来建造多桅帆船。它还依赖宾夕法尼亚州的钢铁城镇来建造商船。此外,旧金山还需要其他许多制造业城镇,例如纽约州的斯克内克塔迪、宾夕法尼亚州的莱斯特、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它们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供应链网络。由于无船可造,并且为该行业服务的大多数工厂都关闭了,曾经紧密支持旧金山地区的国家网络也消失了。如今,这座城市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产业中心,与美国大多数城市相比,它与中国城市(如深圳和上海)、伦敦和孟买的联系要紧密得多。正如丝奇雅·沙森在其关于全球城市的经典研究中所展示的那样,作为国际金融的三大主要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彼此之间的联系比它们与邻近城市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气候与环境问题
人口的大量增长和城市辖地的扩张并不是孤立发生的。一本有关智慧城市的书必须说明大规模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城市正在深刻改变它们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定居点需要环境的巨大变化,包括森林、草地和湿地的消失,河流的改道,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和水中。这些变化是如此具有变革性,以至于它们对进化产生了影响。根据《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家雀和其他鸟类的喙正变得越来越大,以使它们能够更好地从后院的饲养者那里进食。一种叫作高冠变色龙的蜥蜴为了爬上热带城市中的高楼,长出了更长的四肢和更有黏性的脚趾。一种生活在地下的蚊子正以一种新物种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各地城市的地铁隧道和下水道中。它包含不同的基因,并且与生活在地表或地表以上的表亲呈现出不同的进食和繁殖习惯。
随着城市人口的爆炸性增长,自然正在发生改变,城市必须应对自然的变化。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森林的燃烧,城市居民受到更强烈的风暴、洪水和破纪录的气温的影响。当我在2018年夏天撰写本书时,酷热使数百万城市居民难以忍受这个季节,并且常常危及生命。大多数专家认为灾难性气候变化的第一波浪潮似乎已经到来。应用技术更好地管理城市资源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不过,这些措施往往最终会鼓励更多的开发,最危险的是在沿海地区和洪泛区,气候变化可能会让这些地区几乎无法居住。
城市因何而智慧
是什么让一个城市在多维度上都“智慧”?尤其是如何使它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丰富彼此的生命,并在很大程度上自由地生活以实现自我的地方?如何才能创造出真正为所有人服务的城市空间?
虽然每个创建智慧城市的计划都是独特的,但存在两种基本模式。其一是利用现有的城市,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重建其基础设施,改变现有的系统,创造新的交通、能源和通信网络。改造旧城的另一种选择是创造全新的城市,在技术层面上,这些城市生来就是智慧城市。
1958年,动漫作品给超人迷们创造了坎多——钢铁侠的故乡氪星的首都。坎多曾经是一个拥有600万人口的繁荣的高科技城市,却被邪恶的天才布莱尼亚克这个机器人缩小了,装在一个瓶子里。当氪星在一场灾难性的爆炸中被摧毁之前,超人成了真的天外救星,从邪恶的主人手中拯救了这个瓶装的城市。但与标准故事不同的是,超人也没能使这座城市恢复昔日的辉煌。原来他的技术是有缺陷的,只能扩大有机物。这个故事之所以引起共鸣,是因为它遵循的模式让追踪智慧城市的人们耳熟能详。如今,我们身边有许多布莱尼亚克,他们渴望用技术再造城市,创造全新的、更智慧的城市。也有许多都市人相信超级英雄能把城市从都市生活不可避免的脆弱中拯救出来。当今智慧城市的教训是布莱尼亚克和超人都无法带来城市的卓越,只有当下的坎多人自己才能使城市变得智慧。
关注数据所有权
一个神话般的智慧城市愿景,包括财政收入将飙升至数万亿美元,城市运行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效率。对监控的担忧并不新鲜,尤其是在数字时代,但智慧城市的监控能力和激励机制已经大大扩展了。正如一位隐私专家所言,“智慧城市的意义在于,所有可以收集的东西都将被收集”。
监视和隐私并不是引起合理关注的唯一来源。还有一个问题是谁拥有政府和企业从公共和私人智慧城市空间获取的数据。城市地产交易越来越像数据游戏。尽管各家公司仍在争夺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那种被称为“混凝土之王”的权力,但它们也想主宰数据空间。理想情况下,它们希望控制城市公共场所,以及它们建造的办公空间和住宅。其中包括从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它们内置的设备所收集的数据。例如,你可以想象一种智能家居,内置了亚马逊、谷歌或苹果提供的数字助手,可以收集语音命令、问题和对话,为自己的营销部门创造收入,或者把它卖给对居民谈论的话题感兴趣的第三方。在美国,数字家庭服务现在是一项价值4000亿美元的业务,而且越来越多地在网上运行。一名投资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数字平台有朝一日将主导所有家庭服务的采购,这是不可避免的。”部分原因是方便,但也因为所有这些交互的数据都是有价值的商品。
