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人物小结-帕默

纵观整个引论,人物众多。但是贯穿其中的主要人物实际上就那么几个。能被冠上“名头”的,更是代表人物。例如,“现代语言学主要奠基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奠基人”-洪堡特;“英国应用语言学之父”-帕默,等等。

我们今天来一起看看在《引论》中关于帕默的内容。

1

帕默曾经长期在贝力子学校任教,所以他非常熟悉直接法。但是,他提出了一些教学思想已经超出了当时直接法和改革运动。

小结帕默的教学思想后,可以发现,这些思想正好对应了后续受他的理论影响的“情景法”和“全身反应法”。

根据《引论》的介绍,帕默的教学思想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最早区分语言学习与习得

帕默认为,学习语言有两种能力,一种是有意识的学习能力,如认字、学拼读,主要为成人所有;另外一种是天赋的自然学习能力,即只注重语言内容不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能力,儿童为主。学习语言要运用有意识的学习能力,更要强调无意识的学习能力发展。只有同时运用这两种能力才能学好第二语言。

分析:帕默的教学理念趋向于综合法,所以,他既同意主动有意识学习,也同时强调无意识习得。这是相比于之前“走两个极端”的教学法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出“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的区分也是一个重要进步。

2.提出一套听说读写教学顺序

帕默提出:口语先于书面语,听力先于表达能力,流利先于准确,句子先于单词,操练先于活用等;第二语言有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听力训练阶段,主要是唤醒学习者自然学习语言能力,提供自然吸收机会。

分析: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就是后面“情景法”和“全身反应法”的重要原则。在背诵“情景法”的主要特点中,“口语先于书面语”就是一个特点;而在“全身反应法”中,鼓励的就是“先听力理解再口语”。

3.语言学习是习惯养成

帕默认为,语言学习是学习一种技艺而不是学科学,主要靠模仿、练习而不是靠逻辑思维;为了习惯养成,要让学习者听正常语速的话,要及时纠正错误。

分析:这一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习惯养成理论。排斥思维,也就是排斥认知派的主动构造认知,主要靠养成习惯学习。及时纠错也是经验派的典型特征,避免养成“错误习惯”。

4.重视词汇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词频统计建立英语常用词表,同时对英语语法进行分析,将主要句法结构化为句型,并将句型分类反映到他们编的许多词典和语法书中。

分析:为口语法打下基础,同时也是“情景法”中的重要特点。帕默也编过很多英语教学用书,例如《英语口语日常用句》、《英语口语语法》等。

2

根据上面的小结和分析,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记住以帕默为代表人物的“情景法”的主要特点:

  1. 总体来说,是对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的掌握;
  2. 由于帕默提出“口语先于书面语”,所以,教学先口头开始再到书面语;
  3. “情景法”本身创新之处在于在情景中介绍并且操练;
  4. 由于帕默注重对于词汇、语法的控制,所以,先易后难选基本词汇,分级语法,再逐步拓展到阅读和写作。

交流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