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痛批赛珍珠:要想看清历史的真相,还得中国人自己来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就像远帆的航船渴望灯塔的光亮,这些心中有热情的人们,总是面向阳光。
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少文人作家把它当做自己的终极梦想。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中国女作家'斩获此奖,却遭到了当时很多文人墨客的批评攻击。
生长在中国
赛珍珠的父母都是美国人,她的父亲是传教士,为了传教事业来到了中国镇江,随之一起的还有四个月大的赛珍珠,所以她一直到四十多岁都生活在中国。
父亲希望女儿能和他一样,长大后从事传教工作,于是就先教给了赛珍珠汉语,之后才教给她英语,所以赛珍珠说她的第一语言、她的母语是汉语。
赛珍珠的父亲对儒学和佛教有很深入的研究,她的母亲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很有造诣。家庭的熏陶让赛珍珠养成很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也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基础。
赛珍珠的父亲在乡村传教的时候,也会将她带在身边,所以赛珍珠很了解江南的农村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结婚后赛珍珠的丈夫是农学方面的教授,她更能很直观深入地了解农民,探寻中国农村。
诺贝尔之路
因为生活的环境,赛珍珠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中国作为背景题材,向西方重新描绘中国。但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并不被人们所认同。赛珍珠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这个领域本身也很少有人接触。
冷门的题材和并不被认同的视角,让赛珍珠的作品没有机会呈现在大众面前,一直受到冷待被退稿。但赛珍珠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农村的观察,一直默默无闻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
时间的发展和世界环境的变化,让中国回到了国际视野,受到了各方的同情和关注,赛珍珠的作品也终于被看到。在经历了无数次被退稿的挫折后,赛珍珠的《大地》终于被出版,不但解决了该出版公司的经济危机,也将赛珍珠这个名字传向了全球。
《大地》成为全美最畅销的书籍,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风靡。赛珍珠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大地》也被编排成电影剧本。电影在纽约上演,女主角还因此获奥斯卡金奖。
1938年,赛珍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的描述,真实而丰富,跨越种族的距离,她激起了人们对这类人乃至整个中国的同情心,是人类伟大的艺术体现。
据统计,赛珍珠的《大地》一共印发了七十多版次,多达几百万册。人们对赛珍珠的关注渐渐多了起来,她的其他有关中国的作品也被世界人们争相观看,一时间赛珍珠成为美国作家之首。
得奖后引发争议
赛珍珠得奖后,她的作品《大地》包括她本人都受到很大的非议。在美国,赛珍珠受到主流文化的抵制。首先女作家在当时很受排斥,其次在那些文学大家的眼里,赛珍珠的作品并不是那么精彩,他们认为赛珍珠能获奖也只是因为作品题材与当下环境相呼应。
赛珍珠不但在美国受到了嘲讽和攻击,在中国也有很多文人作家对她的作品和她本人有很大的意见。
巴金曾经公开说对赛珍珠没有好感,不论她有没有得奖。胡风对赛珍珠的《大地》保持正反两方面态度,这本书让很多的欧美读者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但也提高了他们对中国的误会。
鲁迅对赛珍珠的批判
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鲁迅并没有因为赛珍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盲目吹捧她的作品,他对赛珍珠的《大地》实在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一丝的愤怒,他认为赛珍珠刻意丑化中国传统农民,这根本不是事实真相。
鲁迅相信,中国的事情,中国人来做才可以,因为立场和视角不同。虽然赛珍珠很热爱中国,但从她的作品中,鲁迅看到了仍然是一个外国传教士的角度,这就不得不让人去质疑赛珍珠作品中,对中国农民描述的真实性。
鲁迅对赛珍珠开展了猛烈地批判。他觉得赛珍珠并不了解中国,她看到的不过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要想看清历史的真相,还得中国人自己来做。
受到批判的原因
赛珍珠虽然在中国长大,但她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没有进入中国的环境,又怎么能完全地了解中国呢?赛珍珠从小看到了很多中国的小说,解锁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文学,虽加深了她对中国的了解,但另一方面完全西方的家庭环境教育,也让她多了一些西方视角和叙事手法。
她对中国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一层屏风之前,对中国农民的描述真正没有像鲁迅那样贴切、一阵见血。赛珍珠始终隔着一层纱去看中国。
再者,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让赛珍珠更了解西方人的口味,她知道怎样描写能激起西方人们阅读的欲望,满足他们对其他国家的猎奇思想,这也是美国主流学者对赛珍珠嘲讽抵制的原因。
一生的遗憾
《大地》这本书一度被中国所抵制,大家认为,书中描写的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中国与现实极其不符,赛珍珠实在抹黑中国,宣传中国不好,丑化中国人。
时局动荡,赛珍珠回到了美国,抛开她的作品不讲,她一直是一个优秀的文化交流者。赛珍珠在美国也没有放弃宣传中国文化,即使当时她本人和她的作品并不受欢迎。
在赛珍珠心中,中国不止是她文学开始的地方,更是她的故乡。赛珍珠对中国的热爱和喜欢是真心的。赛珍珠曾不止一次想要回到中国,但却遭到了回绝,这让她很痛苦,直到离开世界的那一天她也没放弃回到故里的愿望和执着,这成为她终身的遗憾。
在现在看,《大地》这本书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的中国,让人们对于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时代的进步,让人们可以正视自己的伤疤,而《大地》所叙述的那些景象,只会成为我们祖国一步步走向强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