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方1647

当归汤43
【处方】 当归(切,炒)1两,红蓝花1两,延胡索1两,紫葳1两,琥珀半两(研),牡丹皮3两,姜黄3两,牡(??)3两,鬼箭羽3两,麒麟竭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庵闾子1两,藕节1两(切,焙),没药(研)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经水不通,腰腹刺痛,拘倦少力,呕吐恶心,怠惰多睡,头旋眼涩,日渐羸瘦,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酒半盏,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如无牡蒙亦得。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当归汤42
【处方】 当归3两,桔梗2两,吴茱萸3两,桂心3两,芍药2两,大黄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心痛,冷痛,腹满如锥针刺,及虫啮心痛。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3合,去滓,纳鹤虱1两搅,温1沸,分3服,空腹服之,微利为度。
【注意】 忌猪肉、生葱。
【摘录】 《外台》卷七引《延年方》
当归汤41
【处方】 当归(去芦头)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生,锉)半两,干姜(生,锉)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中寒,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针灸各穴治症185法(精华)
1.溺水急救:用三寸针会阴穴对着心脏方向下针,水会喷出来。
2.壮阳穴:常灸关元。
3.膀胱问题:中极
4.所以肠胃病:中脘、足三里。
5.降气化痰:天突穴
6.打通任督二脉:水沟穴(人中),无凹陷没儿子。
7.便秘穴位:支沟、照海、天枢
8.痔疮:长强,对准身体里斜刺,一寸左右。孔最、秩边,可灸可针。
9.退烧穴:大椎放血或艾灸。
10.扁桃体发炎:商阳、少商放血。
11.中风急救:针人中,手足十宣、百会、涌泉放血。
12.乳房肿块:初期天应灸,很大红肿:针肩井,对侧足三里。
13.人中:水沟是平的代表没有儿子,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面肿、中风,下针。
14.久咳气喘、甲状腺肿块:中府透云门,灸膻中穴。
15.流鼻血:天府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没有止住,下侠白,加强效果。
16.咳中带血:咳血代表有炎症,很热,舌苔黄,口渴,下孔最。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急性支气管扩张咯血。
17.喉咙痛:列缺,阴茎痛
18.心律不齐、肺虚、久咳:太渊
19.乳痈(肿块):鱼际
20.手有三个动作,第一手不能平抬起来,大肠经问题;第二手不能梳头,三焦经;第三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西医说五十肩,就在大肠合谷、三焦、小肠经上治,虚实看病多久,在改经的子穴、母穴上下针即可。
21.风湿关节痛:三间透劳宫,手不能握。
22.青春痘:艾灸合谷、曲池
23.上牙痛针合谷(牙痛合谷);下牙痛针内庭,近取穴颊车。
24.手扭伤、腰扭伤、落枕:手三里
25.长久肩痛:曲池、臂臑。
26.狐臭:肩髃透极泉
27.鼻炎、鼻窦炎、鼻塞:迎香透内迎香,通天、灸上星。
28. 甲状腺亢进:远取穴取少海,近取穴用人迎、照海、列缺、天突,是治疗甲状腺大脖子用的穴道。
30. 脖子很硬时,坐立不安,远取穴用后溪、申脉,没好再用近取穴膀胱经的天柱、大抒穴,治疗很强的两个穴道。
31.中风八大穴:百会、肩髃、曲池、风府、人中、涌泉等,合谷透后溪,可以使手张开,舌强不语针风府。
32.面部中风:脸部中风、口歪眼斜、失语等,地仓透颊车。合谷、瞳子髎,人中、承浆定位。
33.长高三穴道:身柱,灸完太乙、滑肉门,胃口大开,再灸身柱,会长的人高马大。
34.偏头痛:太阳透率谷。
35.风湿关节炎:膝盖伤痛时,鹤顶、两个膝眼、呈八字形,胆经阳陵泉透脾经阴陵泉,用三寸针,五穴四针可治疗所有膝盖问题,风湿痛、扭伤、肿胀等。
36.水肿、腹水:水分、水道、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穴)。
37.膝盖冰冷:阴市穴。
38.止痛消炎:梁丘穴,膝盖受伤、摔破、红肿、青春痘、腹泻、胃痛。
39.阑尾炎:足三里下约一寸,阑尾穴。
40.糖尿病、五十肩针灸:条口透承山,也专治五十肩,肩膀抬不起来,肩周炎。条口治脚麻(病人踩在地摊上都不知道)。灸消渴穴,确诊穴。消渴嗜饮:行间。糖尿病也可阳池透到大陵,是很有名的穴道。
41.丰胸、导痰:丰隆穴
42.急性结膜炎:陷谷透涌泉。
43.胃经头痛好几年:对侧解溪下针,虚症在母穴上治疗。
44.早上脸肿:陷谷穴。
45.动脉血管阻塞:针厉兑,井主心下满。
46.预防中风、手指麻:长灸足三里。
47.失眠:灸三毛穴(血虚)、安眠穴,泻神门,补复溜,心俞、巨阙。
48.脾虚生虫:大都、百虫窝(奇穴),血海下一寸,有压痛里面有虫,下针疼痛就好了。
49.胃心胸疾病:公孙、内关治疗任何胃病、心脏病、肺病、胸部的问题,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肥大都可以下针治疗,立竿见影。
50.肚子鼓胀:公孙,腹泻泻之,鼓则补之(下针后向上提)。
51.膝盖内侧痛:新痛商丘,久痛大都。
52.月经痛:灸或针三阴交、血海、关元。
53.月经不止:针隐白
54.老年性皮肤瘙痒:血海穴(妇科大穴:女人痛经、滴漏不止、月经不来)。
55.手拿不起东西,不能握拳、急性腰、颈、胸、背扭伤:大包穴
56.心脏虚症(脸色苍白):补少海(心经母穴),心实(脸颊泛红、壮热):外关透内关,泻神门(心经子穴)
57.心脏病急救大穴,心脏停止跳动:下关元、巨阙、少府(手解穴)
58.督脉的久痛:小肠经的母穴后溪,肩膀,肩、项、肘臂长期的问题。
59.不出汗:腕骨(小肠经原穴),开四关:合谷、太冲、曲池,会流汗利尿,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
60.不能扭毛巾(主妇手):养老透间使,养老穴主治视物不明,眼睛问题。
61.止利穴:肠关(腹痛、肠绞痛)
62.手臂没有力气,皮肤生疣,扁平疣:支正。
63.身上长疣:小海穴,小肠经的实症
64.痛在臑俞三天,就下小海,痛三个月就下后溪。
65.肩膀酸痛的近取穴,项强(脖子痛,太阳病项强,高血压项强,瓣膜闭锁不全项强):肩外俞。
66.耳鸣、耳脓、中耳炎:耳门(三焦经)、听宫(小肠经)、听会(胆经),翳风(牙关痛、白内障、偏头痛)。
