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小儿血管瘤以聚桂醇治疗的预后分析

《医药卫生》

2018年10月02

小儿血管瘤以聚桂醇治疗的预后分析

封志强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外三科,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血管瘤以聚桂醇治疗的预后。

方法:随机将100例血管瘤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两组患儿分别选择平阳霉素治疗和聚桂醇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小儿血管瘤进行治疗时,聚桂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对患儿预后进行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儿;血管瘤;聚桂醇;预后

文献编号:

1671-5608(2018)02-0266-01

0

引言

血管瘤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而新生儿期则是发生血管瘤的主要阶段,婴幼儿期也可能发生血管瘤[1]。虽然婴幼儿血管瘤存在自限性特点,然而少部分则可能迅速发展,会对重要器官和组织功能、面部外观造成严重影响,所以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现阶段临床中在对血管瘤进行治疗时,可供选择方法较多,如放射疗法、射线敷贴、注射、冷冻以及手术等,临床治疗效果不一,聚桂醇作为硬化治疗药物,在对血管瘤进行注射治疗时,能有效规避化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如瘢痕形成、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等[2]。本研宄主要分析了小儿血管瘤以聚桂醇疗,现做如下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100例血管瘤患儿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全部患儿均满足血管瘤的相关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药物过敏患儿、凝血功能异常患儿等。随机将10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中,28例男性,22例女性;患儿年龄为3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1.3±0.4)岁;病变位置为:21例患儿为四肢,17例患儿为躯干部,5例患儿为面部,7例患儿为头部;23例患儿先天患病,27例为后天患病。实验组中,27例男性,23例女性;患儿年龄为2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1.6±0.6)岁;病变位置为:23例患儿为四肢,15例患儿为躯干部,6例患儿为面部,6例患儿为头部;22例患儿先天患病,28例为后天患病。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平阳霉素治疗:常规消毒病变部位,将lni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5mg地塞米松、8mg平阳霉素,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到浓度为1mg/ml,选择注射器经皮进入到瘤体,在回抽见血后则可将药液注入,直到瘤体表面发白、肿胀。2周进行1次注射,持续治疗4周。

实验组选择聚桂醇注射治疗:常规消毒瘤体表面,选择4.5号注射针,经瘤体周围的正常组织穿入瘤体,在回抽出血后则可注入0.5-2.0ml浓度为1%的聚桂醇注射液,在瘤体发白、肿胀后则可将注射器抽出,选择消毒棉棒进行1-2分钟的按压,避免药液渗出。按照患儿年龄、瘤体类型、大小和位置来对药物注射量进行调整,每次注射应小于3ml。一次治疗后如果患儿瘤体未消除,则应间隔4周再次注射,持续注射次数应小于5次。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根据瘤体消退程度来对临床疗效进行判断[4]:血管瘤彻底消失,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或者完全恢复正常,器官功能正常则表示治愈;血管瘤体积缩小幅度大于60%,皮肤颜色恢复情况理想,器官功能基本恢复疋常,依然残留小部分病变则表示显效;血管瘤体积的缩小幅度为30%-60%,皮肤颜色恢复,恢复部分器官功能则表示有效;血管瘤体积未消退或者消退幅度小于30%,皮肤颜色无变化,器官功能基本未恢复则表示无效。②对患儿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软件来统计和分析本实验相关数据,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中在对小儿血管瘤进行治疗,常用方法主要为硬化剂注射、放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而注射硬化剂则是最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但能对肿瘤生长进行有效抑制,而且还能促进器官功能恢复,让患儿外貌得以保证。

聚桂醇、消痔灵注射液、A群链球菌制剂、无水酒精、平阳霉素混合液、曲安奈德等是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硬化剂[5]。在对血管瘤进行治疗时,采用平阳霉素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对用药剂量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把控难度较大,常常发生用药剂量过大的现象,进而对临床治疗和患儿预后造成影响。聚桂醇是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硬化剂,硬化止血效果比较理想。在血管腔内和静脉血管旁给予聚桂醇局部注射,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形成血栓,让血管出现组织纤维化和炎性病变,让病理性血管出现用酒闭塞,最终实现硬化治疗的效果。和平阳霉素相比,聚桂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毒性较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变态反应率较低,同时存在麻醉效果,能让疼痛感有效降低,患儿痛苦程度轻微,耐受性比较理想。

总之,在对小儿血管瘤进行治疗时,聚桂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对患儿预后进行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微信号: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