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鞋匠

          乡村记忆——鞋匠

                    文/游传化



      在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里,城市的街头巷尾,农村的墙根树下,我们都能看到鞋匠们忙碌的身影。

    鞋匠是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业者,也叫“修鞋匠”和“补鞋匠”。据说他们的祖师爷和皮匠一样,都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因此鞋匠和皮匠无论是收徒传艺还是孙膑祭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焚香磕头祭拜孙膑师祖。

     我们这里过去有一位老鞋匠游之伦师傅,他修鞋手艺高超,三村五里,无人不晓。几经打听,我在一家敬老院里找到了游师傅。说明来意后,他欣然应允接受我的来访。

     游师傅虽已八十九岁高龄,但精神尚佳,除了耳朵有点背外,思路还算清晰。他说,他家祖传三代都是鞋匠,可说是鞋匠世家。他家过去都是在街上以修鞋为生,养家糊口,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但是下一代已经没有人从事这个行业了。

    过去乡下人都是穿自做的土布鞋,而一双鞋的制作,从煮浆打袼开始,剪布铺底、做鞋帮、沿鞋底、沿鞋面、沿鞋口、捻麻绳,一步接一步,历经艰辛。光是纳一双密密麻麻的鞋底,在油灯下没有十晚八晚也是纳不出来的。一双布鞋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和千针万线才能做出来,所以穿起来也十分珍惜。为了尽量多穿一些时日,鞋子破了烂了绝不会轻易扔掉,常常是及时缝补,自然就离不开修鞋这个行业了。

     谈起修鞋的工艺,游师傅顿时来了精神。他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过去鞋匠赶集溜乡都要担着一副担子,前头是一个小木箱子,里面装有钳子、剪刀、片刀、针锥、锤子、麻绳、线绳、胶水、手锉和干粮等;后面担一个旧编筐,里面装着小板凳、钉拐、散碎皮子、旧橡胶轮胎和待补的旧鞋等。鞋匠每到一个地方,冬天找块朝阳避风处,夏天找个阴凉大树下,落下担子,先要吆喝几声,“有烂胶鞋布鞋拿来补喽——”千万不能喊修理破鞋喽,这是民间的忌讳。不一会就陆续有人把要修理的鞋拿来。鞋匠打开工具箱,取出工具,围上围裙,坐到小板凳上便开始修补起来。

     游师傅吸了几口纸烟,接着说,修鞋一般分为四种,分别是补鞋、掌鞋、绱鞋和钉鞋。

     补鞋,先要看鞋破的位置和破口的大小,然后根据鞋跟、鞋尖及鞋帮的不同形状,把皮子剪成月牙、椭圆或者长条形,再用针锥穿引线绳缝补到鞋底上,反过来用中针缝补到鞋面上。那时还没有补鞋机,所以针眼讲究整齐缜密、匀称美观,补好的鞋,前有包头,后有包跟,两边鞋帮也有长条连补,两只鞋补的比例协调,所补的皮革又是和鞋的颜色一致,所以显得格外结实好看。

     补鞋还有一种雨鞋,多为橡胶制品,也叫胶鞋,这类鞋不需要针线,只需用锉在破口周围锉毛糙,涂上胶水再用一块同色橡胶皮锉毛涂胶粘合即可。

    掌鞋,也是细致活。过去手工纳制的鞋底穿得时间久了就会磨损,不及时修补,就会造成鞋底磨透和鞋帮分开。为延长鞋的使用寿命,就得掌鞋。鞋匠掌鞋时,先取来钉拐,让鞋底朝上鞋壳套在钉拐子上,然后拿出一块旧轮胎橡胶,同时在嘴唇上含着几颗鞋钉,用一颗从嘴里拿一颗,左手把钉摁在套在铁拐的鞋底上,右手用小锤敲打。因有铁拐垫着,鞋钉自然会弯趴在鞋里面,也就不会露出钉尖扎脚了。鞋掌分前掌后掌,脚心朝后部分,谓之后掌,脚心朝前部分,称之前掌。鞋掌钉好后,钉上的胶皮周围要大出鞋底部分,还要进行修整。修整时,鞋匠将其斜放在膝盖上,用片刀把周围多余的部分片去,保持鞋掌与鞋底周边的平整和美观。这就这是掌鞋的过程。

    再说绱鞋。绱鞋就是人家自己纳好或买就的鞋底,做好的鞋帮,请鞋匠把鞋帮、鞋底缝合在一起。游师傅说绱鞋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绱鞋有从外面明缝和从里面暗缝两种工艺。过去行内说“一根钻锥,两根龙,来来往往一条绳”,说的就是绱鞋的工艺。绱鞋除了用针锥外,还要用两根大针来回穿绳引线,后来有了筒锥就方便多了。筒锥和普通锥子不同,针尖一侧为斜面,并有针鼻可以勾绳引线,先扎透鞋底,再把穿着麻绳的钢针扎进筒里,在拔筒锥的同时,把钢针和麻绳也带过来,绝不会因穿不透针而烦恼,不但拔线相当省力,而且速度也比较快。