67.角膜炎、眼红肿:攒竹、眉尾、瞳子髎(太阳穴)、耳尖,四穴放血。
68.近视眼科:光明、养老穴。
69.后项强痛,脖子酸:天柱
70.骨折:骨会大杼、胃经郄穴梁丘。
71.背发脓痈:灸风门。脖子强硬,褥疮灸也可以。
72.红斑性狼疮:心俞、肺俞、肝俞。
73.血癌:督俞,第六椎压痛。
74.贫血、瘀血:血会膈俞,活血化瘀的穴位。病人口渴,但不想喝水,身体里有瘀血。
75.胆结石、肺痨:胆俞、日月,第十椎压痛。
76.胆绞痛:中渎。胆石穴有压痛。
77.消渴穴:第八椎下,确诊糖尿病的穴道。
78.肺结核:膈俞、肝俞上灸,吃杏仁。
79.风湿、关节炎:脾俞
80.胃病问题,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胃痉挛(点刺放血):胃的背俞穴,第十二椎下外开一寸半,可以俞募治疗,募穴中脘,再扎胃俞。会郗治疗也可以,胃的会血中脘、胃经郄穴梁丘。俞募加会郗,最后足三里,治一切胃病。
81.腰痛、阴部治症、赤白带、大肠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八髎穴。
82、上髎穴:助孕穴;阴茎痛:次髎;助孕、白带:中髎;高血压、大便下血:下髎
83.膏肓痛:膏肓穴放血。灸上百壮,无所不疗,灸到嘴巴燥渴、干裂、胸腔气很旺,再灸关元,将气往下导,再灸足三里,导入脚底,脚热不会得癌症、心脏病、中风,起死回生妙穴。
84.肿瘤、肿块的根:痞根穴,也是诊断肿瘤治好没有的穴位,将根除掉。
85.痔疮有名穴:秩边,可下长强、孔最(肺经郄穴)、温溜(大肠经郄穴)、承扶。
86.放血去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委中(膀胱经的合穴,也是母穴,补井当补合)
87.淋巴肿大(腋下肿大):委阳
88.带状疱疹:首尾灸。
89.脚无力、扭伤、腿抽筋:承山透针到骨边。
90.尾椎骨受伤:新伤在承山穴的青筋放血
91.脚不能走路、跑步、无力:飞扬
92.项强背痛、后跟痛、腰腿痛:昆仑(孕妇下针会落胎)
93.白天发癫病:灸申脉;夜间发癫痫:灸照海
94.不能久站:金门
95.胎位不正:足窍阴
96.顽固头痛(头顶痛、中风):涌泉
97.脑震荡:然谷放血
98.肾结石诊断:太溪穴一带有压痛。
99.脚后跟痛:左脚后跟痛扎右脚水泉,六味地黄丸
100.肾虚:复溜、肾俞、京门
101.一切的喉病:照海、列缺(喉咙痛、扁桃体发炎、甲状腺肿大、咽炎),天突,天应放血。
102.大便不出、水肿、腹胀:灸关元、复溜(肾经母穴补)
103.肚脐以下消炎、解毒、镇痛穴:筑宾;肚脐以上消炎:曲池
104.皮肤病、全身皮肤痒:合谷、曲池、筑宾、血海、三阴交。
105.水肿病:肾脏病下半身水肿,小便滴滴答答,水分、天枢、水道;
106.腿、脚水肿: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107.脸肿:承泣、四白、巨髎
108.心脏止痛:郄门(心包经郄穴)
109.专治手麻:间使(心包经母穴)
110.止吐催吐:内关(心包经络穴)
111.脚后跟痛:对侧大陵(原穴)透压痛点下针。
112.通生死桥:14岁以下小儿高热大热,外关透内关,单刺不留针。
113.小儿受到惊吓:揉耳轮(眉宇间有青筋);眼珠往上吊,揉耳轮时往下拉拉,反之向下拉拉;眼珠在右边,揉耳轮时往右侧拉拉。
114.三种背痛:痛在督脉,扎后溪;痛在膀胱经上,虚症委中,实症束骨;背痛在十四椎以下,带脉位置;上胸肋痛在阳维脉,针外关,配合临泣穴。
115.手臂不能举,不能梳头,不能吃到嘴里:清冷渊
116.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肿块:臑会、肩髎,远取穴取少海,近取穴用人迎、照海、列缺、天突,多吃海带海藻。
117.脖子强硬:也可远取穴用后溪、申脉,没好再用近取穴膀胱经的天柱、大抒穴,治疗很强的两个穴道,胆经的风池,督脉风府。
118.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不能咬东西:先对侧合谷,再下关、颊车、翳风。
119.胃痛:两眉之间,印堂痛:中脘、眉菱点(阴陵泉下一寸)。
120.偏头痛:太阳透率谷,先针合谷。
121.眼睛近视,视物不明或眼痛,白内障:阳白透鱼腰
122.风一吹流眼泪:头临泣、目窗
123.风寒、项强、脖子僵硬、鼻子不通:风池、风府
124.解胸中瘀血:肩井下半分,对侧足三里,将胸腔瘀血导下去
125.一般肩项强硬、脖子酸:后溪、申脉,还有一点痛,再肩井、足三里
126.胆结石,胆汁不通:扎背后胆俞,正面日月。
127.肾结石、肾脏癌、肾阳虚、阴虚、腰酸、耳鸣、水肿:扎肾俞、再扎京门,一寸左右,配合命门穴。
128.督脉外开五分处痛,腰痛的一种,上下痛是华佗夹背,腰痛一圈:足三里+足临泣。
129.带脉的病,眼科的病、妇人乳房硬块、按时间发病:足临泣(胆经本穴、子穴)
130.中风、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肩髃、环跳,骨生病环跳痛,骨之始。
131.脚膝盖麻木不仁、膝盖无力、中风瘫痪:风市三寸针、阴市
132.全身的筋、中风、抽筋、膝盖不能屈伸、脚抽筋:膝五针,阳陵泉透阳陵泉效果最好。
133.胆结石痛:胆石点有压痛,下针,配合日月、胆俞。
134.发狂奔走、抽筋、脚痛:阳关
135.狂犬病:在咬伤处隔姜灸,同时灸外丘,被蛇、黑蜘蛛、猫咬伤同治。
136.骨髓、筋骨病、腰扭伤、白细胞减少症:绝骨透三阴交,脑为髓之海。
137.脚踝裸扭伤:商丘透丘墟,专治脚扭伤,两条大筋下穿过。
138.急性脚扭伤:解穴
139.脚皮特别干:地五会,对乳房硬块有效。
140.偏头痛很久:对侧侠溪(母穴),虚症为补。
141.睾丸下坠、子宫下垂、性病、阴部痛、疝气:大敦(井穴、本穴,子宫下垂掉下来,睾丸旋转,月经过多)
142.肝痛、急性肝炎、胸肋痛:行间(子穴,实症泻之,肝有积、胸肋痛、人发黄)
143.开四关确定疼痛点:全身痛时,合谷(气脉)、太冲(俞穴、原穴,血脉,妇人漏下、恶露不止、血崩、滴漏不止、月经不停、睾丸痛、阴茎痛、阴道问题)来确诊。
144.肝实阳挺,肝虚症皮肤痒,有淤积、积块、腹满积块:蠡沟
145.肝经皮肤痒、阴挺不下,小便困难,阴痒:曲泉
146.肝硬化、肝癌、全身黄疸:肝一、肝二、肝三,痛点下针,一寸半
147.肝腹水:肝三关、肝关、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水分、水道
148.助孕:灸三阴交、关元、中极,阴廉隔姜灸。
149.绝孕:灸石门、阴交、绝孕穴,针也可以。
150.肚子肿大、痈肿、腹积水、奔豚、鼓胀:章门(脏会章门、脾之募穴)
151.肝病(胸胁苦满、肋下痛、肝脏痛、呕酸、吐酸、伤寒热入血室):期门(肝之募穴)、肝俞,章门补土。
152.治痞(脂肪瘤、黑痣、化脓、良性痞块平滑):
烧针:燔针的时机,脂肪瘤、化脓。三针法:上、两侧下针,28号麻油烧三次进针。
报刺法(飞针引气法):针下到底部捻捻针,提到皮层,连续向八个方向下针。
153.强烈的疼痛:实症泻之,运气法阴数6,逆气为泻,泻法做完,对着痛点留针20分钟。
