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有果:批评下属很容易,但解决问题,没那么容易

人浮于事

你怎么办

❉苹有果❉

最近给企业辅导中,一个老话题,被不同组织不同管理者提及:
“我们有几个员工总混日子,上班闲聊,八卦,很影响企业氛围,下班到点就走,完全不敬业!”
我问,你打算怎么办?
甲公司高管说:“我已和人力资源经理商量过了,让人力资源经理打卡,写制度,规定上班不能八卦!不然扣考核!”
乙公司高管说:“和他们主管谈,他们主管得拿出办法来!”
唉,这些个看着像对策,本身并不是对策,反而是毒药,治不了病,还产生新毛病。
企业为啥对员工要进行管理?
把人给管好,道德品质更好,行为更好?还是工作更有成效,更好的实现预定的目标?
显然,大家都会想要后者。
但仔细推敲下:
甲方案:增加了管理成本,产生更多的管理纷争,但与目标没有半毛钱关系,绩效本身极难提上去的;
乙方案:只会让主管更痛苦。我认识那个主管,新提上来的,很敬业,工作很辛苦,自己累得要死,他比乙还希望下属更积极些,能帮他分担些。
很多事,听着很简单,但实际上,想要实现,真的隔千山万水。
员工不积极,没事聊八卦,只是管理症状,不是病因。
那么,咋办?
来,一步步解题:

1、这是谁的问题

很多主管说,员工不努力,所以,员工应该如何如何。
记得,如主管指望员工自行改变,本质是把结果发生的主动权交给了员工,希望你之外的因素如你所愿,怎么都是无力的。
谁痛苦,谁就是解决问题的主语。
主管想改,那就是主管的问题,主管来解决。

2、这是人的问题还是事的问题


说说两种关系:人合关系,事合关系。
大多自然人之间的关系,是“人合关系”,比如夫妻,子女,友情等等,以人的情感、感受,意图等为关注点;
在人合关系中,人合是目的,事合也重要,但只是手段;
而在企业中,是“事合关系”,
企业以产出目标为存在前提,企业中的人,是围绕目标或功能的合作,感受是副产品。
在事合关系中,事合是目的,人合也很重要,但是,人合是过程,是辅助,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事合。
越高层的关系,越需要更多比例人合;越往下沉的关系,越是更多比例事合;
大概率而言:股东或合伙人可能更多要考虑人合;而在部门工作中,更强调的是事合。
具体到员工上。
操作类员工,主要是完成某些企业需要的功能,然后依据功能的市场价值支付薪酬,工资为主要形式,即功能价格;
目标类员工,依据承担目标责任的大小,企业支付薪酬,包括分红,奖金,工资等多种形式。
当下企业中的人,大多是围绕企业目标而流动的,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3.下属到底应该怎么管?

当企业中出现人浮于事等问题,与对“人”的态度的改造,或对人的强控制相比,管理者要更关注如何优化“事”的管理:
操作类员工,更好的流程优化,计件等量化管理;
目标类员工:更好的对目标的设计,对任务的分解,对任务实施的监控等。
回到责任主体上:
主管要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团队目标,并用任务的方式,分解给团队成员,并确保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的正轨上。
所以,主管可以自我点检以下问题:
  1. 团队的目标,你自己是否清楚?
  2. 对下属的状态与能力是否了解?
  3. 是否有针对具体下属进行目标分解与任务设计的能力?
  4. 针对下属完成的具体任务,是否跟进了有效的指导、赋能与激励?
若想把下属用好,以上这些问题,主管还真的得在每个任务分配时,心里有数,常自我检点才行。
企业中的管人,是着眼于事而管,而不是着眼于人而管。
企业中没有不好的人,只是不匹配目标的人。
工业化时代,大量员工完成的是显性劳动,且人员流动性低,
对人主观评判,道德制高点的约束,行为上的管控,可能对管理还会有一定效果;
互联网时代,人们内在更独立,且更多会从事隐性的脑力劳动。
这种对人的道德评判,表层行为约束,以及态度要求,只会把团队视角从事转到人,平添很多人际纷争,人效更下降,目标更难达成。
所以,管理者真的要比以往更精通业务,

是真的需要聚焦于目标,有效的任务分解,对下属足够赋能,确保绩效产出。
如何进行有效的目标管理呢,这又是一个大话题。后续我会用专门的篇章,给大家讲真实的故事,好好去讲项目落地和目标分解这回事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