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汤怎么用?

【组成用法】

黄芩10~20g、炙甘草6~12g、芍药6~12g、大枣12枚。水煎煮,分三次温服。

【方证】

1.腹痛下利,或大便不爽,肛门灼热,及身热,口苦。

2.舌红苔黄,脉弦。

【现代应用】

主要用于急性肠炎、结肠炎、菌痢、阿米巴痢疾、子宫附件炎、吐血、衄血等具本方证者。

黄芩汤是小方,但其在方剂学上的意义却不小。后世治疗痢疾的著名方剂“芍药汤”,即从本方演化而来,所以汪昂称黄芩汤为“万世治利之祖方”(《医方集解》)。的确,本方对于痢疾而言是常用方。如荒木性次氏治疗28岁妇女,忽然发热恶寒,头痛,下利腹痛,渴而欲饮。下腹胀略重,下利次数频频增加。与桂枝加芍药汤无效,下利愈甚,里急后重,与黄芩汤,立刻痊愈(《古方药囊》)。倪少恒治王某,男,30岁。患者病初恶寒,后则壮热不退,目赤舌绛,烦躁不安,便下赤痢,微带紫暗,腹中急痛,欲便不得,脉象洪实。拟泄热解毒,先投以黄芩汤:黄芩、白芍各12g,甘草3g,红枣3枚。服药2剂,热退神安痛减,于次日改用红痢枣花汤,连服3剂获安(江西医药杂志,l 965;(9)5:10~1 2)。

“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半夏、生姜止呕,也是经方惯例。刘渡舟治王某,男,28岁。 初夏迎风取爽,而头痛身热,医用发汗解表药,热退身凉,头痛不发,以为病巳愈。又三日,口中甚苦,且有呕意,而大便下利粘秽,日四五次,腹中作痛,且有下坠感。切其脉弦数而滑,舌苔黄白相杂。辨为少阳胆热下注于肠而胃气不和之证。黄芩10g,白芍10g,半夏10g,生姜10g,大枣7枚,甘草6g。服3剂而病痊愈(《新编伤寒论类方》,1984,123)。

本方治疗痢疾的经验很多,可问题是治疗痢疾的方剂也一样很多,如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等,那么又该如何把握本方的使用要点呢?我们不妨从黄芩汤的构成来分析一下。《伤寒论》条文说本方所主的“自下利”是“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病常用方是桂枝汤,少阳病的常用方为小柴胡汤。本方可以看作桂枝汤去桂枝生姜加黄芩。桂枝生姜发汗解表,今去之可知无表证;加黄芩,当有烦热和血证。我们不妨再结合后世医家的用药经验来理解本方证。公认的观点是:用芍药和黄芩治疗痢疾多有大便不爽、肛门灼热和里急后重,虽有便血但必血色鲜红而质地粘稠。《济生拔萃方》说本方“治泻痢腹痛,或里急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及下痢脓血粘稠”;《类聚方广义》也说本方“治痢疾发热腹痛,心下痞,里急后重,便脓血者”。综上所述,本方治疗痢疾的使用要点是不难掌握的。

本方适用于温热证,若属虚寒者,症见舌苔白滑,脉沉而缓,口不干渴者不宜用。其腹证特点为心下痞,腹直肌紧张或见胸胁苦满,其疼痛部位多在脐以下,与诸泻心汤腹痛在脐上脘下有别。葛根芩连汤证除腹痛下利外,常伴头身困重,乏力,胸闷,项背拘急;白头翁汤证除腹痛下利外,里急后重之症更明显,热势更重。本方药量可根据病情轻重而调整,若腹痛甚伴腹胀,大便不爽,可加柴胡、枳实、木香、黄连等。若伴恶心呕吐可加半夏,生姜等。若遇湿食交阻之初痢,可去大枣,加猪芩、茯苓、泽泻、白术、厚朴、陈皮、木香。若腹绞痛甚者,可加重芍药用量。

【原文点睛】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注论精选】

张路玉:按黄芩汤乃温病之主方,即桂枝汤,以黄芩易桂枝而去生姜也。盖桂枝主在表风寒,黄芩主在里风热,不易之定法也。其生姜辛散非温热所宜,故去之,至于痰饮结聚膈上,又不得不用姜、半,此又不越伤寒法耳(《伤寒缵论》)。

汪昂:此方亦单治下利,机要用之治热痢腹痛,更名黄芩芍药汤。洁古因之加木香、槟榔、大黄、黄连、归尾、官桂,更名芍药汤治下痢。仲景此方遂为万世治痢之祖矣。本方加半夏、生姜,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前证兼呕者,亦治胆腑发咳,呕苦水如胆汁。本方除大枣,名黄芩芍药汤,治火升鼻衄及热痢(《医方集解》)。

你也可能感兴趣

  • 伏热腰痛,不妨试试黄芩汤
  • 黄芩汤治儿童下利伴手部疱疹案
  • 黄芩汤合栀子柏皮汤治疗漏下
  • 简谈黄芩汤
  • 黄芩汤方歌、功效主治与临床运用医案
  • 区分黄连汤与黄芩汤
  • 黄芩汤临床应用
打赏赞分享
(0)

相关推荐

  • 太阳与少阳合病, 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

    太阳与少阳合病, 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苓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1)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芪加半 ...

