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的“虫二”两字,一直没人读懂,郭沫若看完一笑:文人把戏

《诗经》曰:“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又名泰岳,岱宗等,泰山这一名字最早也是最早见于《诗经》。远古时期叫做,“泰”原本就有“大”的意思,后在《易·说卦》中又延伸出了安稳之意。正因为“泰”所延伸出来之意,于是就有了国泰民安等词语,也因此古代帝王凡是有重大事宜,诸如封禅等,都会选择在泰山进行,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泰山为中国群山之首,五岳之尊,中国古代传说中泰山为盘古死后的头部所化,而古人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的地方,因此泰山就有了“五岳独尊”的美誉。由于泰山特殊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历史特性,曾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地赋诗刻字,不少帝王也在此地建庙塑神。在泰山众多的石刻中,就有一个巨大的石头上被刘廷桂刻下了“虫二”两字。

每当人们登临泰山,看到这一石刻之后,都会好奇这两字到底有什么含义,不少人第一眼看到都以为是和虫有关。也许有人知晓其含义,但只限于和刻下此字相关的人,而且古代通讯技术不发达,因可能有人知道后,并没有把答案流传下来。直到近代的文人郭开贞在看了之后,给出了一个比较能让大家信服的答案,于是这答案便被记载下来并传播了出去。

郭开贞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人们上学时的语文课本中,他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那么这样一位文人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呢?时间还要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土地上也基本没有战争。有几位从日本学者来到中国了解学习中华文化,途中有人提议前去攀登泰山,一行人思考后欣然同意。

一路上的风景让这些日本学者流连忘返,直到有一个石壁吸引了他们,就是刻着“虫二”的这一石壁,他们苦思许久都未想出答案,就连随行的中国学者也没有办法回答。直到1961年郭开贞登临泰山时,有人便为此特意请他前来一看,他观察思索了一段时间后,答出“风月”。风的繁体字写作“風”,将“風月”两字去掉外面,就变成了“虫二”,意思是此景为佳胜。

与其说这是古代文人在夸赞泰山风景,不如说是在夸赞同时,和后人玩了一个文字游戏,毕竟古代文人都喜欢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事情能更好更广泛地进行传播,不然有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知道它的含义。但人们客观公正地讲,将它解读为“风月”之意,只是出自于郭开贞自己的解读,至于到底是不是人们还不得而知。

他毕竟不是刻下这两字的人,后人也不能穿越回到过去,因此没有任何人完全准确的知晓当时刘廷桂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但同一件事物看到的人不同产生的思想也就不同,正如《周易》中所说的“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所留下的诗词句,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只能因人而异。

一个作家写的一篇文章被选进一次中学语文考试的卷子中,然后他自己本人去做,结果分数还不如学校的学生高。按理来说没人比作者本人更能明白文章所表达的含义,但最后的分数和预想的结果截然相反。这深刻说明每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对文章产生理解上的差异性,根据看到的而延伸的逻辑思维也会存在差异。

文字的魅力也恰恰就在于此,文字所形成的的东西存在着自我生成的特性,一个字可能拥有多种含义,和另外一个字组成一个词放在不同环境下就会生成不同含义。因为文字的这种特性,人们常说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当去细心读一篇文章时这一特性更能体现。就比如人们在读一篇文章,总会自然的在脑海中生成自己感觉与之相配的画面。

这种画面的生成并不是经由人们大脑以命令式的信号去强制生成,而是看到文字会自然的产生和文字相关的空想,各种联想想象的集合促成了画面在脑海中诞生。这也是文字为什么是我国文化底蕴悠久的一个符号,它在无形之中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正是因为中华文字的写意特点,当人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静下来时,文字总能让人们小憩片刻。

参考资料:

《诗经》

《易·说卦》

《周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