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治正治疗疑难病经验(二)

1、从肺治疗顽固性便秘案

  赵某某,男,70岁。患便秘10余年,久治未愈,极为痛苦。前医用润肠通便,或清热通便法,虽能取一时之效,但终不能根除,而求治于路志正。诊见患者微有咳嗽,活动量大时稍有气喘;大便7~8天1行,干结难解,用力排大便即可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吐黏痰涎,满头大汗,极为痛苦。患者服用泻药时,大便通畅,可无任何症状。现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路志正沉思片刻,处方:生黄芪12g,太子参15g,桂枝6g,桃仁、杏仁各10g,甜瓜蒌15g,紫菀12g,炙甘草8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已无咳嗽、气喘,大便二日1行,且较前通畅。舌脉同前,既见效机,仍宗上法。原方去桂枝加麦冬10g,二日1剂,再进7剂,大便通畅,诸症消失。停药半年未复发。

  按 :十年顽疾,仅服14剂药而愈。当时百思不得其解,请教路志正。路志正告知:“患者年逾古稀,肺气亏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不宣肃,失于通调水道之职,大肠失于濡润,故大便秘结难解。”意含上窍不开,下窍不通之意;大便秘结,腑气难通,肺气难降,失于宣肃,故胸闷喘咳。肺与大肠互为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然其本在肺,其标在大肠。故用保元汤健脾益肺,加桃杏仁、瓜蒌、紫菀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以治其本,此腑病治其脏,意函“提壶揭盖”之意。肺气健旺,宣肃有常,自能通调水道,便秘之症不药而愈。

  路志正临证时,尤崇脾胃学说。脾喜燥恶湿,湿邪易犯脾土。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属土,位居中州,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以营养四脏。《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黄帝内经·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脏清阳之气主升,脾气升,则肝气随之而升,肾水随之气化,脾气升而水谷精微转输于肺脏而敷布周身;胃的浊阴之气主降,胃气降则糟粕得以下行,胃气降则肺气随之肃降,心火随之下潜,心肾得以相交。

  随着社会时代的变革,人们的生活节律加快,因脾胃失调而致的疾病也越来越多。饮食自倍或过度饥饿及餐饮无规律,冷热不调,都能损伤脾胃,使运化失司,生化乏源,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养,出现气血津液不足的病理状态。气虚日久可致阳虚,阳虚则寒邪易生;血少则经脉空虚,脉虚血少则瘀血内停。感受外湿,湿易困脾;脾运失职,内湿易停;内外合湿,湿聚则成饮,饮聚可生痰,痰饮水湿蓄于体内,可变生诸多病证,影响各个系统。

  因此,路志正根据叶氏“湿邪害人最广”的论述,提出“北方亦多湿”“百病皆由湿作祟”“湿为万病之源”的科学论断。脾又主统血,脾胃损伤不能统血,亦可造成各种血证。由此可见,脾胃一损,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随之而至,水停、饮蓄、痰浊、湿阻、湿瘀互结由此而发,遵李东垣“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唯益脾胃之药为切”之旨,运用健脾祛湿法治疗疑难杂症,取效甚佳,此举数案如下。

2、健脾益气利湿治顽固性尿频、尿失禁、遗尿案

  高某某,女,19岁。2005年9月6日初诊。患者及其母述,于96年秋末冬初时,无明显诱因患尿频、尿急,15~30分钟上厕所1次,若强忍则可尿湿衣裤,夜间睡眠时多尿床。患者极为痛苦,影响学业,被迫休学。曾辗转多地医院诊治,未能确诊。遍服中西药物,罔效。经人介绍慕名求路志正诊治。症见尿频、尿急难忍,时有尿失禁,夜间多尿床,口渴不敢饮,困倦不敢睡。伴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日2次。形体瘦小,面色萎黄、憔悴,看上去像30多岁的病妇。舌淡、苔少,脉细弱无力。

  路志正十分同情患者,沉思良久,说遵吴鞠通“气虚下陷,门户不藏,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方药:黄芪20g,党参12g,当归10g,焦白术12g,炒怀山药12g,升麻6g,炒枣仁15g,石菖蒲10g,远志6g,茯苓15g,鸡内金12g,金樱子15g,桑螵蛸15g,生龙牡(先煎)各30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敷贴疗法:五倍子(焙)30g,硫黄15g,共为细末,每次取5g,取大葱白15g捣烂,与药粉混匀,每晚敷脐部,外用塑料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    针刺疗法:取两组穴,一组足三里、关元,另一组三阴交、气海。用捻转补法,留针一刻钟,二组交替针刺,隔日1次。并对患者进行精神鼓励,嘱其能食即食,想饮即饮,树立病愈信心。

  9月14日二诊:用上述疗法后,纳食稍增,大便已成形,尿频明显减轻,能坚持1~ 2个小时上1次厕所,已无尿失禁,偶有遗尿,仍有尿急感,精神较前好转,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较前有力,既效仍宗原法不变,上方去枣仁,加覆盆子12g,乌药6g。再进7剂,针刺、外用药同前。

