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钩沉】田家台子的由来

相关文章:

【古城钩沉】长阳古县衙变迁史

熊万寿:我记忆中的白鹤观

【探索发现】向家舟 ‖ 寻寻觅觅挂榜岩

釜濑溪与永和桥

【长阳诗征】月到凤凰台——明清民国长阳八景诗词汇编之凤台秋月篇

▲1982年《长阳县地名志》中的《龙舟坪镇图》(局部)

长阳古城东门外、东峰岭南麓,大致上由今龙舟大道、启本路、东峰岭路合围之地,旧名“田家台”或“田家台子”。

台(台子),在长阳地名语汇中,指山坡中高而平的地形(居民点),或冠以姓氏,或加之典故,或附记特产,而成严家台、擂鼓台、紫荆台等地名。

▲龙舟大道与启本路交汇处(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18日)

地处今长阳县城龙舟坪镇湖口社区,四冲湾与宗家湾(因地处四冲湾与杨家湾之间,古名“中间湾”)之间的东峰岭,因其为长阳古城东门外一山峰而得名,明清长阳八景之一的“东峰樵隐”便在此处。明代至清初,这里大树参天、寂静少人。清代乾隆年间邑人彭祖贤(著名诗人彭秋潭生父)诗句“丁丁不见人,自在东山下”,说的就是这一景象。乾隆年间后,东峰岭逐渐产生居民点,田家台子是最早的一个。

▲光绪《天池口田氏族谱》书影。田士珮祖父田应隆,由县西青岭迁居东峰岭南麓,田家台子地名由此产生。

东峰岭上的田家台子,因长阳天池口田姓一支在此定居而得名。据光绪三十年(1904)雁门堂《天池口田氏族谱》记载:天池口田氏始祖田九坵,原籍四川中州大坝马湖堡细沙溪,元末明初时迁居长阳天池口(今资丘镇天池口村)。五世祖田德臣,生二子:田真、田慎。真、慎二人各生五子,共十子,于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分为十支(房)。其第九房分支始祖为田美信,生子:万龙、虎。田万龙生子三:纲、缎、纪。田纲生子:守科、积。守科生子四:一贡、爵、传、都。一贡生子三:加善、试、说。加说,生子之序。清康熙年间,十二世祖田之序(长阳庠生),迁居沙市磁器口,生子希魁。十三世祖田希魁,字大科,回迁长阳,居横冲青岭(今渔峡口镇双龙村青岭),配萧氏,生子一:应隆(原名田龙)。十四世祖田应隆,字天池,于乾隆初期由青岭迁居长阳县城东门外东峰岭南麓(即田家台处)开基立业,配唐氏,生文荣、华、富、贵、全五子,后代在此繁衍生息。田家台这一地名由此产生。

▲中国人民银行长阳支行(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18日)

1904年时,田家台子已发展成长阳县城东郊的一个小村庄,有田姓居民57人,男性居民字辈为正、吉、宏、祥四辈。其后,因婚姻关系等原因,陆续有其他姓氏迁入。如原住田家台子(现住宗家湾)、90岁的何世培老人就讲,何家在民国初期时原住县城小东门(今东门街),因有一个祖太婆姓田,娘家把田家台子一间屋给了何家,于是何家便迁到田家台子居住。

▲龙舟大道与东峰岭路交汇处(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18日)

上世纪50年代长(阳)红(花套)公路通车后,田家台子一带单位(公共)建设渐多,原住民陆续迁出。至1982年,这里已建有县委党校(今科技经信局处)和田家台子小学(今中国人民银行长阳支行一带,县实验小学前身)。其后至今,又陆续修建了保险公司、人民银行、科委、档案馆、农委、信用社等单位办公、住宿用房以及亨瑞龙庭、福园等住宅小区。昔日田姓聚居的自然村,已化身为长阳中心城区的一个单元,剩下一个地名,留存于县城老居民和田家人的记忆中。

【长阳文征】[清]张荣泽 ‖ 《游小石山记》《游洞沟记》

【姓氏志】长阳禹氏

釜濑溪与永和桥

【长阳碑刻】云台观碑刻

【长阳科举人物】明代涿州知州刘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