    绱好鞋以后,还得用鞋楦来定型。所谓的鞋楦就是用木头制成像脚形状的模型,放到鞋壳里面来给鞋子定型的工具。鞋匠会把合适的鞋楦放到鞋子里面,把鞋子撑得满满的,放置一段时间后,鞋子就能定型了。

   最后游师傅说,钉鞋一般比较简单。钉鞋大都是人家买的成品新鞋,怕磨破了心疼,交给鞋匠钉掌。鞋匠先把鞋底朝上套在铁拐上,清理干净鞋底后,分别在鞋的前跟和后跟涂上胶水,钉上成品铁质或塑料的月牙掌,有时根据客户要求也可以在鞋底两侧同时钉上几个偏掌,这样钉出来的鞋走起路来“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新鞋一般。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制鞋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款式新颖、时尚时髦的鞋子频频更新上市,人们更换鞋的频率不断加快,缝缝补补的时代一去不返。修鞋这种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鞋匠修鞋的场景不久也将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特定印象了。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

(0)

相关推荐

  • 老鞋店、老鞋匠

    老鞋店.老鞋匠                                                刘述涛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正行酒间,左慈足穿木履,立于筵前. ...

  • 专栏 | 朱友宏:皮匠半孔明

    乡村手艺人系列 皮匠半孔明 作者:朱友宏 城里人常认为乡村人呆傻木讷,这其实是个误解,他们在城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木讷,是因为他们对城市环境的陌生,是在颐指气使的所谓城市人面前的自卑,而当他们一回到乡村 ...

  • 【中州作家】乐悠悠:土布鞋(之二)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02] 土布鞋(之二) 河南南阳      乐悠悠 我从小看着母亲做土布鞋长大.沿着我的记忆,土布鞋带着我一路前行.我对土布鞋的款式.性能.用材,及工艺流程记忆犹新 ...

  • 一双破鞋的归宿

    从前就知道破鞋是一个贬义词,百度文献是这样说的:一种方言粗话,泛指作风不正派,不受礼教规矩的女人,在现实中用于指乱搞男女关系的女人,或者在结婚前就与现任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过性关系的女性."破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黑黑的猫猴帽

    黑黑的猫猴帽 文/胡桃夹子 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冬天,上学的路上,我们都是顶着西北吹来的寒风,使劲的缩着脖子前行.因为刺骨的寒风总会随时顺着脖子,钻进我们的衣领里.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 ...

  • 【灵璧故事】乡村记忆——戽鱼

    戽鱼  文/朱现凤 我的老家住在老濉河岸边,所以我是在河边长大的.小时候最有趣的就是戽鱼了. 记得那时候,每到汛期过后,河道的小叉沟里,都会冲进一些小鱼小虾.起初,我们只是觉得好玩,在里面逮一些鱼虾,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看青

    禅堂湖记忆--看青 文/胡桃夹子 "看青"就是看护庄稼,要从庄稼初长,看到庄稼成熟. 从前生产队,都有"看青"的人.特别是玉米,黄豆,白芋,花生,棉花在将熟的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飘香的洋槐花

    飘香的洋槐花  文 / 邱德龙 清晨,漫步在家乡的船路沟堤岸上.突然间,清新的空气中缕缕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和表妹情不自尽的寻着花香找去.哇,一棵盛开着雪白花朵的洋槐树真真实实的就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喂牛

    乡村记忆――喂牛 文/程大康 由于社会进步,现在农村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当年现代化的农耕机械很少,拉庄稼.打场.耕地等大多都要依赖牛来完成,所以那时候牛就是农家的"顶梁柱",几乎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大腰裤子

     大腰裤子    文/晏金福(77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们灵璧农村人穿的全是大腰裤子.这种大腰裤子,裤身和裤腿不是黑色就是蓝色,绝少有别的颜色.布料开始是家织或买来的手工布,颜色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编筐

    学编筐 文/同龄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随着兴修水利和农田林网化,为了护住沟渠河坡和路旁而栽植许多紫穗槐.紫穗槐条子可以用来编各种形状的筐,有圆形的比较浅的抬土筐,有圆形的比较深的粮食囤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不门子

    乡村记忆--不门子 文/出泥不染 提起"不门子",可能很多人还不知是啥,就是那种比正常门矮,与门一样宽的单扇门,是安装在门旁挡些鸡鸭狗的小门.我不知道为什么叫它"不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