  药后诸症基本消失,纳食正常,面转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较前有力。上方去生龙牡加太子参12g,再进14剂,诸症未复。嘱用补中益气丸以善其后。如此9年顽疾,路志正仅用一个月时间使之尽除。

  按 ;本例患者形体瘦小,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不愈,心力憔悴,心、脾、肾三脏同时受损。《灵枢·口问篇》云:“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吴鞠通遵经意提出“气虚下陷,门户不藏,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治拟健脾益气利湿、养心、固肾,使脾胃恢复运化升降之权,肾恢复司固摄之职,心恢复行君主之令。方宗吴氏法,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用参、芪、术、草、升麻,健运中气,升阳举陷;茯苓、白术且有健脾利湿之功,湿去则脾阳易复;取山药、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鸡内金健脾益肾固摄;当归、枣仁、石菖蒲、远志、龙牡宁心安神,外用五倍子、硫黄、大葱温阳固涩,诸药配合,内外合治,针药并用,使9年顽疾1月尽除。

3、健脾益气除湿治疗湿痹案

  张某,年45岁。两年来关节酸痛沉重遍及周身、疼痛部位固定不移,而以两肩关节为著。某医院查血沉43mm/h,白细胞11000/mm3,类风湿因子阳性,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芬必得、瑞培林及中药数十剂,未见明显好转,求诊于路志正。

  近日来天气阴霾多雨,病人双肩关节酸痛加剧,周身困重,恶风寒而无汗,自觉气短,纳呆不饥,大便偏稀,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关节痛处不移,沉重酸痛,显系湿痹。病人脾虚湿困,然恶风寒而无汗,知其表邪尚在,先以祛风散寒、健脾除湿之法,拟麻黄加术汤合麻杏薏甘汤加味:麻黄3g,桂枝9g,杏仁9g,羌活9g,白术9g,薏苡仁12g,陈皮6g,半夏9g,甘草3g。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4剂后二诊:药后微汗出,恶寒除,而疼痛稍减。但罹病两载,脾虚湿困,气血已衰,非补益则脾虚不复,非温燥则寒湿难除。即以补脾益气为主,兼以祛风散寒除湿,方选六君子汤化裁:党参12g,茯苓9g,炒白术9g,陈皮6g,半夏12g,五爪龙15g,怀山药12g,羌活9g,独活9g,川乌6g,草乌6g,秦艽9g,薏苡仁15g,甘草3g。6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6剂后三诊:药后关节疼痛大减,气力有增,而大便偏结,小便短赤,舌尖边略红,苔微黄而腻,脉弦细而数。此寒湿欲解而有化热之势,遂更方以健脾除湿,清热通络。处方:石膏(先煎)30g,白术10g,薏苡仁15g,秦艽10g,豨莶草15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7枚。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4剂后四诊:热势已除,苔白腻,脉濡缓。仍以健脾益气为主,略减散寒除湿之力,以二诊方去川草乌、羌活、独活,加苍术、防风各9g投之。守方进33剂,关节疼痛消失,查血沉19项,白细胞计数9000/mm3,类风湿因子转阴。随访一年未复。

  按 脾主肌肉,以营四维。脾虚不运则湿邪内生,内外合邪,故四肢沉重酸痛。路志正治疗本例病人,始终注重脾胃,二诊及四诊尤用补脾益气祛湿为主以治其本。脾气健而寒湿易除,湿邪去则脾阳易复。故病人饮药47剂而病痛霍然若失。

3、健脾祛湿治疗闭经案

  华某某,女,32岁,已婚,于2004年10月9日初诊。患者15岁初潮,月经尚调。21岁结婚,于1998年6月,因怀孕3个月自然流产,出血较多,经清宫、中药等治疗痊愈。自此身体逐渐发胖,月经量逐月减少,渐至闭经。先后服用中药500余剂无效,唯有西医作人工周期疗法,月经始潮,否则不至,亦再也未能受孕。

  路志正诊见:形体丰满(体质量78kg,病前58kg),纳欠馨,大便不成形,小便量少,伴见神疲乏力,周身骨节疼痛,动则汗出,微恶风寒,性欲淡漠,带下清稀,月经2年未潮。观前医处方,多为温经通脉,理气活血,调补冲任等药。舌体胖有齿痕、质略暗,苔白腻,脉沉细滑,下肢水肿(++)。路志正诊毕说:此乃脾虚失运,湿阻经脉而致闭经。治宗“去水,其经自下。”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之:防己12g,黄芪20g,白术15g,茯苓20g,生薏苡仁30g,炒薏苡仁30g,泽泻12g,藿梗10g,苏梗10g,防风10g,香附10g,益母草15g,车前子15g,车前草15g,炙甘草10g。

  7剂,药后乏力、恶风、身重有减,下肢水肿(+),舌脉同前。原方去防风加桂枝10g,川芎10g,以增化瘀活血之力。再进14剂,服药至第12剂,月经来潮,但经量极少,色淡,两天即停。其余诸症悉减,体质量减至76kg,上方略有出入,共进药100余剂,体质量减至65kg,诸症消失,月经周期、量、色基本正常,于2006年2月26日顺产一男婴。