154.四种痛症:第一层级就是痛,实症要泻;第二,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第三、痛少酸多,先补后泻;第四就是酸、麻,这个阶段最不好治,尤其是麻,纯补的手法,要多扎几次针。
155.胃痛同时牙也痛:针足三里,弹一弹是补,摇一摇是泻。
156.五俞穴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157.主客治疗也称原络治疗,主是病变的经,客是表或里经,在主经上取原穴,客上取络穴。
158.俞募治疗专门治疗所以内科病,都在背后和胸前,所以的经及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
159.会郗治疗一般是内脏痛,止痛时用的穴道,八会穴与郄穴。
160.咳了很久,肺部痛,咳嗽带血,支气管咳破了,没有肺癌:肺是内脏,脏会章门,再下肺的郄穴孔最。
161.脑萎缩、老年痴呆、脑部长东西:脑萎缩、痴呆是虚症,绝谷穴有压痛点;长东西是实症,第十四椎下命门、痞根有压痛。
162.脑瘤:脑瘤不一定痛,症状为全身抖动、颤抖、眼睛往上吊,处方用全蝎、蜈蚣等量,烤干打粉放在胶囊里,息风止痉。下针百会、涌泉,一导一引,将病气导出体外。
163.气喘:公孙、内关,气会膻中,治肺先治肝,期门、肺俞、云门都可以。奇穴大椎外开五分,定喘穴,针或灸都可以。
164.梦游:魂不守,肝虚,肝俞、期门,强水
165.脱臼:大抒、绝骨、肾俞、京门、天应
166.脊椎骨痛:大杼、灵台、督俞。
167.尾椎痛:天应有青筋放血,腿肚有压痛下针
168.止血:担法与截法,天应上一寸针
169.筋骨凸起:报刺法、川穹粉外敷
170.眼睛保健:远眺远方的绿色,搓合谷,热敷眼睛。
171.肩项强痛:后溪(纹头上下针),申脉
172.胸部肿胀:大陵透到劳宫
173.疏通奶水:上巨虚,水道,水肿的话地机。
174.三焦逼毒法:发“嘻”的声音,舌头顶着牙齿,双手往前伸,发到无声时,提谷道把最后一声嘻发出去。
175.突发心脏病:公孙、内关、天突、巨阙、关元、第十椎下
176.皮肤病、皮肤癣:委中放血
177.麻痹:梅花针放血,委中放血。
178.一般流鼻血:中府、云门、天府、合谷
179.阴阳分离、搭生死桥:外关透内关
180.消去眼袋:艾灸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眼皮润动,土不能制水,利水
181.灸的补泻:快火为泻,慢火为补,不要喝茶、酒
182.丰胸:关元、肝俞、膺窗
183.下利不止:灸大肠俞,腰俞,中极、关元、水道、水分
184.手脚出汗:如果手掌汗流很多的,手上的「止汗点」,背后的第五椎外开五分的地方「华佗夹脊」,直针下针可以止汗。
185.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所以痛经都可以治。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胸痛、心口痛
【治病策略】
1、乙木不达,抑遏而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郁于膀胱,淫于肌肤,则腹满身黄。
2、胸刺痛:表示有淤血堵到。下针巨阙(心脏的募穴)、关元(小肠经的募穴)、少府、神门穴、劳宫。胸部瘀血、刺痛,一定要用川红花化淤。
3、胸痛(强烈如刀刺痛持续痛),舌头上齿痕或者地图样的舌苔,川穹(活血化淤),丹皮,更加刺痛加红花,黄芩(入心),黄连(入心),阿胶
4、胃胆上逆,痛在心胸:柴胡桂枝鳖甲汤:柴胡、鳖甲、桂枝、半夏、芍药、茯苓各三钱,醋炙甘草二钱。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
5、心中痛者,倍加川芎。
6、(1)胸痹,胸背痛、喘咳短气、心痛彻背,心包有痰,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实可以放胆用。临床上栝蒌薤白白酒汤用来治疗很多心脏瓣膜不全、心脏结构有问题,第五椎压痛、项强背痛,下飞机后背痛等。
(2)乌金丸(乌头赤石脂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最严重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当病人在持续的胸痛,痛到后面去,从膻中痛痛到后面第五椎,没事就从后面再痛回来,来回痛来痛去,穿心痛。
7、胸闷痛(如虫动,闷痛或流动的痛),舌头肥大、白厚。
8、胸痛: 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痛背亦疼,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瓜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血府逐淤汤一付,疼立止。
9、胸闷痛系胸阳痹而不通,胸部位于上焦。症见胸闷、疼痛,伴有寒热往来等症,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加瓜蒌、薤白,取《金匮要略》治胸痹的栝蒌薤白白酒汤之意。开胸结,温通阳气,使结者开、痹者通,则诸症自愈。
10、(1)胸痹比较严重了,痛得不能卧,甚至会背痛彻心,栝蒌薤白半夏汤;
(2)胸痹、胸闷、胃里胀满拒按,栝蒌薤白白酒汤;
(3)虚症胸闷喜按,人参汤;
(4)胸痹缓痛、心包积水,茯苓杏仁甘草汤。心包积水的症状:寸脉弦、胸隐隐作痛、不渴、躺平时胸闷会增加;
(5)胸痹缓痛、心肺之间湿痰:橘枳姜汤。
11、动脉血管堵塞、冠状动脉硬化
(1)失眠,黄连阿胶汤。苦温。
(2)胸闷,白芍不要用。阿胶是苦,胸满、胸痛,桂枝、炙甘草。
(3)手脚冰冷炮附子。血管里面堵到,川芎活血,吃下去以后一个礼拜病人淤血都没有了,血管都恢复了。附子很热下去让它打通,可以多加点丹皮,加点桃仁。
(4)胸口痛,心胸痛,枳实,胸闷,配上个桂枝,配上个附子、川芎、丹皮这就够了,这个病人已经好了。
12、(1)胸痹,胸背痛、喘咳短气、心痛彻背,心包有痰,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实可以放胆用。临床上栝蒌薤白白酒汤用来治疗很多心脏瓣膜不全、心脏结构有问题,第五椎压痛、项强背痛,下飞机后背痛等。
(2)乌金丸(乌头赤石脂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最严重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当病人在持续的胸痛,痛到后面去,从膻中痛痛到后面第五椎,没事就从后面再痛回来,来回痛来痛去,穿心痛。
【辩证诊断】
1、凡内外热实,痛甚成脓者,为痈,属阳证。热微无痛痒,不成脓者,为疽,属阴证。 以肺藏于内,不可见之,故不言疽而言痿,痈以其吐脓,其物可见。
2、乙木不达,抑遏而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郁于膀胱,淫于肌肤,则腹满身黄。
3、心脏病发是有前兆的,像失眠,心口痛,大便不规则,脚冰冷,手指麻痹,呼吸短气等等都是。
4、胸痹痛:
(1)凡痛连胁下,近于胃部,吸气时增剧,咽物时尤甚,或发呕吐者,是延及横膈膜而发炎,即所谓橘枳姜汤:橘是也。
