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11月第29卷第21期

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陈明武

(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 普宁 515300)

摘要:

目的:探究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经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的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00例,依据组织胶治疗基础上加用不同药物治疗进行分组,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加用聚桂醇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50%的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组织胶应用、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组织胶注射总量及平均单次注射量相比对照组显著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织胶注射次数以及6个月内死亡率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内镜下注射疗法;聚桂醇;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

文献编号:

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19.21.061

肝脏疾病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该类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疾病初期患者并无典型、显著的临床症状及体征,70%肝硬化患者经检查后确诊病情多已进展至中晚期,此时肝硬化患者多伴有腹水、感染、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有致死风险[1]。有调查结果显示[2],肝硬化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发病率约为50%,致死率相比其他并发症较高。胃底静脉曲张致死的主要原因为对出血情况控制不良所致。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得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致死率有所下降,但是6周内死亡风险仍然较高,这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3]。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内科药物疗法、外科手术疗法、介入疗法、内镜下注射疗法等,其中内镜下注射疗法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愈发广泛,为探究该疗法对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笔者择取100例患者分组实施不同药物注射效果差异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依据组织胶治疗基础上加用不同药物治疗进行分组,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加用聚桂醇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50%的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其中对照组内包括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7.6±2.5)岁,肝储备功能分级包括ChildA级12例,ChildB级25例,ChildC级13例;观察组内包括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8.1±2.4)岁,肝储备功能分级包括ChildA级10例,ChildB级26例,ChildC级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肝储备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肝硬化;胃镜检查确诊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无内镜治疗史。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患者。

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注射治疗。首先按照操作规范置入内镜,在内镜视野下明确靶静脉注射点,一般情况下注射点多选择静脉曲张凸起顶点、活动性出血点、有明显红色或白色血栓等处。明确靶点后进行聚桂醇预充,并应用改良三明治法依次按照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顺序进行注射。聚桂醇以及组织胶的具体用量应以患者曲张静脉瘤体体积确定,多采取1~3点注射,每注射点处聚桂醇给药量控制在10~20mL左右,总剂量控制在40mL以下。每注射点处组织胶剂量控制在0.5~3.0mL进行注射点栓塞,推针后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5mL对导管进行冲洗,避免注射针被组织胶堵塞。对血管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出现变硬情况,若未出现则需要再次注射直至变硬。

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组织胶联合50%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治疗,除给药类型不同,其余操作同观察组。

两组患者治疗后需禁食8h,2周内饮食以流食为主,对其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出院后为其行6个月随访。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未见红色斑为显效;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静脉曲张情况大部分缓解,口径相对较细,可见少量红色斑为有效;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静脉曲张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可见大量红色斑、渗血或出血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患者组织胶注射总量、注射次数及平均单次注射量,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随访评定标准参考患者出院后1个月胃镜复查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组织胶应用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组织胶注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组织胶注射总量及平均单次注射量比对照组显著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比较

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00%(3/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00%(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其具有较高致死率。胃底静脉曲张发生出血症状后其致死风险显著上升,这与胃底静脉曲张分支较多,曲张静脉团更大,血流速度更快等有关,若发生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难度则有明显上升[5]。现阶段临床中普遍采取内镜疗法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常见术式包括硬化注射术,曲张静脉套扎术等,但是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内镜下注射粘合剂成为了治疗控制胃底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有研究显示[6]该种疗法即刻止血率为90%左右。以往注射物包括碘油、高渗葡萄糖等,但是其止血效果不理想,导致临床疗效偏低。针对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可在联合注射聚桂醇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聚桂醇在曲张静脉处注射给药后可引发局部血管阻塞,形成纤维化、炎症及周围溃疡对曲张静脉给予压迫,达到闭合曲张静脉紧急止血的目的。在静脉起点处注射聚桂醇可将胃底静脉同时阻塞,对轻度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效果理想[7]。人体组织粘合剂是一种水样固化物,生物相容性良好,受创口血液中阴离子影响可激活机体抗体介导不相容反应,进而快速凝固、结合成膜,可与伤口紧密间接镶嵌,将血流完好封堵。为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粘合剂注射可促进血管闭合,阻断曲张静脉出血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组织胶应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聚桂醇对该疾病疗效理想。

综上所述,内镜下注射聚桂醇对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