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的无花果,凭什么被一个66岁老人卖到10/斤?
种好果,卖好价,是每个果农的心愿,但好果一定就能卖好价吗?不一定,一方面是种植端与销售端产销不对称;另一方面,种植端与收购端的品控标准不一致,种植端标准薄弱与缺失更是一大痛点。
为此,众好果携手百果园发起“中国好水果——万园培养计划”项目,旨在挖掘、培育中国好水果,从品控入手,由市场端标准引导倒逼种植端生产,实现好果好价,产销协同,为中国好水果鼓与呼!
本期小编为大家呈现的是封丘县大李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花甲之年重回农田种无花果的故事。
封丘县大李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陈好林
近年来,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新、奇、特”的作物品类已成为立足市场的重要抓手,在水果产业里,亦如此。
本期“中国好水果——万园培养计划”走进封丘县大李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起来领略小众作物无花果背后的创业故事。
65岁回归农田,为助大家走上致富之路
本次被采访对象是一位66岁的老人,名叫陈好林,是封丘县大李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也是合作社理事长陈广涛的父亲。
按照常理,陈好林这个年纪应该在家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选择在2019年,也就是65岁之际,再次回归农田,流转70亩土地种植无花果。
无花果,乍一听不足为奇,不就是小时候院子里种的吗?但陈好林种的无花果和我们院子里的无花果不一样。
他种植的无花果品种叫波姬红,是目前国内鲜果种植最受欢迎的红色无花果品种。
“水果品类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种不足为奇的无花果呢?”小编好奇地问。陈好林笑笑说:“传统的作物,像玉米、小麦附加值太低,而普通的水果像苹果、梨太常见,无花果在水果里面比较小众,属于高端水果,目前在河南栽植的人很少,口感好,好管理。再加上国家提倡土地流转,就创办了合作社种植无花果,一方面是吸收村里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俗话说“一人快,众人远”,在陈好林心里,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正是陈好林这种大爱精神,在花甲之年,再次回归农田,走上创业之路,成为无数规模种植者中的一员。
无公害种植,确保品质
种植管理方面,陈好林坚持无公害种植,确保无花果的口感。
具体的栽培管理模式如下:
1、株行距。开春后栽植无花果,留行距2.6m,株距75cm,一亩地栽植350-400棵。
株高1.8-2m,行距2.6m,株距75cm
2、树干高度。无花果树株高达到1.8-2m左右,就开始打顶抹芽,将过长的枝叶剪掉,降低对树体养分消耗,更好、更快的结果。
3、枝条管理。定植之后,根据树形,每棵无花果树留枝2-3个。不能留多,原因一是枝条太多养分供应不上;二是因为果树刚栽植不久,根系不发达,枝条太多,会影响挂果率及果型。但陈好林说到明年,也是种植的第二年,原来留枝3个的要留枝6个,原来留枝2个的要留枝4个,这样产量就会增加一倍。
每棵无花果树留枝2-3个,根底部叶子全部摘掉
4、打杈抹芽管理。在果树顶端打顶后,顶端优势被抑制,更多的养分会转运到新梢生长上,因此无花果树会萌生出大量的分枝、侧枝,不仅会造成养分的大量无效消耗,还会影响无花果果实的正常发育,所以从挂果之后,就要开始抹芽。陈好林说从挂果之后截至到目前,已经抹芽6-7次了。还有就是根底部,第二道钢丝以下的叶子也要摘掉,要不然会遮挡阳光,影响下层果子的着色。
5、越冬管理。因为北方气候寒冷,到5℃以下,无花果就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在每年的阳历12月份,都要对无花果进行封土越冬管理。具体做法是:把地面上的枝条全部剪掉,根部剩两个分蘖的地方,然后用土覆盖,来年的春天再把土扒开。
6、农资投入。因为陈好林管理的无花果是今年4月份栽植的,所以在开春栽植后,开始施用底肥,70亩地共用了有机肥15吨,硫酸钾复合肥3吨。之后在出果时追肥一次,中间追肥一次,成熟时再追肥一次,农资年投入3万元左右。
因为无花果不易生虫、生病,所以大李合作社的无花果在管理过程中一般不用农药,且无花果园不用除草剂,全部人工除草,这样不会给果园土壤造成农药残留,也不影响无花果口感和品质。
两层钢丝、士字型架子
以外,果树还用上下两层钢丝固定,每隔5米有士字型的架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治风吹造成的枝干和果面摩擦。
正是陈好林的精心管理,无花果在种植第一年,就达到亩产1500斤的好成绩,陈好林说到第二年留枝多之后,产量会增加一倍。
三种渠道销售,深入了解市场
近年来水果滞销的新闻一直不绝于耳,卖果难成了阻碍果业发展的一条鸿沟,那大李无花果合作社有这种境遇吗?陈好林说没有,并且销路非常畅通。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
陈好林说:“我们把果子分成三级,分别为一级果、二级果和次果。销售模式有三种,第一,对接批发市场,像河南万邦等这种大型水果批发市场;第二,对接直营店、水果超市;第三,零售,目前在新乡设置的有5—6个零售店。”同时,合作社也在尝试网销,分别注册了淘宝和邮政游乐小店。
除了传统销售,合作社还开创了采摘园,只要打电话预约,都可随时来采摘,采摘时间从8月中旬到霜降之前。
陈好林说:“无花果存放时间较短,一般采摘成熟度达到9成熟以上,售价在10/斤,批发走货在8成熟,价格6—7元/斤。”
拉长产业链,实现“一果多销”
无花果具有皮薄多汁,不耐储运等特性,为了防止果子成熟后造成积压、腐烂变质等情况发生,陈好林说合作社的下一步规划就是深加工,例如:把鲜果加工成果干、茶片,浸泡无花果养生酒等。此外,陈好林还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发展种苗产业,并带动周围村庄的剩余劳动力,带领他们共同种植,共同致富,把无花果形成当地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用在陈好林身上,一点不为过,虽然无花果园年投入了50万元,目前还没回本,但是陈好林却胸有成竹,他坚信,只要坚持科学的种植方式,未来无花果会有大前景。
结语:近年来,消费的多元化不断催生出种植结构的改变,传统作物种植逐渐演化成小众作物种植,这是大势所趋。但无论传统还是小众,品质永远是核心,再根据作物特性,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模式,小众作物也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