控制这些空间,并为它们提供专有技术或将数据流直接发送给开发人员的系统的竞争非常激烈。然而,除了少数学术圈外,很少有人讨论用户的权利——保持对收集到的有关他们的数据的控制甚至从中获利。当企业瞄准新的收入来源时,市民应该适度地看到本应属于他们的东西被窃取:就是关于他们自己和他们所做事情的信息。根据一位学者的说法,随着我们向充满传感器的智慧城市冲刺,我们需要要求政府密切关注谁将拥有和控制这些城市中产生的数据。如果答案是私营部门,我们也需要怀疑私营部门行动者的说法,即数据将与公众和其他开发人员共享。
魔鬼就在细节中。哪些数据将被共享?与谁共享?代价是什么呢?这种代价会持续多久?正如智慧城市专家、多伦多开放智慧城市论坛成员纳比尔·艾哈迈德所说:“这就好像优步要提出关于拼车的规定,或者爱彼迎要告诉市议会如何管理短期租赁。显然,这里存在利益冲突。”如果公司拥有智慧城市的数据,那么市民就会沦为它们的佃户,首先为使用智慧城市服务的权利付费,然后再为放弃自己的宝贵数据而付费。
一份智慧城市宣言
当市民领导的城市模式与技术赋能型智慧城市相遇时会发生什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我选择用一套原则作为结束语——读者可以粗略地称之为一份智慧城市宣言。
是人让城市变得智慧。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以及造访它们的人的集体经验和才智使城市变得智慧。智慧城市的技术应用,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下一代互联网系统的目标,首先是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居民的能力。它的首要目的不是扩大企业的利润和权力。
智慧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从每一个项目的开始到完成,市民必须与政府、私人公司和公共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应用的决策。市民有权获得关于智慧城市开发过程的所有信息,包括规划、政策和争鸣。成功的智慧城市项目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市民尽可能充分地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
智慧城市重视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由个人和社会群体自由地聚集在一起进行公开交流的区域所组成的。它应与以销售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商业空间不同。智慧城市技术使交换更容易转化为市场交易,从而威胁到商业领域之外的空间。因为公共空间对思想的流动至关重要,所以智慧城市必须保护公共空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这包括公共交流空间,提供能源和水的基本公用事业,以及学校、公园、图书馆和公共会议场所等公共机构。
智慧城市共享数据。从智慧城市项目中收集的数据属于被收集者。市民有权保留、删除或将其在智慧城市活动中被收集的所有数据置于市民控制的公共信托机构中。从市民身上收集来的数据不属于收集数据的私人公司或政府机构。市民可以同意让私人和公共机构使用他们的数据,但只有在所有各方都充分知情和有保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如果人们选择在此过程中的任何时候不共享数据,不会有任何影响。
智慧城市保护隐私。人们有个人隐私的权利。这意味着任何智慧城市的数据收集系统都必须在数据收集源头将其“去识别化”,并承担全部责任来确保个人数据不会流向第三方,不会出售给广告商或其他感兴趣的实体。
智慧城市没有歧视。智慧城市项目,无论是改善交通、能源输送、通信还是安全,都必须在没有性别、种族或社会阶层歧视的情况下进行,包括决策过程中使用的算法。这些必须接受公众的审查和监督。为此,所有基于智慧城市项目收集的数据的决策算法都必须受到公众监督。
智慧城市保护传播的权利。人们有传播的权利,而不仅仅是接受传播。公共机构必须为市民创造普遍的、负担得起的高速通信接入,并扩展他们对信息的访问。
智慧城市保护环境。人们有权利拥有一颗健康的星球。在每个智慧城市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必须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减少和消除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保持健康的生物圈作为首要目标。
智能城市及其街道是关于人的,而不是汽车。城市街道和人行道的设计只有从行人开始才是智慧的,因为行人的使用给城市带来了生机。修建智能人行道的目的是让人群熙熙攘攘,绿树成荫。空荡荡的人行道就像空荡荡的剧院。这两种情况都说明空间生产出了问题。智能街道的最佳设计首先应满足行人和使用非机动车出行者的需要。
智慧城市提供服务。遵循这些原则,特别是对市民控制技术的承诺,我们有理由期待智慧城市的应用将加强城市服务的有效管理和供给。这些服务包括公共交通、能源系统、消防安全、治安、废物清除、供水和下水道服务。此外,它们还可以帮助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管理公共住房和公共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