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的状元桥

来源:火狐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江记忆》专辑

原标题:远去的状元桥---临江府学宫的状元往事

清江记忆专辑是由樟树本土文化学者陈怀生老师倡导,自媒体人黄琼、青年作家吴国林老师和乡村创业者杨胜羽联合发起成立的,旨在发掘、整理、传播樟树本土(原清江县)的优秀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向的公益性文化宣传栏目。诚邀大家积极投稿,将更多的关于樟树美图、美文传递给更多樟树人;投稿请加微信号:bv0795

临江镇南门造纸厂旁旧府学宫,原有一状元桥。附近居民至今仍津津乐道:桥前牌坊有圣旨碑,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只有状元郎才能从桥上走过。又有传说状元桥因唐代状元卢肇曾于此旁石溪古寺读书而名。状元桥作为读书人成功的标志,激励着古代临江一府四县学子孤灯伴影、寒窗苦读,祈盼将来有一日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光地从状元桥走过,实现鱼跃龙门的梦想。

嵌有文庙状元桥石雕的行易桥

临江的状元桥,实际是府学宫前泮池上的泮桥。府学即府官学、府儒学、府学宫,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一府的最高学府。府学宫内设有祭祀孔子的大成殿,所以学宫又称文庙。

临江府学其前身是临江军学,始建于宋淳化三年(992)清江县升临江军之时。最初建于郡城东南濒江,背依碧嶂青山,面俯滚滚清江,山青水秀,景色特胜为他郡所未有。历经宋、元、明多次重修迁建,地址一直在今南门造纸厂至化肥厂黄家山一带。名亦经军学、路学、府学变迁。

行易桥上昔府学状元桥二龙戏珠石雕

清代临江郡城图府学位置

明嘉靖四十年(1561),洪水冲垮河岸,逼近学宫,府学迁到稍后高地的广寿寺旧址。此后清代又数次重修,至咸丰七年(1857)太平军占领临江,府学化为灰烬。同治七年(1868)重建,这是临江府学最后一次重建。到光绪三十二年(1905),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废止,旧府学也退出历史舞台,残存的建筑在建国后全部拆毁。

地方志

时光倒流,回到晚清同治间,我们来再一睹临江府学和状元桥最后的辉煌。同治年重修,举全郡四县之力,规模建制亦胜于旧,宫门殿宇,灿然一新。

学宫门前是月池,古代把学宫前水池称泮池,泮池最先是学宫防火储水用的。地方志记载,宋代初建郡学时,引学宫左石溪寺旁溪水为玉带,又依地形凿一半月型泮池。明嘉靖间学宫向后迁建,故又新凿一月池,原月池改为圆形日池,称日月池。此次重修只疏浚月池,修复状元桥。

明嘉靖迁建府学后的日月二池

状元桥也并非传说中只有状元才能走过,而是旧官学礼制的一种形式体现,主要是为学子举行入泮仪式而设。

清代府学图

入泮又叫游泮,是古代新入学的生员举行的入学仪式,先拜笔、入泮池、跨状元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拜完孔子,再拜先生。并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干廋肉条等,寓意勤奋好学,苦心教育,鸿运高照,早日高中,功德圆满,同时表达弟子心意。此外还需填写“亲供”,即入学登记表存档。自此学生们正式成为孔门弟子,开始了漫漫求取功名之路。

过状元桥是高大宫门,上书“宫墙万仞”。孔子学生子贡曰:“夫子之墙数仞(古代八尺为一仞),不得其门而入.....”是颂扬孔子学识博大精深,高似万仞墙垣,常人很难全学到,就像今天“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意思,激励学生不懈努力。

府学泮池状元桥遗址

宫门内有大成门,大成门左右分别为乡贤、名宦祠。大成门内是大成殿,这是府学的核心建筑,最为宏伟神圣,由清江县负责重建。内设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牌位,配有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等先圣,左右两庑设先儒、先贤诸牌位。大殿中依次恭悬清朝历代皇帝为天下文庙所书“万世师表、与天地参、圣集大成、德齐寿载”等牌匾。每年春秋大祭,地方最高官员亲临主祭,其他官员和生员陪祭。每月朔望(初一十五)生员还要依制参拜。

府学古井,旁原有一石赑屃,不知所负何碑,今具遗失

临江府城墙砖、府学砖墙砖、现代标准砖

大成殿左是文昌宫,供奉着主管人间功名利禄的文昌神星,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星诞辰,官府都会举办隆重祭祀大典,文人学子更是虔诚祭拜,咸丰兵毁后由峡江县承修。前原有魁星阁,为昔日卢肇览胜亭遗址,兵毁后未修。文昌宫左是尊经阁,是储藏各种书籍的藏书楼,最早由宋代名臣向子諲退隐临江时捐建,由新喻县修建。

钟楼前保留的府学大成殿巨大石墩

大成殿右是明伦堂、明德堂。学宫的明伦堂,是学官对生员宣读圣谕、进行训示、考核学业品行之所,类似于今天的教学大楼。清代嘉庆间明伦堂曾改为章山书院,宋高宗手书赐向子諲“芗林”碑和朱子像碑、科甲题名碑等曾保存于此。咸丰兵燹,堂毁碑失,书院亦未复建。此次建明伦堂、明德堂,均由新淦县承修。一般学宫只有明伦堂,而临江多一明德堂。府志载:明德堂在旧明伦堂右,为宋文天祥书额。相传文信公书此匾时,伦字误多一笔,因成德字,遂为明德堂。文天祥也是一状元郎,后世重其人,故不复易,在旁又重建一明伦堂。

