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这么大胆的国产片了

小时候学历史,老师就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

可是年纪越大,我越觉得,有些方面,我们确实上升了,但在另一些方面,却一直在旋转,很少上升,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是在下降。

你比如说在电影这方面吧,今天的技术确实大大进步了,观众规模也翻了好几番,但你要说拍出来的电影,进步了多少呢?

还真不好说。

尤其是回头看80年代的很多电影,你会发现,那时,我们可真敢拍,上面也真是敢让这样的片子上映呀。

很多片子,放在今天,别说过审难了,导演们压根就不会想到去碰。

前几天,我又看了一遍1985年公映的电影《黑炮事件》,因为以前的版本不清楚,这次再修复版,更觉主题之生猛,对社会问题讽刺之辛辣,放在今天,都是无法想象的。

《黑炮事件》的主角,是个叫赵书信的中年男人。

他是一家矿山公司的工程师,为人忠厚老实。

但最近,他惹上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因为,他去邮电局发了一封含义模糊的电报:

失黑炮301找。

而收报人,是一个文物局的干部。

这一举动,引起了公安机关和他所在单位党委的注意。

赵书信是公司和德国合资项目的技术翻译,在上次合作中,表现突出。

但因为这封电报,党委怀疑他串通德国专家,贩卖中国文物。

因此,他被调离了翻译岗位。

电影中最讽刺的,是对赵书信问题召开的几次党委会议。

主管生产的李经理说,他和赵书信同事二十多年,相信他绝不是这样的人。

但主管党务的周书记却不同意,她说现在的社会,比以前复杂多了。

李经理说:那我们去当面问问赵书信,那封电报是怎么回事不就完了吗?

周书记说:那怎么行?现在有知识分子政策,要信任知识分子,怎么能当面去质问他呢?

在这,就可以看出导演讽刺的辛辣,嘴上说要信任,实际上,却因为莫须有的怀疑,背地里调查对方。

嘴上称呼,每个人都是“同志”,可心里,却把每个人都当作“假想敌”。

就是这样扭曲的心态,才常常把很多简单的问题,变得无比复杂。

更讽刺的是,争论不休时,出来了一个和稀泥的领导。

作为一把手,厂长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说道:对赵工信任,我很同意,让他回避一下和专家的接触,这也是对他的爱护。

这种说了等于白说的官话,我们今天看,好像也比比皆是。

接着,厂长想出了一个“两全”的办法,让搞旅游翻译的年轻人接着干,把赵工调到偏远的厂区,对德国专家说赵工不在。

真是端水艺术大师,两边都不得罪,但问题解决了吗?

问题更复杂了。

这让我想起很多领导的“说话艺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说起话来,你永远挑不出毛病,但下面的人听了,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办。

将来如果出了问题呢?那也怪不到领导头上,问题都是下属没有充分领会领导的讲话精神。

电影《黑炮事件》里的这个厂长,十分生动地还原了一个中庸却无能的领导形象。

让人好奇的是:这些人,是因为当了领导,所以擅长和稀泥呢?还是因为擅长和稀泥,所以才当得上领导呢?

电影里,开完这次党委会,问题更严重了。

旅游翻译不懂技术,常常闹笑话,德国专家很不满,强烈要求把赵书信调回来。

于是,负责生产的李经理就去找周书记说情。

但周书记却刚正不阿,坚决不同意:当老好人,稀泥抹光墙,我会。可是党从来没叫我那么做过。

在这里,我们就看出了一点问题的根源,周书记绝不是不负责任的官员。

她怀疑赵书信,正是因为她工作太认真,太负责。

可如果工作方式错了,那越认真,越负责,问题就越大。

问题恰恰在,在一个本该市场化,用现代管理思维运营的公司里,她依然保留着以前的“斗争思想”,把同事当成随时准备搞破坏的“阶级敌人”来对待。

问题更出在,本该市场化的公司,却仍然处于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

懂生产、懂技术的经理说了不算,懂举报、懂斗争的领导,却占据了指挥的位置。

这样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不久之后,通过电影的形式提出来,可以看出当年的电影人有多敢拍,也看得出当年的舆论环境,对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尺度和决心有多大。

对舆论这样的包容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我们今天还有吗?

