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执中: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说服的底层逻辑
今天我们继续有请奇葩说的BBKing黄执中老师来教你一招说服技巧。
我在专栏第30课《说服,是个闯关游戏》中说,想要说服一个人,你要依次突破对方的4道防线,分别是:不想听、听不懂、不认同,以及不行动,任何一关过不了,你的说服就无法成功。
而其中最难,是第三关,也就是:对方不认同你说的,无论你怎么摆事实讲道理,对方总能找出反对的理由,怎么办?
上一次,黄执中老师分享了一个方法,他说你可以试着把“为什么不”改成“为什么要”,来引导对方往你希望的方向上去思考。
但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对方好像“油盐不进”,你说东,他偏说西,好像是存心在跟你“唱反调”,不配合你的引导。
你说,你要这样想…
他说,我为什么要这样想!你怎么不可以那样想...
你说,你应该这样做…
他说,凭什么要我那样做,谁规定的...
你说,你怎么不讲道理…
他说,你这是什么态度...
活脱脱一个杠精上线了,怎么办?
黄执中说,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反抗机制”在起作用,这是大多数说服无法成功的一个底层原因。
什么意思?
我们一起来听一下黄执中老师是怎么说的。
大家好,我是黄执中。
我先来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反抗机制”。
我们每个人的看法,比如你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都是他过去人生的总和,是他从过去的人生当中培养出来的。
好比说,我黄执中说“苹果很好吃”,当我在说苹果很好吃的时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其实是说:“我黄执中这辈子吃苹果的体验都不错。”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我这辈子吃苹果的体验都不错,因此我才会有一个看法叫做:苹果很好吃。
好,如果我讲完了之后,另外一位朋友张三,他说:“黄老师,我不同意,苹果明明很难吃,怎么会好吃呢?”
来,我问一下各位同学,你们觉得当张三说“苹果不好吃”的时候,他真正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当他说“苹果不好吃”,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叫做:张三这个人,他这辈子吃苹果的体验都不好!所以他才会有一个概念,叫“苹果很难吃”,对不对?
好,这时候如果我要跟他理论,我说明明很好吃,他说明明很难吃,我们两个吵啊吵,苹果坐在中间左看右看非常尴尬,请问我跟张三在吵苹果好不好吃的时候,这件事情跟苹果有关系吗?
没关系,我们根本不是在吵苹果,我们在争论的是:你难道说我过去吃苹果的这些体验都是错的吗?
张三说,我明明觉得很难吃,如果你告诉我,是好吃的,那岂不是要我认为:“我过去吃苹果的那些糟糕的体验都是错的吗?是我傻!是不是?我那些糟糕的体验难道是幻觉吗?还是,你认为我在骗人?”
所以,他当然会很愤怒,因为他觉得你是在质疑他的人生…他不会接受的,所以他一定会觉得很难吃!
我们貌似在争论苹果好不好吃,但其实是在争论什么?
叫做:你的人生判断有问题。
我们怎么会承认自己的人生有问题?
因此,当然会尽力反驳!
你要知道“说服”这两个字,在好多人心里,都把它念成什么?
念成:“胜负”。
对很多人而言,我被说服了,就是我被打败了。
张三如果被黄执中说服了,他说“的确苹果很好吃”就代表我被打败了,我承认我错了,我输了,我过去的人生都是谎言,我过去的人生是我的错觉,是我误会了…
没有人愿意接受这种事,对不对?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可能改变他。
好多人说服不了他的父亲,说服不了他的小孩,说服不了他的老板,员工,或者客户的时候,他们就只好搬出更多的道理,充足的道理,觉得有足够的道理就可以压倒对方…
可是不是的,你讲出更多的道理,并不足以让对方改变,因为这会让对方觉得,你只是要摁着我的头,让我认输!
黄老师,你讲这么多道理是想怎样?是想摁着我的头,要我承认苹果是好吃的,是不是?你是要逼我承认,我过去那些不好的体验是幻觉,是不是?
这等于是,我逼着你,要否认你的人生。
他怎么可能接受...因此,他会想尽一切理由来反驳你,这个就是“反抗机制”,一旦触发了,你要再说服他就很难了。
所以,说服的一个底层逻辑,就是要避免触发对方的“反抗机制”。
具体怎么做?
触发“反抗机制”的有原因有很多,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些在我的《说服课》里都会讲到,这里我分享一种最常见的情况,叫做:别说“你应该…”
什么意思?
我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春娇跟志明两个人是情侣,情人节到了,他们准备了烛光晚餐,订了餐厅。
结果,很不幸,本来一切都安排好了,但到了情人节当天的时候,志明却跟春娇讲,不能去了...为什么?要加班,996。
Ok,你来看一下,如果现在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春娇:“情人节你应该要有所准备的,对不对?怎么可以这样?”
志明:“我加班,你应该要体谅我啊,对不对?男人在外头不容易…”
春娇:“怎么每次都是我体谅你,为什么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总是要我退让?你应该要把我放在第一位!不能每次有什么事情,我都要往后退,你应该要把我放得比较前面嘛!”
