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精神代价,比预期更严重
抑郁和焦虑病例的攀升情况比预期还糟,尤其是在青壮年中。
撰文 | 克劳迪娅·沃利斯(Claudia Wallis)
翻译 | 贾明月
新冠肺炎疫情会摧残人们的心理健康,我们不需要水晶球就能预见这一点。染病或对染病的恐惧、社交隔离、经济不安全、常规生活被打乱、失去亲人,这些都是抑郁和焦虑的已知风险因素。现在,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些预言。但是心理学家认为,研究结果还包含了一些意外发现:精神痛苦波及范围非常广,年轻人受影响程度非常深,媒介还会加剧这种精神痛苦。
例如,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表于8月的一则报告发现,相比2019年的样本,2020年接受调查的5470名成年人中,焦虑症状增至原来的3倍,抑郁增至原来的4倍。2020年4月,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分别开展了两项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发现抑郁症状(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和“严重精神痛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的发生率增至2018年测量水平的3倍。“相比9·11、卡特里娜飓风等其他大范围创伤性事件,这个上升率要更高。”波士顿大学研究的主导者凯瑟琳·英特曼(Catherine Ettman)说。
这些研究中,受影响最大的人群包括此前就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低收入个体、有色族群,以及亲近的人中有新冠患者或死者的人。不过英特曼发现,抑郁攀升最明显的人群是亚洲族群(升至原来的5倍)。在附加评论中,精神科医生露丝·单(Ruth Shim)提出,这个现象可能反映了种族歧视的影响,以及疫情污名化现象。
3项调查都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发现,即众多青壮年受到波及。CDC调查中,62.9%的18至24岁人群报告了焦虑症或抑郁症,四分之一称自己为了应对疫情相关压力摄入了更多药物和酒精,四分之一称自己在过去30天中“认真考虑过自杀”。还有一项特别的实时研究,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之间的3个时间点,研究人员追踪到“极度悲痛”和抑郁在急速上升。这项研究也发现,青壮年是受影响最大的年龄段。“这和我们原本的预期相反,因为那时事实已经清楚,老年人面对病毒风险更大。”研究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心理学家罗克珊·科恩·西尔弗(Roxane Cohen Silver)说。
西尔弗猜测,也许年轻人的“人生大事受到了更多干扰:毕业、婚礼、大学或高中最后一年,这些转折点都被毁了,学校和社交连接也是,而这些对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
她的研究囊括6500人,这项研究确实发现,所有年龄段的人的焦虑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因素:更多接触媒介上对疫情的报道。尤其麻烦的是接触到相互矛盾的信息。西尔弗曾研究过9·11和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等事件的不良心理作用,她说痴迷媒体报道是一个已知的风险因素:“如果人们大量接触媒体信息,就会更有可能表现并报告痛苦,而这种痛苦似乎又让他们更加依赖媒体,这是一种很难自我解脱的循环状态。”
西尔弗和其他群体创伤领域的研究者,提出了在艰难时期保持精神平衡的建议。其中之一就是限制使用媒体并避开哗众取宠的报道。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彭尼贝克(James Pennebaker)说,还有一点很重要:通过部分网络或其他不会传播新冠的方法保持社交。“和其他我研究过的灾难不同,人们现在在主动疏远朋友和社群”,彭尼贝克说。他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帖子来研究疫情的精神健康影响。
更少拥抱、更少分享悲痛,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大家似乎没有适应目前的新常态,彭尼贝克说。“这不是9·11或者地震,发生那些大事后,我们都会很快恢复正常生活。”他的其他建议是,保持健康的睡眠、锻炼、饮食习惯。还可以写日记。研究表明,表达感受的书写能帮助人们消化难以应对的情绪,并找到生活的意义,他说:“如果你太过担心新冠,那就试试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