考取儒学儒童的旌表牌坊石构建

府学内还有学官署为教育官员办公之所,又有试院考棚供生员考试之用,还有学田供生员日需用度。其他如射圃、漱玉亭、碑碣等,不一一而述。

临江军学的创建和江西历史第一个状元卢肇,有着较深的渊源。卢肇,唐代袁州人,曾在萧滩(唐代临江名萧滩)石溪寺燃蔑烧松照读。这是一位“三苦状元”,出生苦寒,读书苦读,经年苦考。相传卢肇第三次应试高中状元之后,过萧滩石溪寺观龙舟竞渡,想到昔日屡试落第不受待见和卑微读书时的青涩往事,如今夺魁位尊,人人恭敬,一时意气风发,挥毫写下:

石溪小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霏霏。

冲波突出人齐瞰,跃浪争先鸟退飞。

问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石溪寺卢肇观竞渡览胜亭额

卢肇于萧滩石溪寺读书到夺魁后观竞渡,临江还只是萧滩镇,自然没有官学,后来当地建读书台、览胜亭只是为纪念卢状元罢了。不想萧滩镇后来立县升郡,创建官学时,相中了卢状元曾经读书的文脉宝地,状元桥也因此而建。

临江军这个中原士族眼里的“三江卑湿、北宦游稀”之地,从此开启了读书人的盛世。向子諲、任子严、徐梦莘纷纷隐居临江,他们筑芗林、修盘园、辟西园,读书赋词。苏东坡、朱熹、陆九龄、范成大、杨万里接踵而至,访友寻幽,开堂讲学。临江一时文风大盛。“墨庄刘氏”横空出世;“清江三孔”与苏争锋;“西园四徐”联芳登科.....

很快临江军迎来了第一个状元。何昌言,北宋临江军新淦县人(现新干属吉安),自幼奋读,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一甲第一名。昌言性直谦克,为官直言无畏,为朝中奸佞不容。宋太学博士陈瓘有诗:

何郎清节照寰瀛,况是登科压俊英。

玉殿传呼群辟耸,金门宣出万人惊。

远追卢肇龙头志,独压刘公榜眼名。

  从此文星照江右,不知谁复继芳声。  

新淦何昌言状元塔

新喻黎立武状元及第匾

文星果然光照江右,眷顾临江。宋咸淳三年(1268),黎立武再继芳声,立武字以常,临江军新喻县人,擢进士第三,恩赐状元。黎立武实际上是个探花,但皇上异常欣赏其文采,恩赐了他一状元称号,为此临江军还奉旨在郡城专门为其立状元牌坊一座(旧状元牌坊在县前街东段鹿江酒厂址,为何昌言、黎立武、练子宁立)。黎立武还是个教育家,在张洽首创“清江书院”后,又在郡学对岸金凤洲创立“金凤书院”,开堂讲学,聚徒读书。连文天祥都称赞他是当代大儒。

临江最早的书院“清江书院”

两宋是临江军科举的一个历史高光时刻,临江不但摘得了两个状元,还有两位本该是状元的榜眼。

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乙卯科殿试,临江军新喻人萧贯文采第一。当时朝堂上寇准与临江军新喻人王钦若争夺相位,寇准为打压政敌,对真宗说:“南方小地方的人,不适宜当状元。”于是便以北方人蔡齐仪状秀伟,举止端庄点为状元,而王钦若同乡萧贯屈居榜眼。《宋史晏殊传》记载了这一史实,“及临江军人萧贯当作状元,寇准说:南方下国,不宜冠多士。北人蔡齐遂夺魁。”

“ 临江二刘”双进士亭 

宋庆历六年(1046),新喻(今樟树市黄土岗镇)“墨庄刘氏”刘敞、刘颁兄弟同登丙戌科进士第,这对兄弟当时号称“临江二刘”,文声享誉江右。刘敞廷对时本为第一,因编排官、翰林学士王尧臣是刘敞的内兄,为避嫌,仁宗将刘敞列为第二。刘敞文思敏捷,长于春秋儒学研究。刘颁亦精于史学,为《资治通鉴》副主编,协助司马光负责编修汉史部分。王安石称其“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元代以后明代科举江西独领风骚,邻郡庐陵(吉安)更是翰林半朝,状元冠绝天下。临江府亦屡有登科之士,洪武间新淦练子宁、嘉靖间新喻张春高中榜眼(旧榜眼牌坊在钟楼前府前街原理发店址,为张春立。),但文运风光远不及两宋。直到清初,临江府才迎来了久违的状元刘子壮。刘子壮清江县人(今樟树张家山蛟湖),其父经商居湖北黄冈,古代科举以籍贯入仕,故其以临江府清江县籍登科夺魁。但湖北人说刘状元是黄冈的也有道理,因此刘子壮只能是半个临江府的状元。此后临江再也没有夺魁之士......

吟香书屋

中洲试馆

一眼千年,昔日四朝故郡,三江盛地的临江,因水而城,因水而盛,又因水而衰。郡学亦随之兴废,如今芳华已逝,远去的状元桥留下的只是无尽的遐想。残阳西照,历经沧桑的古镇小巷深处,还有那么几处斑驳的试馆书屋,依稀回荡着学子稚嫩的诵读声:

渚鸥沙鹭自双双,耆宿风流说此邦。

刘孔诸贤俱逝水,至今芳杜绕清江。

火狐于2021年10月

作者简介:胡毅坚,笔名火狐,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临江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