(2)凡胸中膈觉痛,中如侧掌,前牵胸而后掣背者,是延及纵隔膜而发炎,即所谓心痛澈背、背痛澈心是也。
(3)心脏搏动之部,内有疼痛,而兼恶寒发热,心悸亢进,心动微弱,脉搏增加者,是延及心囊发炎,即所谓诸逆心悬痛是也。
5、肾虚咳嗽造成的肺癌,皆在右胸有疼痛,痛甚则引肝胆而痛,或在两乳之间痛而咳白痰是也。
6、瘀血积于肝: 受伤瘀血,或妇女产后瘀血——恶露。因心脏无力推涤干净而积于肺,肺欲将瘀血排出致咳嗽痰血,久咳治疗不愈,致被检查为肺癌,此类肺癌皆在左胸、左肺或心脏部位有疼痛感,痛甚则引左肩背左侧头颈疼痛,久则肝胆部份右胁肋疼痛因肝藏血。
7、胸闷痛(如虫动,闷痛或流动的痛),舌头肥大、白厚。
【辩证治则】
1、栀子豉汤:如果邪已结聚于心胸骨间,触按之则痛,虽不见心下濡弱,亦属栀子豉汤证
2、柴胡桂枝鳖甲汤:柴胡、鳖甲、桂枝、半夏、芍药、茯苓各三钱,醋炙甘草二钱,治胃胆上逆,痛在心胸者。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
3、人病心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非心痛也,乃包络为心之膜,以障心宫,邪犯包络,则心必痛。
(1)寒邪犯包络:必恶寒,见水则如仇雠,手火燠之则快。治其肝木之寒,则心火有养,而包络之寒邪自散。况肝木之气既温,生心之余,必能来生包络。
苍术二钱,白芍五钱,当归一两,肉桂一钱,良姜一钱,水煎服。
(2)热邪之犯:见水喜悦,手按之转痛是也。热痛之病,必然呼号,不能安于床席,治法亦责之肝。盖包络之热,由于肝经之热也。治泻其肝木之旺,而去其郁热之火:
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甘草一钱,当归三钱,生地五钱,陈皮八分,水煎服。二剂即安然如故。此偏治之一端也。
4、疼痛从胸肋往心脏的方向痛过来,胃不舒服,相当于西医的横膈膜发炎,枳实薤白桂枝汤;疼痛是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是纵膈腔的痰饮。
5、(1)大结,谓大结胸,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宜大陷胸汤攻之。
(2)小结,谓小结胸,微结心下,按之方痛,不按不疼也,宜小陷胸汤开之。
(3)身有微热,头自汗出,兼有是证者,为水结胸也,宜大陷胸丸攻之。
(4)漱水不欲咽,兼有是证者,为血结胸也,血瘀不成衄解,或衄未尽,或妇人经来适断,皆能成之,宜抵当丸,或桃核承气汤攻之。
(5)内实证实可攻也,沉大脉实可攻也,审其的当,则用抵当,仁承气,大陷胸汤丸以攻之。
(6)审若不内实,脉浮滑或脉浮大是未的也,乃小陷胸汤证,不可攻也,误攻之,定然凶也。
6、【勿误药室方函口诀】大陷胸汤是治「热实结胸」之主药,其它凡胸痛剧者,尤有特效。凡医者临死地,不可无此手段。又因留饮而肩背凝痛者,有速效。小儿患「龟背」等,亦有用此方者;小孩背弯起来,其实里面都是痰,全部梗在那地方,有时候梗在胸口,有时候绷起来一块,其轻者,宜用「大陷胸丸」。又小儿将成「鸡胸」时,宜及早用此方,以收速效。
7、如果看到鼻头有赤色。表示有心脏病;如果是赤在两印中间偏右或偏左时,这个表示是痔疮发作。
8、胸中痛:
(1)一为水寒血腐,蚘虫滋生,固当有蚘上入膈之乌梅丸证,谓之蚘厥。
(2)亦有「胸常气痞,按之小愈」之旋覆花汤证,谓之肝着。肝胆之气,主疏泄营卫二气,太阳寒水与太阴寒湿并居,则肝胆不得疏泄,故凝滞胸膈作痛。
9、人心气疼,乃湿挟寒邪,上犯膻中也,苍术不能入膻中,然善走大肠而祛湿,实其专功也。故与川乌同用,引湿邪下行,使寒气不敢上犯膻中,而心痛立定。若不用苍术而用白术,则白术引入心中,反大害矣。
10、胸中滞寒,扑通扑通跳动,呼吸急迫,甚者,如攀山径,喘息摇肩,或胸痛者,为茯苓杏仁甘草汤证。
11、其两胫自冷者,致腰以下无汗,有物如在皮中状;胸中痛者,致窒塞,不能食;身重且疼、因发热而致烦燥,睡中汗出者,反不得眠、为下焦不利。冲逆剧而小便不利者,此为黄汗正证,桂枝加黄芪汤。
12、(1)腹中有坚块,其状细长,按之紧张,时时掣痛者,为十枣汤证。且其坚块之状,从胸端至脐旁,如按长四、五寸许粗竹,或从胸至腹,细长而紧张,或短而在胁旁,以手触而有物状。不论其大小长短,但着眼于“掣痛”二字,掣者,牵引、抖动而痛也。
(2)大凡有痰饮而咳者,或四肢,或腰腹掣痛者,不问有无他证,皆以胸腹掣痛为据,而用十枣汤有神效。
13、权依经:胸膜炎不是一种单纯性的疾病,它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主要由感染性、变态反应性、肿瘤性、化学性,以及物理性因素引起。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又可分为干性与渗出性胸膜炎。但临床上,以结核性胸膜炎为多见。临床表现有胸痛、咳嗽、气短等症。若伴有发热、盗汗、胸痛、脉数者,可用黄芪建中汤合小陷胸汤以清热、涤痰、开结;若伴有胸水者,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用黄芪建中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宣肺利水。
14、(1)紫参用于肺癌疼痛。紫参五钱 ->肺痛下利。紫参攻阴实时可能会让病人的胸痛增加,就像显影剂,痛的地方就是阴实的地方。
(2)肺癌病人肺痛下利,同侧寸脉附骨,燥热。
15、判断心脏积水(茯苓杏仁甘草汤)
(1)寸脉是弦的,像吉他弦一样,细细的,弦,就是水;
(2)病人的胸痛会隐隐作痛,并不会像胸痹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那一种痛;
(3)只要有水,病人一定不会口渴;
(4)有水的时候,病人一躺平的时候,水会动,胸闷会增加,水会移动。
16、胸痛:
(1)胸痛在前面,用木金散(柴胡9克、白芍9克、桔梗9克、甘草6克)可愈;
(2)后通背亦疼,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可愈。
(3)在伤寒,用瓜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
(4)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血府逐淤汤一付,疼立止。
17、心中痛者,倍加川芎。
18、(1)胸痛(强烈如刀刺痛持续痛),舌头上齿痕或者地图样的舌苔,川穹(活血化淤),丹皮,更加刺痛加红花,黄芩(入心),黄连(入心),阿胶
(2)胸刺痛:表示有淤血堵到。有淤血时,要开些活血化淤的热药,用阳来治它。再加针灸。
19、胸部瘀血:胸部刺痛,一定要用川红花化淤。
20、胸闷痛系胸阳痹而不通,胸部位于上焦。症见胸闷、疼痛,伴有寒热往来等症,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加瓜蒌、薤白,取《金匮要略》治胸痹的栝蒌薤白白酒汤之意。开胸结,温通阳气,使结者开、痹者通,则诸症自愈。
