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的能力四层进阶,你在第几层?
由于最近面试了一些公司,也面试了一些小伙伴,自从我顿悟了运营人能力的进阶,找工作轻松了很多,在面试的过程中也有了考察的依据,在这里把我自己规划的运营人员的能力模型分享给大家。
在运营中一般总结了四个模型:道、术、法、器。根据字数越少,事情越大的原则,请你记住这几个字。
以下开启“装X”模式,快速提升你的认知能力。
这个图从上到下的内容是越来越虚无缥缈,越来越能被人用来逼逼的地方,而顶层的内容是运营人员最喜欢的,俗称拿过来就能用的内容。
说的过于装X,用人话翻译一下!
器代表工具,比如:公众号排版工具、SOP模板……这类内容的好处:拿过来上手就可以用。弊端:不一定适合你当前的业务场景。
法代表方式、方法,比如:都是公众号排版工具,有人排版比较快,有人排版比较慢,有人排版好看,有人排版难看,这就是个人使用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在这里可能会延伸一下审美、用户心理等,这就到术的层面。
术代表做好这件事所需要的底层的方法论,比如:同样是用户运营,有人就能把用户运营的技能在不同的人群中移植使用,有人就只能做电商用户的运营,而不能做新零售的用户运营。不同用户群体,在运营的技能上有所不一样,在底层的思考逻辑上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复制能力,把自己的事情打散,做到可移植性。
道代表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一件事的本质,比如:为了实现业务目标,你准备用什么技能?有人会说用活动运营技能,用渠道运营技能,我们思考了太多的如何实操的方式,反而忘记了这件事要不要做的本质,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
那么问题来了:这四层能力到底如何去锻炼呢?
我经常和我团队的小伙伴说,在工作中一定要思考:做当前的工作,你有没有想要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工作是你实现自我理想最好的试错石。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无论是公司还是自我都需要进行创新能力,创新就需要自我从底层来思考,是否值得自己做好这件事,以及做好这件事是否可以提升当前的业务和自我能力。
一旦,你陷入了无效增长的忙碌工作,那么你的天花板也就来了。
打破忙碌但不增长怪圈的方式:不断的探究事物的底层逻辑,不断的提升自我实战技能。按照我们增长模型的四步走:
第一:学习实战技能,也就是练就一身的使用工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器。比如:在工作中用到了数据分析的能力,我们可以学习Tableau、Excel、Python、R等;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都需要一些学习成本。
为了避免割韭菜,建议大家目测在工作中能用的时候再去学习,而不是先学习,自己不用,等用的时候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第二:学习便捷技能,也就是快速使用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我们称之为:法。比如:在使用数据分析的能力,借助百度、Google的帮助,也可以战战巍巍的完成工作技能,别人用代码,我们用Excle,只是别人用一天,我们用两天,都可以完成最终的目标,只是我们的效率满了一些。
Excel在数据处理中有很多高阶的函数,现在要学习这些函数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自我的工作效率。
第三:学习底层能力,也就是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路径,以更好的完成数据分析工作,我们称之为:术。因为数据分析也是一套的方法理论体系,学习这套体系可以更系统、更完善的完成数据分析工作。
任何一个行业和职位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
第四:学习最底层的能力,也就是事物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有了这套理论体系之后,不在考虑某一项工作怎么做好,而是考虑如何把当前的任务做好。最底层的能力有很多好的模型,借鉴这些模型可以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思考深度。
好的模型可以解决一类问题,只有模型的组合才能解决大多数的问题。
这四类能力到底那一类才是最重要的?肯定是从上到下的学习,特别是入行一个新的行业,从事一项新的工作,只有先学习一些基础的“器”,把工作做完,不断的提升自我能力,快速的完成工作,完善“法”的基础,从工作中总结一些方法论,在不同的工作中进行学习,才能有效的完成当前的工作。到为了某项业务目标负责时,不断的提升自我底层的思考逻辑,从而丰富自己大脑,更好的解决当前的业务问题。
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只有从上到下才能理解更经典的理论。
我记得,大学时老师问:实践难还是理论难?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个话题,可以在评论中留下你的见解,我们一起聆听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