  • 神秘的奔豚气,经方来治疗!

    导  语 情绪剧烈起伏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疾病,奔豚气就是其中一种. 奔豚病的概念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的.豚,是古语中猪的意思.由于其发病时,患者感觉肚子疼痛 ...

  • 六物黄芩汤,王不留行散

    现代剂量参考<胡希恕医学全集>. 六物黄芩汤 黄芩三两(10g)          人参三两(10g)          干姜三两(10g)          大枣十二枚(4枚) 桂枝一两 ...

  • 小张医生经方方剂归纳4

    小张医生经方方剂归纳4-外感发热怕冷汗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3 芍药3 桂枝3 生姜6 大枣12个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2 细辛2 附子1个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8 桂枝3 干姜2 栝楼 ...

  • 《辅行诀》即阴、阳旦汤五个方剂与伤寒论的对比

    (2019-09-04 17:37:20) 转载▼分类: 健康养生<辅行诀>即阴.阳旦汤五个方剂与伤寒论的对比小阳旦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其方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 ...

  • 腹痛下利,痢疾,黄芩汤医案

    腹痛下利,痢疾,黄芩汤医案 痢疾 1.腹痛下利 沈学生,男,13岁,症状:腹痛下利,日 三五行,有红白黏液,脉弦舌红,苔薄.诊为少阳胆热乘于肠胃,迫其阴液下注. 为疏:黄芩三钱.白芍六钱.甘草二钱.大 ...

  • 经方:奔豚汤

    奔豚汤 [原文] 甘草 芎穷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作者] 小张☺ [出自] <金匮 ...

  • 《通俗伤寒论》——阿胶黄芩汤

    秋燥.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陈 ...

  • 042 黄芩汤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4版)

    042 黄芩汤 经典的热利方,传统的清里热方,具有除烦热.止腹痛.止血.治热痹的功效. 现代研究提示能解痉止痛.抑菌.抗炎.调节肠道菌群及调节免疫等.适用于以腹痛.下利.出血而脉数为特征的疾病. [经 ...

  • 三物黄芩汤外洗治疗足癣

    三物黄芩汤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中的一个附方.原方为<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 ...

  • 【邢鹂江:自拟沙参黄芩汤-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作者自拟沙参黄芩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随证加减运用,确有实效.各位书友,也可学习使用一下. 沙参黄芩汤治疗支气管咯血 本人在临床上,常以自拟沙参黄芩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随证加减运用,确有实效,现介绍 ...

  • 【邢鹂江:沙参黄芩汤-治支气管咯血】

    作者自拟沙参黄芩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随证加减运用,确有实效.各位中医爱好者,也可学习使用一下. 沙参黄芩汤治疗支气管咯血 作者/邢鹂江 本人在临床上,常以自拟沙参黄芩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随证加减运 ...

  • 区分黄连汤与黄芩汤

    黄连汤与黄芩汤方名类似,在主治不同,要详细区分. 黄连汤 组成:黄连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以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 ...

  • 黄芩汤方歌、功效主治与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组成] 黄芩10g 白芍6g 甘草6g 大枣5枚 [煎服] 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分昼二.夜 ...

  • 【祁冬冬:三物黄芩汤-熏洗治手足癣】精

    三物黄芩汤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中的一个附方. 原方为<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 ...

  • 秘验良方沙参黄芩汤治疗支气管咯血药物组成...

    秘验良方 沙参黄芩汤治疗支气管咯血 药物组成: 南沙参,黄芩,麦冬,茜草炭,槐花炭. 功用: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加减法: 阴虚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加石斛.玄参: 肺热咳嗽痰黄者,加鱼腥草.银花: 肝 ...

  • 【《金匮要略》三物黄芩汤-治手脚心发热的特效专方】

    手脚心发热,我在临床上可以说三天两头都会遇到,尤其是妇女.<金匮要略>上说,此症乃产后血虚所致,后世的医书,包括现行的教材都认为是阴虚发热,虚阳外透.在治疗上基本上都是六味地黄汤,桂技龙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