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从接触道德经到理解道德经到时间道德经已经屈屈七八年了,三十岁接触道德经之后,恍然间,道德经的智慧如此了不得, 道德经完完全全颠覆了我的三观,道德经的智慧完全不同于儒家的仁义,礼信,舍生取义,威武不屈,三纲八目等思想,也不同于法家和兵家的强权,法制,诡诈,刚猛,霸道,也不同于纵横家的机变,善辩,权术等。

道德经的智慧更通于大道,是一种倒推思想,逆向思维,倒做法则的思想,可以理解为一种辩证法,弱变强,强而恒强的思想。道德经有些像太极拳,不善于形,更善于借力打力,借物打物,借时(时间)打空(空间),是一种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思想。

道德经的思想可以用两个字说:反成,用三个字说:果导因,用四个字说:道法自然,用五个字来说:多米诺布局。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思是:想要收束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想要废黜它,必须暂且兴举它;想要争取它,必须先给予它。这就叫做不引人注意的明道阳谋,是柔弱战胜刚强的机理所在。鱼不可以离开深厚的水体而生存,国家的有效力的凭恃不可以轻易展示于人。

所有原因就是老子了解世界一切法则:反者道之动。天下大道就是:事物永远存在对立矛盾,阴阳转化属性,一切事物都是动态的对立属性运动转化的。因而物极必反,物壮则老,后来者居上,兴盛衰亡,小则变大,大则变强,强则变亡是一切不变的真理,这个就是道。基于以上原因,这一切变化的根本,都是道的调节作用,最终目的达到动态平衡。因此,我们为人处世,一方面不能脱离根本,如同鱼不能脱离水,另一方面,不能违背道的规律,也就是物极必反,物壮则老,物强则毁,盛极而衰,水满则溢,天地不全的真理,因而对于团队的管理者,不能使用粗暴的管理方式,对于国家的统治者,不可以轻易对人民使用武力,否则,后果很严重,你越是里暴力,收获的可能就是更大的暴力反击。后果可能是颠覆性的,原因很简单——反者道之动。这就是道的规律。那么如何处之呢?老子给了答案,柔弱胜刚强,柔弱保持盈。

为什么老子会说“柔弱胜刚强”呢?

倒不是说柔弱和刚强硬碰硬,正面冲突会胜出,而是说,柔弱的事物,内敛而不外耗,可以更好的聚集能量,获得更多的生机与发展可能,可以转化为发展壮大的力量,比如小草柔弱,能在石头缝隙里生长,婴儿柔弱,每天都在生长茁壮。

而刚强的事物,受到的阻力也就更多,慢慢的消耗自身能量,呈现减损的趋势,也就失去发展的机会,慢慢的,自己就衰败瓦解,打个比方,石头坚硬,但是如果到处撞击,自己也会受到的反击力量,慢慢的也容易让自己粉碎。越是强大的事物,越容易从自身出现问题,不需要对手反击,自己就危机四伏,这也正是老子所说的“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的原因之一。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正所谓:天道忌盈,也就是说,柔弱的事物,可以得到天道增益,而强硬的事物,会受到天道的减损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越是蛮横无理,粗暴强横的,天道给它的惩罚就会越猛烈。

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是顺序而为,按照逻辑来做,以为越强横,越霸道就越有力量,越使用力量力量也就越强大,其实力量不是轻易使用的,使用一次就要一招制敌。97%的人按照“力量,顺序”来赚钱,3%的人按照“反成,低调”来赚钱。

3%的人赚了97%的人累计赚到的钱,这就是所谓天道高人!

无道者必受天罚,有道者无往不利,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能于世俗的喧嚣繁华之中,安守内心的平静喜悦,体会自己内心的快乐与富足,就是与道同在,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高人,才能活得洒脱,没有牵绊,不受虚名浮利的桎梏与束缚,说到底,一辈子不长,没必要活给别人看,何须问是非成败,最难得自在人生。

道德经不教人如何以强制强,而教人如何以弱胜强,老子更像是开了悟的天神,他通过小草,水等不起眼的自然物来悟道了凡人如蝼蚁,如果不能像水和小草一样处世,必然早亡,老子在书中说,小草很不起眼,但是它却能在缝隙中茁壮成长,为何呢?因为:第一,它很低调,不露锋芒,颜色很普通,所以无人理睬,无人采摘,所以它能充分成长。第二,它很柔软所以它的适应力很强,在哪里都能慢慢长出来。第三,它很坚韧,给点阳光和雨水就能茁壮成长,不需要过多的水分和阳光,些许阳光和水分就能让它慢慢成长起来。所以人应该像小草一样,低调,柔弱,坚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