21、(1)胸痹,胸背痛、喘咳短气、心痛彻背,心包有痰,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实可以放胆用。临床上栝蒌薤白白酒汤用来治疗很多心脏瓣膜不全、心脏结构有问题,第五椎压痛、项强背痛,下飞机后背痛等。
(2)乌金丸(乌头赤石脂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最严重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当病人在持续的胸痛,痛到后面去,从膻中痛痛到后面第五椎,没事就从后面再痛回来,来回痛来痛去,穿心痛。
22、动脉血管堵塞、冠状动脉硬化
(1)失眠,黄连阿胶汤。苦温。
(2)胸闷,白芍不要用。阿胶是苦,胸满、胸痛,桂枝、炙甘草。
(3)手脚冰冷炮附子。血管里面堵到,川芎活血,吃下去以后一个礼拜病人淤血都没有了,血管都恢复了。附子很热下去让它打通,可以多加点丹皮,加点桃仁。
(4)胸口痛,心胸痛,枳实,胸闷,配上个桂枝,配上个附子、川芎、丹皮这就够了,这个病人已经好了。
【辩证比较】
1、(1)延年半夏汤:用于慢性之胃病,主诉左季肋下或左乳房下疼痛,左肩背酸痛。
(2)大柴胡汤:胸痛,心下痞硬,胸胁苦满,实证。
(3)枳缩二陈汤:胸背痛,心下有痰饮,痛游走于腰背。
(4)柴桂汤:腹肌紧张,胸胁苦满。
(5)柴胡别甲汤:胸背痛,胸背及腹中拘急。
(6)良枳汤:胸背痛,心下部疼痛,噫气。
2、(1)胸痹比较严重了,痛得不能卧,甚至会背痛彻心,栝蒌薤白半夏汤;
(2)胸痹、胸闷、胃里胀满拒按,栝蒌薤白白酒汤;
(3)虚症胸闷喜按,人参汤;
(4)胸痹缓痛、心包积水,茯苓杏仁甘草汤。心包积水的症状:寸脉弦、胸隐隐作痛、不渴、躺平时胸闷会增加;
(5)胸痹缓痛、心肺之间湿痰:橘枳姜汤。
【辩证针灸】
1、(1)心痛,下对侧脚的厉兑穴。
(2)胸闷痛:是气阻、气机堵到。下公孙、内关、天突、巨阙、关元,然后针背后的第十椎下,就是第十一椎。有的人对于淤血跟气堵分不清楚,心脏一痛就很怕。一般来说,先下针。我们不管他是气堵还是淤血,进来的时候,公孙内关先下去,巨阙关元下针,这针下去,痛就去掉,不管是淤血,还是气堵在那里,两个都去掉了。
(3)胸刺痛:表示有淤血堵到。下针巨阙(心脏的募穴)、关元(小肠经的募穴)、少府、神门穴、劳宫。有淤血时,要开些活血化瘀的热药,用阳来治它。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心悸、心慌
【治病策略】
1、辩证
(1)人身心火之气,宣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宣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宣通不及者,木火之气虚。宣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2)心脏缺血就会有心悸的现象。
(3)风湿性心脏病也会有心悸、心绞痛、头晕、呼吸困难。
(4)心下动悸(心悸)而且动悸的程度比较严重的时候用桂枝甘草汤。心悸可能是因为发阳(汗)发太多了是阳虚,所以阳虚产生的心悸。
(5)心血虚者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纷纷,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或结。
(6)心房颤动,症见心悸不安、头晕,甚至晕厥等。
2、心阳不足
(1)一过性、突发性、阵发性、过汗之后的心悸,桂枝甘草汤,多一次顿服,中病即止
(2)桂枝三钱 炙甘草三钱 --> 补心阳治心悸
(3)心跳过慢用生附子;心跳过快用桂枝加炙甘草。
(4)桂枝、炙甘草、大枣、党参、熟地、阿胶、麻子仁、麦冬 → 炙甘草汤→补心血 (心悸+不易入眠)
3、气冲
(1)奔豚、心动悸:桂枝加桂汤;
(2)奔豚、心动悸、往来寒热、腹痛:奔豚汤;
(3)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总感到头上戴一个帽子,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
4、水饮
(1)心悸+水饮(突发呕吐、晕眩等),小半夏加茯苓汤;血虚之心悸,炙甘草汤;顽固的失眠证,心下悸得厉害,用其他的药不行,用茯苓甘草汤加龙骨、牡蛎各12 克 每每见效。要是治失眠的话,茯苓起码要搁 4 两,还可以加,茯苓关于神经方面的证候用得相当多。
(2)心下有停水,厉害了心悸,微者短气,短气都是胃有水。胃停饮就有小便不利,水不下行。如果水饮、湿痰是在心肺之间,要靠橘皮,病人感到短气,方用橘枳姜汤。
(3)胡希恕:同道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一切的心血管的病都好使,没有出过错误。如果心悸厉害大量用桂枝,他就用过一两桂枝,茯苓也可以大量用,茯苓也治心悸。
(4)心悸而怯,常欲叉手冒心者,水气凌心经也。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桂尖三钱云苓三钱甘草一钱大枣三枚
歌曰:悸怯缘何现此形,总因水气犯心经。除寒消水无逾桂,甘枣还加云茯苓。
(5)心脏肥大、心跳过速都可以用到苓桂术甘汤。
5、脉结代
(1)心律失常,袓国医学称为脉结代。症见失眠、心悸,脉结代者,可用磁朱丸益肾潜阳、镇心安神。
(2)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多种心脏病。若心律失常伴有脉快者,袓国医学称为促脉。症见心动悸而脉促者,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以清脉中之热邪。邪热得清,其脉自平。
6、其它
(1)甲状腺功能有问题时会感到心悸。甲状腺肿大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甲状腺亢进用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
(2)没有奔豚,就是心动悸的很厉害,会脐下悸或脐上悸,或者心脏跳得很厉害大部分我们从甘草泻心汤来做加减。
(3)心脏被手握住的感觉,伴胃(心下痞) -->半夏泻心汤;喉有痰,半夏泻心汤。
(4)心跳心慌,用归脾汤安神等方不效,用血府逐淤汤百发百中。
(5)心动应衣(心悸),症见心跳动,其跳动于衣外可望见,是肾阴不能上济于心,心阳偏亢的一种表现。用肾气丸滋补肾之阴阳,使肾阴上济,阳亢自平。
(6)心房颤动,绝大部分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伴有左心房扩大者最为常见;其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亦可见于其他心脏病。症见心悸不安、头晕,甚至晕厥等。袓国医学认为,是阴不济阳,心阳偏亢,形成脉搏疾行如镢之状。故配合急诊治疗同时用芍药甘草汤之苦甘化阴以济亢阳,阳得阴济,悸动自平。
【辩证诊断】
1、神气动而称动。按腹底,指下扑通扑通动而不止者,为动气也。轻按腹皮,微动应指,重按反无者为悸。悸也有惧怕之意,类于气弱,故不限于心中,心下、脐下有气弱不安之感也为悸。
