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来看你 | 横渡孟加拉湾-自然的暴怒和移民的财富

最近看了一本书,《横渡孟加拉湾-自然的暴怒和移民的财富》,觉得很有意思,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孟加拉湾,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像是一个地理概念。
孟加拉湾(Bayof Bengal),位于印度洋北部,宽约1600公里,面积21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海湾,水深2000-4000米,南部较深,盐度在30-34‰之间波动。孟加拉湾在赤道之北,西临印度半岛,东临印度海外领地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北临缅甸和孟加拉国,南在斯里兰卡至苏门达腊岛一线与印度洋本体相交,通过缅甸海的马六甲海峡与暹罗湾和南中国海相连。沿岸共有七国分别是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当然背后毫无疑问站着中美英法俄日等等大国,算是虎视眈眈吧。
整部书基本上以时间顺序为轴,从远到近,围绕着波涛汹涌的孟加拉湾展开,娓娓道来。
第一章作为全书的基础,介绍了孟加拉湾的自然地理情况,毕竟历史和地理是相辅相成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会孕育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这一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史上已经是屡见不鲜,多次验证。对于孟加拉湾来说,最大最重要的变数便是季风,春、夏两季,潮湿的西南风引起顺时针方向的环流,到了秋季和冬季,受东北风的作用,转变为反时针方向环流。每年两次,循环往复,奠定了海湾周边国家交往的基础条件。另外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是宗教的传播,一个是商业的运行。无论是佛教,印度教还是后来的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都借助作为载体的信徒迁徙实现了跨种族跨地域跨文化的融合,而无利不起早的商人则带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性和更加坚决有力的执行力,加速和重构了这一过程。
第二章开始切入正题,从欧洲人到来之前,对于本地区近现代影响最大的一拨人,开始逐一说起。简单地说,在葡萄牙人达伽马乘着大帆船来到南亚之前,这里的泰米尔人,波斯人,哈德拉毛人,阿拉伯人是怎么交流的。对于孟加拉湾周边,我其实一直有个疑问,对比当地堪称富饶的地理条件,似乎历史上一直都没有产生什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最多就是地区割据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似乎有点奇怪。令人遗憾的是,本书作者并没有解释这个问题。
第三章重量级主角从外面来了,欧洲人,最早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随后的英国人,法国人等等蜂拥而至,从最开始进行香料贸易,到开始进行种植园经济,以及一步一步过渡到划地为国,建立实质性的殖民政权。这样一种从经济到政治逐步深入的冲击,对于本地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外来游牧民族入侵,就是最强大的莫卧儿帝国也不能相提并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来了就不走了,不像游牧民族一阵风,更重要的是代表着更高发展水平的文明对相对落后地区的降维打击,是不可逆的进化过程。
第四章重点着眼于欧洲人在孟加拉湾周边进行的种植园经济,无论是香料,橡胶,茶叶,咖啡,蔗糖包括后期的罂粟对于当地人群结构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加上强大的武力作为保障,海量的非自由劳工开始不断涌入这片区域,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久,并不亚于更加为人们所熟知的黑人奴隶贸易。而且和相对地广人稀的美洲不同,这一区域原本就已经人丁兴盛,那么新来者对于原住民的冲击也就更加剧烈,从而产生了更加深远的矛盾冲突,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第五章作者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对于新移民的生活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相比较于前面几章比较宏观的理论,更加聚焦于微观个体的细节描写,这或许和从这一时期开始,各种史料留存至今的比较多,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展开阐述。当一个个个体移民形成了社群,进而转化为某种意义上的新住民,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对于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有了更加明确而强烈的表达意识,但是这种意愿会面临本地原住民和更加占据强势地位的殖民者的双重对抗,这句话说来容易,实际落到生活中就是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实问题了,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第六章从时间关系上开始进入二十世纪上半叶,大家都知道与此同时,世界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虽然孟加拉湾地区不是主要战场,但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对于海湾周边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口自由流动的结束和国家边界的划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政治经济秩序的再次确立,孟加拉湾地区同样涌现了一大批新兴国家。这一变革不仅没有解决本地区原本已经日渐激化的历史矛盾,反而注入了更加危险和不确定的影响因素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本地区二战以后一直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如果大胆揣测一下的话,这种动荡可能会引发更加剧烈的变革。
第七章的所有阐述基于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原本在本地区最强大的政治力量殖民者开始撤离本地区,至少从表面上把所有的一切都还给了新兴国家。这是不是解决了本地区业已存在的所有问题?其实并没有,因为政治管理是个技术活儿,而且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单单就人和而言,本地区被称为“帝国的孤儿”的少数族裔,并没有从此走上阳关大道,相反倒是开始了一波又一波愈加愈剧烈的对抗。比如吉大港的阿拉干佛教徒社区,缅甸诺开邦的孟加拉穆斯林社群,锡兰的泰米尔人,缅甸的罗兴亚人,还有我们最关注的华人社群,在他们和当地人的融合中,并非和风细雨,一片你好我好大家好,反倒是血雨腥风不断,充斥了杀戮和仇恨,或许这才是符合旁边围观者的最大利益吧。
第八章的落脚点在于二十一世纪和中国,中国的马六甲困境,龙象之争,海上丝绸之路,气候难民等等问题便被一一摆上了桌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还是显得非常与时俱进,对于读者特别是中国读者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毕竟这些问题同样是国内中文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那么听听外国人怎么说,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讲到这里,容我稍微吐个槽。
作者苏尼尔·阿姆瑞斯,出生于印度,成长于新加坡,2004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任职,现为哈佛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历史学教授,专攻南亚史、移民史、卫生与贫困史。从他的个人经历可以很容易看出他的写作出发点和立场倾向性,无可厚非。我们看书,看电影,走出去看世界,本来就是为了了解世界的不一样,多听听不一样的声音是一件好事,而非坏事。
所谓吐槽,主要在于作者对于孟加拉湾新移民的描述更多是着墨于印度裔社群的处境,对于华人社会既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也没有秉承一碗水端平的立场,两相比较之下,无疑显得单薄了许多,这个就权当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吐槽吧。
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华人世界写出同样题材,但是质量更高的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