志明:“你应该要理解,是我比较委屈好吧!对你而言,你可能没有了情人节晚餐,可是你以为我不想吃吗?你以为我想加班吗?现在我更委屈,我是既没有晚餐吃,还要去加班,你应该要了解我比较委屈啊!”
春娇:“你现在应该要来哄哄我嘛!”
当对话变成这样的时候,基本上就要吵起来了,对不对?
他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人想反驳,每一句话都会让人想吐槽,什么叫我应该要体谅你,为什么不是你体谅我,什么叫我应该把你摆在第一位,你难道就把我摆在第一位了吗?
类似这样的话,超容易吵架。
那怎么办?
请别说“你应该”。
“应该”就带了点强迫的成分,意思是:我本来就得这样做。
可是,你们喜欢做一件别人指着你鼻子说你应该做的事情吗?
不喜欢吧。
而且,“我应该”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我做了这件事情也不加分,对不对?
你应该要送花给我。
对,我去买了花,送了以后,怎么样?
应该!不加分…
你应该要回来就要煮饭。
好,我每天一回到家就煮饭,之后怎么样?
应该!不加分…
没有人想做“应该”的事情,“应该”的事情做了也不加分,对不对?
所以,当一个人一听到“你应该”的时候,他脑中的防卫机制就会打开。
那不说“你应该”要说什么?
你要说“我需要…”
当你把“你应该”改成“我需要”的时候,你就会发觉整个气氛会变得完全不同。
什么叫我需要?
春娇:“情人节,不好意思我需要你有所准备。”
志明:“加班,我现在很需要你能体谅我。”
春娇:“我需要你把我放在第一位。”
志明:“我需要你理解我的委屈。”
春娇:“我需要你现在来哄哄我…”
你看,气氛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需要?我给你!这就加分。
我现在很需要你的体谅,没问题,我体谅你,这就加分。
很多人会以为“应该”可以给对方压力,其实不是,“需要”才能够促使对方行动。
这时有人就会说:可是,这本来就是对方应该做的啊,什么叫我需要?小孩子就应该好好念书,小孩子就应该把房间整理好啊!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
“你应该”跟“我需要”,其实这两个词是一样的,只是你没有意识到。
什么叫做“小孩子就应该好好念书”?
其实他念不念书是他的事,是你很需要他用功念书,对不对?他已经在念书,可是我需要他更用功,这是你的需要,不是他的应该。
如果房间乱了,而他不收,代表他觉得房间目前乱的程度是他可以接受的。现在你说“你应该收”,是你需要看到整洁的房间,对不对?不是他需要,因为他显然不需要嘛。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一讲“你应该”就把说服的路给堵死了,其实你仔细想想,那些“他的应该”都是“你的需要”。
而当你把“你应该”变成了“我需要”之后,这个区别就在于,对方是没有办法启动反驳机制的。
比如我在家经常乱扔袜子,我女友葛莉,她有一次就对我说:“执中,我每次从外面回到家里,就是我想放松的时候,因为外面会很紧绷,回到家想总算可以在家里放松了,可是,如果在我进到家里以后,会无预警的在比如说饭厅里头,桌子底下,或者沙发旁边,看到一坨旧袜子的时候,我整个人又会绷起来,就好像某个东西在偷袭我,这样我回到家我也不能放松。所以,我很需要你如果要脱袜子的时候,能否把它扔在一个我预期会看到袜子的地方,这样我回到家里我才可以真正的放松下来。”
当她这样讲完,我发觉我不好反驳她。
因为她如果说“你应该”,我可以反驳她“谁说那是应该的”,而她说“我需要”,这时候如果我说“我不想满足你的需要,我就是要你在家里也很紧绷,我不想让你放松…”那我是什么?我是畜生,你懂我意思吗?我这样讲话我成畜生了,所以我发觉我在那一刻我只能说“好我知道了”。
“我需要”能给对方一个自主性,人在面对改变的时候,自主性永远要比威胁性更加有效。
还有很多人会觉得,说“我需要”会不会显得很自私?
其实恰恰相反,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自私,因为“我需要”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你有权力来决定要不要满足我,对不对?
这其实给对方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承认你有权力。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对方有权力,很多人既要说服别人,又不想承认对方有权力,那别人怎么会舒服。
所以,当你要说服一个人的时候,记得要把“你应该”改成“我需要”。
好,以上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给你的一个在说服上的小技巧。
再次感谢黄执中老师的分享。
很多可能是在一档叫做《奇葩说》的综艺节目里认识黄执中老师的,他凭借出色的表现,拿下了第三季奇葩说的BBKing。
但黄执中老师本身的工作并不是上综艺的,那只是他其中的一个身份,他的本职工作是教口语传播的,他在大学念的就是口语传播,然后也一直在教这方面的内容。所谓口语传播,通俗来讲就是“谈判、辩论、演讲、说服、沟通”这些。
所以,教别人打辩论,教别人说服,这些才是黄执中老师真正专业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