2、人身心火之气,宣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宣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宣通不及者,木火之气虚。宣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3、心血虚者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纷纷,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或结。
4、一动就卒然间心跳,血虚则心跳,血不足于养心,就心悸;气虚则喘,是指肺。
5、饮气逆于胃则呕吐,滞于气则心下痞,凌于心则悸,蔽于阳则眩。
6、睡觉时于目合而将入睡之际,突然心悸,突发早搏而难以入眠。这一特异症状便是痰饮停于心下。人之所以能入眠,全赖心肾相交,即心阳下降交于肾,肾阴上升交于心,而成“水火既济”之态。今痰饮停于心下,则于心阳下交于肾之道路上成阻,使心阳不能息息下达,必郁结而内陷,且化热化火,火热扰乱心神,则惊悸而不能入眠矣。此乃心脏突发早搏而惊悸不寐之缘由也。况痰饮之与瘀血,总是交互为患,难分难解,是以古贤今贤,咸谓“痰瘀相关”。
7、风湿性心脏病舌苔:舌色暗紫、或暗无光泽,舌质干燥,舌尖乳头脱弱、发红发亮,舌面不平整,舌下静脉粗至3mm,像树枝一样饱满。舌象要点:舌色暗紫,舌尖有红光,舌脉变饱满呈细树枝状凸起。症状:心悸、心绞痛、头晕、呼吸困难。
8、心阳虚者心悸、气短,动则气促,神倦嗜寐,心胸愁痛,面色苍白,舌淡或紫黯,脉细弱或结而无力,或虚大无力。
【辩证治则】
1、所谓心动悸,是因为心血不足,肺中津液丧失,小肠火衰,因此肾水反侮心火,才造成心动悸,此时可以使用经方中的炙甘草汤或是黄连阿胶汤甚而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等,许多对于心血有助的汤剂来做加减,心动悸的症状就会消除了。
2、饮水多而小便少,水停心下之悸也,宜茯苓甘草汤,或五苓散。厥冷为寒,宜真武汤。汗后为虚,宜小建中汤。或不因汗后,是虚之甚也,宜炙甘草汤。
3、不仅心下悸,心中亦悸。故自冒其心,是以桂枝甘草汤单方大剂而顿服,以图急救。如果冲逆急迫之状不剧,反胸腹间动气跳动而烦者,乃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之证。
4、心气飘摇不定,常觉通通跳而不平静,或惊悸忧虑,甚则发狂,谓之心气不定。不定者,摇动不稳定之谓,三黄泻心汤。
5、心下有停水,厉害了心悸,微者短气,短气都是胃有水。胃停饮就有小便不利,水不下行。如果水饮、湿痰是在心肺之间,要靠橘皮,病人感到短气,方用橘枳姜汤。
6、茯苓甘草汤治痰饮目眩。又治咳而遗尿,腹证见心下浮躁,扑通扑通跳动,心慌,有水气者。
7、没有奔豚,就是心动悸的很厉害,会脐下悸或脐上悸,或者心脏跳得很厉害大部分我们从甘草泻心汤来做加减。
8、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参有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搏,延缓房性传导及降低自律性等功用,故能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过早搏动,心房颤动与扑动等病。
9、胡希恕:同道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一切的心血管的病都好使,没有出过错误。如果心悸厉害大量用桂枝,他就用过一两桂枝,茯苓也可以大量用,茯苓也治心悸。
10、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多种心脏病。若心律失常伴有脉快者,袓国医学称为促脉。症见心动悸而脉促者,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以清脉中之热邪。邪热得清,其脉自平。
11、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
12、甲状腺大脖子,一直手抖、心颤、盗汗、心悸、很紧张、燥渴。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有硬块的时候,牡蛎用一两三两都没有关系。
13、一般发烦、悸、帕金森氏病,都会用到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像心悸、动悸、手抖心颤、盗汗,都要想到腺体的问题。
14、人参乃君药,宜同诸药共用,始易成功。用之补则补,用之攻则攻:
(1)如提气也,必加升麻、柴胡;
(2)如和中也,必加陈皮、甘草;
(3)如健脾也,必加茯苓、白术;
(4)如定怔忡也,必加远志、枣仁;
(5)如止咳嗽也,必加薄荷、苏叶;
(6)如消痰也,必加半夏、白芥子;
(7)如降胃火也,必加石膏、知母;
(8)如清阴寒也,必加附子、干姜。
(9)如败毒也,必加芩、连、栀子;
(10)如下食也,必加大黄、枳实。
15、若见项背强,胸中烦悸而热者,则无问其下利、喘而汗出证之有无,皆可用葛根汤。故凡酒客、火证、热疮、烫火伤、小儿丹毒等,亦可用葛根汤方。
16、胸中滞寒,扑通扑通跳动,呼吸急迫,甚者,如攀山径,喘息摇肩,或胸痛者,为茯苓杏仁甘草汤证。
17、妇人兼淤血,动气甚,大便不通,心志不安者,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不论男女,凡动气甚,胸满便秘,心志不安者,都可用。
18、若见项背强,胸中烦悸而热者,则无问其下利、喘而汗出证之有无,皆可用此方。故凡酒客、火证、热疮、烫火伤、小儿丹毒等,亦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19、心动应衣(心悸),症见心跳动,其跳动于衣外可望见,是肾阴不能上济于心,心阳偏亢的一种表现。用肾气丸滋补肾之阴阳,使肾阴上济,阳亢自平。
心房颤动,症见心悸不安、头晕,甚至晕厥等。
20、心房颤动,绝大部分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伴有左心房扩大者最为常见;其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亦可见于其他心脏病。症见心悸不安、头晕,甚至晕厥等。袓国医学认为,是阴不济阳,心阳偏亢,形成脉搏疾行如镢之状。故配合急诊治疗同时用芍药甘草汤之苦甘化阴以济亢阳,阳得阴济,悸动自平。
21、悸则怔忡不定,惊则梦寐叫呼。悸为炙甘草汤证,以心营虛也。惊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以胆气弱也。
22、甲状腺肿大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甲状腺亢进用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如果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就不会感到有心悸。