《黑炮事件》这部电影,不仅主题上十分大胆,在电影语言的使用上,也很前卫。

例如,党委开会的场地,布置得全是一片白。

白墙壁、白桌布、白窗帘、白椅子套,所有人也都穿着白衬衣,喝白开水……

会议室背后,还有一面巨大的白色时钟。

整个会议场景,呆板、扭曲,俨然人都处于白色恐怖中。

而讨论的问题呢?也十分无聊。

明明问一嘴当事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召集了十几号人,连续开了几个党委会议,也没商量出个办法来。

背后巨大的时钟,也在刺眼地提醒我们,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多么低效,多么浪费时间。

电影里,磨不过周书记,李经理只好当面去找赵书信。

到了赵书信家,看到他的棋盘,一切疑问就都打消了。

原来,赵书信上次出差,在旅馆房间,丢了一颗黑色的炮,所以发电报让棋友去找。

李经理觉得这下总能说服周书记了吧,于是他又让厂长召集了党委会。

其他同事都被说服了,还有人表态:经理责任制,生产技术问题,以后我们党委少管。

可是周书记不同意了,觉得这不仅仅是生产技术问题。

她进一步提出质疑:

一颗象棋才值多少钱?赵书信为什么要花钱发电报,找一颗不值钱的象棋子?

说到底,还是对人不信任。

这时,厂长又出来和稀泥了,他对大伙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

他提出了安抚两方的决议,赵书信的问题不调查了,但依然不让他当翻译,让那个旅游翻译继续干下去。

就这样,问题不了了之。

过了一阵,厂里收到一个寄给赵书信的包裹。

周书记以为终于找到了揭发他的证据,找人撬开,没想到的是,打卡一看,真的只是一颗象棋......

事情还没完。

德国专家走后没多久,引进的机器就出了问题,造成几百万损失。

领导们又把赵书信找来,看看是哪出了问题。

还没查清,周书记就跳出来了:这个德国专家,老是跟我们过不去。

等赵工查出来了,还没来得及说,书记又迫不及待地问:

怎么样,是不是德方的责任?

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今天看来,真是太熟悉了,有错,也都是别人的责任,自己永远是对的。

但实际怎么样呢?

赵工查出来,德方根本没问题,问题出在公司的翻译,把使用说明完全译错了。

所以,说到底,问题的根源,还是当初他们不信任赵书信,用了一个外行当翻译。

电影里还有一个细节,赵书信曾几次给厂里领导提建议,说这个机器已经落后了,卖到非洲都没人要,应该进口更先进、性价比更高的机器。

可最后的结果是,懂技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员工,因为不被信任,被孤立了。

而用斗争思维来管理工厂的领导,因为个人无端的怀疑,酿成了几百万的损失,却总觉得是别人的责任。

可以说,电影《黑炮事件》就像一把手术刀,切开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伤口,让我们看到了血淋淋的现实。

最后,导演还要往伤口上撒一把盐。

电影里,找出结果后,走出会议室,周书记问赵书信:

一个象棋子值多少钱,你为什么要花一块钱发电报,去找一颗不值钱的象棋子呢?

赵书信说:好好的一副棋,少了一个挺别扭的。

厂长说:买一副新象棋,也不要多少钱嘛。

赵书信低下头说:

是啊,以后我再也不下象棋了......

这真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千错万错,领导永远不会错,错的都是当下属的,不应该下象棋!

这部拍于35年前的电影,我们今天看来,依然感慨万千。

其中映射出的社会问题,今天是否已经解决了呢?

真要打一个问号。

但可以肯定的是,敢于提出这样问题的人,今天是越来越少了。

即使有,他哪里还有立足之地呢?

哪里还有土壤让他写出这样的文学,拍出这样的电影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