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止有爱情!
七夕节到了,
又到了异地恋相聚的日子。
如今很多年轻人
把这天当成中国的情人节来过
每当七夕
人们总能首先想到
牛郎、织女、天河、月亮、葡萄......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自:秦观《鹊桥仙》
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由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传说,也给这个节日蒙上了一种粉红而甜蜜色彩。
▲明 张灵 《织女图轴》纸本 尺寸:纵135.4 cm 横5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夏秋之夜,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而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据说当晚在葡萄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小编表示啥也没听到(⊙o⊙)… )
七夕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关于爱情
▲《牛宿、女宿图》(汉画像石)(汉代(前202年-220年),河南南阳南阳汉画馆藏
▲《青龙白虎、牛郎织女画像》汉代(前202~220),四川郫县新胜场出土
画像主体为青龙白虎衔壁,龙虎上方刻牛郎牵牛,织女手执机梭。
真是爱情事业两不误啊!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
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唐代李商隐就借此七夕话题把唐玄宗讽刺了一把。
《马嵬·其二》
唐代: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影视剧截图
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讽刺诗,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但这有什么用?唐玄宗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却保不住自己的妻子,极具讽刺意味。
▲唐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1970年出土于西安何家村窑藏,外径4.6厘米,金香囊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
盛唐时期,达官贵人佩戴香囊是一种时尚。根据史书记载,当年杨贵妃也有一款香囊。《旧唐书》卷五一提到,安禄山反叛,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说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不得不提一只信物。
▲《国家宝藏》视频截图
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当初埋葬时用于裹尸的紫色褥子以及尸体都已经腐烂,只得回复称
“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七夕本是古代历法的天文点,后来逐渐转变成岁时节俗,最终又演化成今天的情人节。
但古人的七夕既不秀恩爱,也不撒狗粮,那历史上的这一天里,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七夕七巧
七夕节除了鹊桥相会的故事,民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为牛庆生、晒书晒衣、吃巧果等。
《汉宫图》
▲《汉宫图》宋代,赵伯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扇形式的小册页,画汉宫七夕故事,描写宫娥彩女们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针楼乞巧习俗。
《七巧图》
(请横屏观看)
▲明代《乞巧图》仇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促膝长谈
燃烛斋供
对星穿针
作品用白描法写出七夕夜间星星高挂于天空,妇女群聚在庭院中,或促膝长谈,或燃烛斋供,或对着星空穿针,衷心祈望自己能像织女般工巧。
下面这幅《乞巧图》,比仇英的早300多年,异曲同工,只是没那么有名气。七夕节,同样是女子聚在一起燃烛斋供,对星乞巧。
▲五代《乞巧图》佚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细节图中全是清一色女生,并非爱情的模样,对吧!
《七夕乞巧图》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清乾隆,纵47cm,横32cm。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三分之一处似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画中间楼中妇女或凭栏远眺、或对空乞巧,像是当代人在电视中看到自己爱豆的爱情故事的高潮画面。右下角的女人和楼上人对话,像是在说,快看他们!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七月乞巧》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七月乞巧 清,绢本,设色,纵187cm,横101.5cm。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组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每月四爷题诗一首。
年光欲看已青青,又度天孙河鼓星。
我独爱君山藐汉,中原相望气何森。
据说图中的场景为圆明园,既有中式园林建筑,又有西式亭台楼阁,此为七月的七巧图。雍正的对于艺术的极简审美众人皆知,可诗歌嘛...
日本和韩国都有“七夕祭”。在日本人们身穿传统服饰,载歌载舞,街头巷尾挤满人,配合七夕祭的还有夏季的烟花大会。
韩国分为家族和集体祭祀,当地女性要在祭台上放上干净的井水,主要是为亲朋好友祈福。
▲《见立十二个月》之七月织女、八月中秋赏月 1854年 第三代歌川丰国/画 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藏
这幅作品描绘了七夕的织女节和中秋节赏月的情景,图中是日本版的织女吗?
祈拜魁星
每逢七夕,在女子们纷纷乞巧的时候,男子们也没闲着。相传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所以称魁星或魁首。魁星事文,主掌考运,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一举夺魁”,所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要在七夕这天晚上祭拜魁星,以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清朝时,一些读书人还会购买青蛙来放生,以拜魁星。因为古代的“奎”与“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变为魁星,所以读书人买青蛙放生,来祝贺魁星爷的生辰,并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不过,这些行为都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若想夺魁,还得刻苦钻研才是。
晒书晒衣
《杨园苑疏》记载,汉建章宫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之晒衣阁,每到七月初七,宫女必登楼晒衣。此为为七夕晒衣之缘起。
到了魏晋,七夕晒衣的习俗已相沿成风,并相当程度地演变为官宦人家夸富斗富的一种表演。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南朝,纵80厘米,横240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晋书·阮咸传》载:
阮咸性情乖张,每有骇俗之举。
七月七日,道北的土豪都在家曝晒衣物,真个是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阮咸于道南自家庭院中,拿一个长竿吊一破布片迎风招摇,周围的人问他,阮咸说:
未可免俗,聊复尔耳。
意思是,不能免俗,不过如此。
七夕礼物推荐
《瑞鹤图》100%桑蚕丝,丝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