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环境造就优秀人才的启示——阜南一乡镇老师的独白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0年11月26日整理
据经典历史故事记载,孟子幼年时,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含辛茹苦将孟子拉扯成人。(图文:阜南 于继礼)
最初,他们母俩住在一处墓地旁边,小孩闲着时,总聚在一起玩耍,时不时地到墓地学跪拜,哭丧。孟母见此景,唉声叹气,这样一天到晚咋能学得好呢!
此后,孟母四处寻找住房,后来搬到一个集市旁边居住。孟子与街邻小朋友玩耍的同时,常常做些杀猪宰羊,做买卖的游戏。孩子们讨价还价,假装数钱,孟子妈妈看到这一幕直摇头,心里想,再这样继续下去,孩子的身上将沾染上铜臭气!那能成才吗?不行,还要搬家。
第三次,孟母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每天看到孩子们在学堂里读书,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孟子在窗外也跟着学,并且还一一记住。孟子的妈妈似乎看到了希望望,满意地说:“这里才是我儿子应住的地方。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环境造就人才,良好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和生活十分重要的。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给人很多思维。
环境重要,特别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孟子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导他的学习,有一次,孟子从学堂里逃回来,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子,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到非常惶恐,跪在母亲面前请问原因。母亲责怪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一尺、一丈、一匹,织完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逃学,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让人深深体会到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母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留守儿童家长同志们,孩子的启蒙教育事关重要,除吃饱穿暖之外,还有言传身教,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人的言行影响,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模仿力最强,所以,应该给他们良好的环境,。古人告诉我们,要以“圣贤为友,以书为伴"才能有成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孟子学成,被称为“亚圣”,他与母亲教育功不可没。
目前,农村中小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学校建设和教学设施配备均赶上和超过城市学校,新招了青年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是孩子读书的好地方。
记忆中,有这样一个孩子,聪明和伶俐,学习成绩优秀,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给他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学校。结果,不到一个学期,孩子的脸被抓伤,书包被扯烂,文具盒被踩,书被撕,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频繁给孩子找好学校,对孩子学习和成长有一定影响,新学校、老师、同学,重新熟悉、适应,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奉劝各位家长:别再演绎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啦!
图文:阜南 于继礼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