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劫后,同往北邙山销号,作者说的是啥意思
题:三劫后,同往北邙山销号,作者说的是啥意思?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甄士隐于书房闲坐,朦胧睡去,梦见一僧一道携了通灵宝玉,说了一段千古未闻的罕事,竟是一部还泪之说。
甄士隐听闻一僧一道要下世度脱几个风流冤家,又到警幻仙子宫中,交割蠢物,便心生好奇,问起其中缘故,与那通灵宝玉有了一面之缘,临了却听见跛足道人说他女儿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又念了一首诗,写尽了甄英莲的悲剧。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
那么,问题来了:佛以三十年为一世,九十春光为三劫,三劫真的指人的一生吗?北邙山又是何处?太虚幻境又在哪里呢?
首先,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有一座“邙山”,别名就叫“北邙”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
“北邙”是各朝代帝王的魂归处,暗示了与通灵宝玉有着一面之缘的甄士隐,也是帝王。金陵十二钗,十二是王的拆字法,其实说的是一个人、一件事,不信你看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怎么说?
方歌了一句,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
《红楼梦》是一部“怀金悼玉”、“昭传闺阁”的真传,这“金陵十二钗”便是所悼之玉,亦是所悼之王。
再看贾府第四代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贾琮、贾环,这些贾府子孙究竟是玉字辈还是王字辈吗?在古代,王和玉之间,有着牵扯不尽的关联。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
《红楼梦》一篇故事,即是为闺阁昭传,如何主角却是贾宝玉?闺阁如何又牵连上王与玉呢?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和通灵宝玉是一体的,那块石头,为顽石、璞玉之时,唤作和氏璧,幻化作通灵宝玉之时,便是家喻户晓的传国玉玺。贾宝玉是诸艳之冠、绛洞花王,即是此意。
《红楼梦》作者以美人写圣主,林黛玉、秦可卿便是崇祯,“玉带林中挂”是“更衣”,“金簪雪里埋”是“遗簪”,是写“君王死社稷”,故曰“风流隽逸,忠义慷慨”,所谓悼玉主旨,“昨夜朱楼梦”,“红”即是“朱”,草木之人林黛玉是为西堂之主,荣即是华,所谓木石前盟,是前朝故事。
“怀金”写雪国之雪、地陷东南之水祸,是为“今朝水国吟”,是宁国府之水虎,唤作“演”,子孙为“敷”、“化”,正所谓:“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来历不明的东北之冷子取代了荣国府,荣源宁演,便是“怀金悼玉”。
南明帝陵亦在北邙山,“当地望族”甄家便是南明,乃是开篇“地陷东南”之“地”,前朝为“天”,应“天倾西北”,后金为孽海之“海”。
销号于北邙山,亦是太虚幻境,亦是以大观应天下的大观园,薄命司便是大观园的埋香冢,仙册便是“闺阁女儿(忠义之士)”的墓志铭。
甄英莲乃南明亡国君,自然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了。黛玉到香菱,师承之意,是朱家香承之寓,正所谓:“根并荷花一茎香”。
北邙山对应“白骨如山忘姓氏”,是写“江山改姓”。三劫固然是一辈子,同样对应了以“三秋”作结的“三春”,是写明末清初三个时期的末世,分别是荣国府的崇祯末世、甄府的南明末世、外国美人的明郑末世,所谓“三劫”。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