  按 本例患者流产后,出血较多,气血俱损,复因过早上班,工作劳累,再加饮食欠于调理,致使脾气受损,失于健运,水湿不化,聚湿酿痰,化为脂膏,停于皮下脂膜,而渐致肥胖。水湿阻于经脉,气血运行失常,冲任不调而致闭经。脾主肌肉四肢,脾虚湿阻则神疲乏力,肢体酸重。气虚则卫外不固,而微恶风寒,时汗出。脾虚湿阻,升降失常,则纳少便溏。湿邪趋下,故见带下清稀,下肢水肿。

  本病先起于脾虚湿困,而后闭经,符合“水分”之诊断。故治以健脾祛湿之防己黄芪汤,使脾土健运,以堵水湿产生之源;用利水祛湿之品,使已成之水从表里分消而去;复加行气化瘀之品,使气行、湿行、血行,以舒畅阻闭之经脉。由于辨证准确,立方遣药,恰中病机,故十年闭经顽症,经三个多月的调理,终收良效,经调自然受孕成胎。

(0)

相关推荐

  • 人参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的运用区别

    临床常见到一些慢性的内伤性疾病的患者,虚损症状较多,很多患者用药时从脾胃论述和治疗,常用的适用于脾胃气虚或健脾养血的药物,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这两种药都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那么我们在运用 ...

  • 四君子汤组成药物功能主治

    (一)人参 人参的入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6年~公元前32年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撰<急就章>就有本药的记载在出土武威汉简<治百病方>中已作为常用中药使用.<神农本草经 ...

  • 小小参苓白术散,调理12种疾病,祛湿超安全,便宜又有效,你会用吗?

    夏天过到这个时候,大家冷饮吃不少了,全国基本都进入汛期了,不论是内湿还是外湿开始双面"夹击".这个阶段也是大家最想祛湿的时候,肚子里堆了不少湿邪,身体就开始有不同体现,身体发沉,这 ...

  • 适合懒人的脾胃健运法,湿气一点点排走,减虚胖变精神

    本 期 导 读 真是湿气重.脾胃虚弱.懒人的及时雨! 最近广州疫情又严重了起来,医护人员和广州街坊们都辛苦了,不仅要在炎炎烈日下排长龙.验核酸.打疫苗,还要应对说来就来的大暴雨. 核酸检测途中遇暴雨, ...

  • 黄芪 百合 薏苡仁: 益气养阴 阴阳相生

    黄芪.百合.薏苡仁为刘尚义临床常用的益气养阴药角. 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黄 ...

  • 辨证论治(八六)

    我们来看脾不统血证,什么是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统血无力,以致血溢脉外的一个证候. 因脾胃素虚,或脾胃因饮食所伤,或劳倦思虑伤脾,或久病耗伤脾气,均可使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 ...

  • 治疗黄褐斑经验二方

    黄褐斑--凉血祛斑汤(杨鉴冰方) (组成)生地黄12g,赤白芍各15g,白芷10g,防风10g,紫草10g,桃仁15g,黄精10g,红花20g,柴胡9g,香附10g,丹参15g,木蝴蝶9g,白鲜皮15 ...

  • 张琪从痰瘀交阻治疗疑难病经验【转载】

    张琪从痰瘀交阻治疗疑难病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1365人已读 张琪教授从事内科疑难病研究多年, 尤其善于从痰瘀互结治疗疑难病, 闻名于杏林. 张老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 痰浊与血瘀交互为患是当代疑难病 ...

  • 张琪:临床运用虫类药治疗疑难病经验

    虫类药药性峻烈.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备受历代医家推崇,是临床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良药,其最早之应用始于张仲景之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清代叶天士谓:"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着里:补正 ...

  • 房定亚用“三两三”治疗疑难病经验【转载】

    房定亚用"三两三"治疗疑难病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3565人已读 房定亚教授,从医近40年,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遇顽疾常用验方"三两三"治疗. 金 ...

  • 房定亚用“三两三”治疗疑难病经验

    房定亚教授,从医近40年,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遇顽疾常用验方"三两三"治疗. 金银花30克,黄芪30克,当归30克,生甘草9克. 方中前三味用量各30克(1两),共为 ...

  • 周平安教授运用芪银三两三化裁治疗疑难病经验介绍

    杨效华 王玉光 李晓莉  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三两三"因方剂的份量而命名."三两三"的组  成,一般都是四味药,君臣佐使配伍严谨.在众 ...

  • ​路志正治疗疑难病经验(一)

    路志正治疗疑难病经验 □高社光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 五脏之间,脏腑之间,六腑之间以及脏腑与人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之间,均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g ...

  • 【名医经验】周慎教授:“镇魂六方”治疗失眠经验 二、两位名医大剂量应用生白术临证经验

     周慎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教授.全国首批老中医经验继承人.湖南省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曾师从着名中医专家刘祖贻研究员,业医30余年,对脑病的诊治具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失眠症的治疗 ...

  • 老中医用“三两三”治疗疑难病经验

     点击右上角免费关注 房定亚教授,从医近40年,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遇顽疾常用验方"三两三"治疗. 金银花30克,黄芪30克,当归30克,生甘草9克. 方中前三味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