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很遗憾的一座大桥,投资上亿元,为何却只能通地铁?
如果没有重庆
我不会再爱上任何一座城市
如果要评选重庆主城最美的跨江大桥,鹅公岩大桥和轨道桥一定会位列其中,这两座造型和风格极为相似的姊妹桥,横跨长江两岸,串联起九龙坡和南岸,成为了山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有不少市民,把他们亲切地称为鹅公岩和鹅母岩。
不过,自从去年鹅公岩轨道桥贯通后,关于这两座大桥也出现了不少争议的声音,比如鹅公岩大桥当初为何没有设计成为公轨两用桥?是不是规划太短视了。还有就是鹅公岩轨道桥为啥只用来跑地铁,是不是太浪费了?
今天,小编就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资料,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说一下鹅公岩大桥,这座大桥建设的时间很早,在重庆直辖的当年,1997年12月就开始动工。如果算上规划设计的时间,那么至少在1997年之前,建设方案就基本确定了。
不过,尽管建设时间很早,但鹅公岩大桥最初的设计方案,是预留了轨道过江通道的。只是当时预留的是轻轨,而不是地铁。毕竟,在1997年之前,谁也不会预料到重庆城市的扩张速度会如此之快。后来,当轨道交通环线的设计方案调整为地铁时,鹅公岩大桥预留的空间和安全性都达不到要求。
所以到2013年的时候,随着海峡路沿线的交通日益繁忙,鹅公岩大桥启动拓宽改造和桥面大修工程,索性取消了人行道,把桥面的双向6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8车道,成为了重庆为数不多只能过车,而无法过人的跨江大桥。
因此,2014年,鹅公岩轨道桥的建设又开始动工。按照最初的规划,有望2017年完工。但无奈的是,由于施工难度大,直到,2017年2月,鹅公岩轨道专用桥才开始首阶段吊装作业,历时1年多完成主桥合龙作业。由于场地限制,该桥在建设中一度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此外,为了和鹅公岩大桥的风貌保持一致,该桥采用了先斜拉、后悬索的工艺,即主塔上设置42米高的临时钢塔,同时安装临时斜拉索,对钢箱梁进行拼装施工。拼装完成后,再安装主缆与吊索,拆除临时钢塔与斜拉索,最终转换为自锚式悬索桥体系。
不得不说,重庆鹅公岩轨道桥的成本是巨大的,不但耗资数亿元,也让环线的通车时间进一步延长。因此就有人质疑,既然修都修了,何不建成一座公轨两用桥呢?对此,专家也有解释,主要是因为鹅公岩轨道桥两边已经没有路网可以驳接,就算抛开技术等层面的因素修好了,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拥堵。因为鹅公岩附近堵车,并不是大桥的通行能力不足,而是周边的路网不完善所致的。
由此可见,鹅公岩大桥和轨道桥,由于当时的种种局限,确实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事后诸葛,去苛责当初的决策者和设计者,毕竟时代在变化,思路也在不断地调整。
你对两座鹅公岩大桥如何看呢?欢迎写下留言。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