23、桂枝三钱 炙甘草三钱 --> 补心阳治心悸
24、(1)奔豚、心动悸,浊气进入肝脏、欲进入心脏:桂枝加桂汤,加的是肉桂粉,一碗2克的量。
(2)奔豚、心动悸、往来寒热、腹痛,浊气进入三焦系统:奔豚汤,临床上就用小柴胡汤加川芎、当归、白芍。
(3)脐下动悸而上冲,小便不利,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25、桂枝 、炙甘草、大枣、党参、熟地、阿胶、 麻子仁 、麦冬 → 炙甘草汤→补心血 (心悸, 不易入眠)
26、(1)心跳过慢用生附子;心跳过快用桂枝加炙甘草。
(2)心脏肥大、心跳过速都可以用到苓桂术甘汤。
27、心脏被手握住的感觉,伴胃(心下痞) -->半夏泻心汤;喉有痰,半夏泻心汤。
28、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血府逐淤汤百发百中。
29、(1)心中大烦,舌黑而不得卧者,少阴之阳烦也。宜黄连阿胶汤。
(2)心中大躁,手足躁扰不安者,少阴之阴躁也。宜加味白通汤。
(3)心中怔忡,跳动如春碓臼者,心脾之血虚也。宜加味归脾汤。
(4)心悸而怯,常欲叉手冒心者,水气凌心经也。宜桂苓甘枣汤。
(5)心惊而惕,神魂不能自主者,心虚而气浮也。宜桂枝龙牡汤。
(6)心神慌惚,入夜则多烦梦者,心血虚有火也。宜原方安神丸。
(7)心神恍惚,每事不能记忆者,有火兼有痰也。宜加味安神丸。
(8)心神不定,起居百般不安者,百脉皆合病也。宜加味百合汤。
30、心律失常,中医称为脉结代。症见失眠、心悸,脉结代者,可用磁朱丸益肾潜阳、镇心安神。
31、临床上一般的头晕多属苓桂术甘汤,尤其心跳、头晕,小便有时候也不利,但是不很大明显。小便不利明显的时候,再加上泽泻。
32、水饮病人发汗后身上有阵阵发摇的感觉,是因为水饮(水毒)进入了血脉,苓桂术甘汤。
33、心悸,不易入眠:炙甘草汤补心血。
34、桂枝甘草汤是治悸的基本方。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草汤等均可视为之变方,所主也都不离一“悸”证。桂枝甘草汤所主之悸多为一过性,突发性,阵发性,故一般多一次顿服,中病即止。心悸明显时桂枝用量要加大,桂枝甘草之比为2:1,必要时还可加肉桂,尤其治疗低血压及心悸时。
35、心脏肥大、动悸,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神经衰弱、心脏肥大、心脏动悸、头昏、耳聋都有使用机会。
36、平常感觉肌肉跳两下,面皮在跳,这是因为水饮,这时候就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因为脾主肌肉,也主四肢。
37、茯苓甘草汤加上龙骨、牡蛎,可以治伴有心悸的失眠。顽固的失眠证,心下悸很厉害,用其他的药不行,这个药每每见效。龙骨、牡蛎都可以分别搁 12 克。
【辩证比较】
1、(1)心悸+水饮(突发呕吐、晕眩等),小半夏加茯苓汤;
(2)血虚之心悸,炙甘草汤;
(3)顽固的失眠证,心下悸得厉害,用其他的药不行,用茯苓甘草汤加龙骨、牡蛎各12 克每每见效。要是治失眠的话,茯苓起码要搁 4 两,还可以加,茯苓关于神经方面的证候用得相当多。
(4)不渴、心下悸,茯苓甘草汤。
2、人参、黄连、茯苓三味,其功大同而小异也。人参治心下痞硬而悸也,黄连治心中烦而悸也,茯苓治肉瞤筋惕而悸也
3、(1)茯苓杏仁甘草汤:心中悸而喘急,以茯苓利胸中之水,杏仁降逆平喘,甘草缓短气之急迫。杏仁甘草汤,对喘急有效,其证以心下,胸中悸为关键。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2)橘枳姜汤:胸满,饮食停留于咽,常迷乱如痒,喉中涩燥吐沬。橘皮除胸中气满,枳实消痞祛痰,生姜开胃散寒。治胸腹偏痛,呕逆者。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4、悸为病症,其所发之处有三:心中、心下、脐下,且其候不一。
(1)因水气而致者,半夏麻黄丸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真武汤证是也;
(2)因热而致者,小柴胡汤证;
(3)因急迫而致者,小建中汤证、桂枝甘草汤证
(4)由惊而悸、忧而悸、时悸时止者,无须服药治之(当治其因)。
5、此心悸,头眩,身振振瞤动:
(1)苓桂术甘汤证,为以吐、下之法,以除伤寒外来之邪,而致气逆,心下满,上冲胸,虽比心下悸较甚,但全由冲逆所致,虽剧却易愈,起则头眩,此若躺卧则不自发头眩。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2)真武汤证则起卧俱头眩,且振振欲擗地,其病作为太阳病,自内而发,加之有虚寒之证,其发热,本不应以发汗而解,若误用发汗,必躁扰气血,使水气逆行。虽同以茯苓为主,但真武汤伍以附子温下焦,利水气之力较苓桂术甘汤为大。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朮二两 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辩证针灸】
1、内关乃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属于厥阴心包络经,主治心悸、休克、心绞痛、无脉症、心律不齐、精神病,及胃、脘、胸胁痛,呕吐等症。故本症治之有效。
当归汤40
【处方】 当归(切)半两,芎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牡丹皮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芍药(赤者)半两,延胡索半两,麦糵(炒)半两,没药1分,琥珀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血涩不行,心忪肌热,腰重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当归汤39
【处方】 当归(切,焙)2两,麻黄(去节煎,掠去沫,焙)6两,桂(去粗皮)2两,芎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干姜(炮)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40个,石膏(碎)3两半,甘草(炙,锉)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中风,不能语,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
【用法用量】 每用6钱匕,以水3盏,煎取1盏半,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当归汤38
【处方】 当归3两,独活3两,白芷2两,地榆皮2两,矾石2两(熬)。
【功能主治】 散血消肿。主妇人产后脏中风,阴肿。
【用法用量】 以水1斗5升,煮取1斗2升,以洗浴之。
【摘录】 《千金翼》卷六
(0)

相关推荐

  •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资料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中医内科学]患者 ...

  • 《伤寒论》笔记54|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

    一三二.火逆,烧针汗之,因烦躁者,"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不应火逆,不应烧针,本应药汗,现在伤到津液了,病人烦躁. 桂枝甘草汤用于心下动悸,六九条辨:"发汗过多,其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学习要点整理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学习要点整理 一.出处与注解 出处: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论第118条) 注解: 火逆:指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治疗而导致的变证.柯琴认为:伤寒者 ...

  • 经方: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甲状腺亢进、动悸、潮热)

    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 [原文]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 龙骨二两 茯苓四两 右五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伤寒> [伤寒]  ...

  • 刘启廷治疗小儿常见病系列方

    刘启廷益气固表系列方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根据不同病症,加味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病能治,无病可防.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 ...

  • 从大秦艽汤回顾续命汤系列方!

    刘完素的气宜保命集中的大秦艽汤组成:秦艽,独活,羌活,防风,白芷,细辛,白术,茯苓,甘草,生地黄,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黄芩,石膏,主治:经络空虚,风邪入中,突然口眼喎斜,皮肤麻木,或语言失利者. ...

  • 2021年中国禅意书画名家系列/ 方骏

    禅意艺术2021-06-04 09:19 前言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不断对话先贤,观照自我,内心体验的过程.历代高僧大德均以书画修禅,体法悟道,如梁楷.宗炳.八大等等,不一而足,特别是当 ...

  • 治疗头痛的实用系列方 —— “某某”菊花茶调散

    导读:今天介绍一系列实用的治疗头痛的方子. 菊花茶调散出自<医方集解>一书,含有菊花.僵蚕.川芎.荆芥.薄荷.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甘草.茶叶这11味药物. 由于方剂是在川芎茶调散基础上 ...

  • [临床经验] 奉上价值3000元山东王显猛颈肩腰腿痛祖传系列方

    [临床经验] 奉上价值3000元山东王显猛颈肩腰腿痛祖传系列方 上午方,祛风益痹散:黄芪.上桂.当归.制乳没.川牛膝.独活.赤芍.制附子等量,每次服6克. 颈椎病患者加葛根3克,祛风益痹散3克. 神经 ...

  • 【山东王显猛:颈肩腰腿痛-祖传系列方】

    上午方 祛风益痹散:黄芪.上桂.当归.制乳没.川牛膝.独活.赤芍.制附子各等量. 每次服6克. 颈椎病患者,加葛根3克,祛风益痹散3克.神经散:全虫10克.蜈蚣10克.乌蛇10克. 共为末分8份,每天 ...

  • 临床中风系列方

    临床中风系列方

  • 肾病系列方 杜雨茂 【转载】

    肾病系列方  杜雨茂 (2015-12-10 21:42:33)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肾病综合症由于肾病综合症系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严重蛋白尿及相应的一组临床表现,其临床特征具有特异性 ...

  • UC头条:临床中风系列方

    (一).中风一号方: 组成:半夏10g,陈皮5-10g,黄连3-5g,全蝎3-5g,地龙5-10g,茯苓10-15g,浙贝母10-15g,川芎5-10g,桃仁10g.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 主治: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