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亡于节度使?百余年大混战,直到宋朝才解决隐患

唐玄宗在东北设立一个势力极大的藩镇不是因为他晚年昏庸,而是局势的变化让他不得不这样做。唐朝一直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西域是游牧民族最大的资源补给地,为了控制游牧民族唐朝必须控制万里之外的安西,而这使得唐朝必须得把重心放在陇右而不是河北。河北是唐朝最大的税收基地,东北的奚、契丹又对河北产生巨大威胁,为了应对东北游牧民族的威胁朝廷只能在当地设置一个实权极大的军事长官。

潼关之战真的可惜了,潼关不破,大唐气运不断,大唐底蕴不伤,可叹了英明了大半辈子的玄宗,老来被美色惑了心智,被谗言乱了朝纲,李林甫,杨国忠两个在我眼中堪称史上第一奸相的人,毁了大唐万里河山。说起来安史之乱的一大诱因不就是因为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合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打的的旗号可是:奉君秘旨,清君侧,讨伐奸相杨国忠,唐朝不缺名将,能征善战者比比皆是,可惜终究敌不过谗言。

在这补充一个小细节,潼关之战末期,哥舒翰因为来自玄宗跟杨国忠的巨大压力,再加上有封常清,高仙芝的前车之鉴,无奈之下只得“恸哭出兵”。其实作为唐朝著名的常胜将军,此去战况如何哥舒翰心里早已心知肚明,在战前已经抱了死心,在前期取得小小优势的情况下因为失了一直以来依靠的天险潼关,被一路追杀。

二十万大军最后逃回关内的仅剩八千余人,而后正当哥舒翰想重整兵马继续坚守潼关的时候,其手下有一名番将,名为火拔归仁,见此时战况大势已去,便劫持了哥舒翰,投降安禄山。潼关之战大败,叛军直取长安,玄宗震怒,手下将领背叛,至此一代名将哥舒翰终于被这残酷的现实击垮了,对大唐的未来再也不报任何希望,再也没了当年的胆气,最终选择降了安禄山,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哥舒翰在洛阳死于安庆绪之手。

李隆基、李亨两个活宝不但瞎指挥,而且父慈子孝,各自心怀鬼胎一直明争暗斗。李亨不但和老子斗,对儿子李豫也猜忌,他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在他眼中,皇位才是最重要的。这导致大唐对于整个战争没有完整的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就这样使唐军一次又一次失去了取胜的时机,直到最后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彻底解决掉安史叛军,所以才有了最终河朔三镇割据独立的事实。安史之乱原本不需要打这么久的,而且唐廷的妥协和糟糕的善后工作更是为后世埋下了无穷的隐患。

安禄山755年叛乱到907年朱温篡唐期间152年,唐朝基本上是四分五裂形态,一直没能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皇帝更替频繁很少有作为君主,朝政几乎处于半荒废状态,统治系统接近半崩溃状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环境下,五代十国的情景迟早会到来。百余年胆战心惊,竭力阻止着藩镇隐患,最终还是亡在了节度使手上。

还带来了周围异族的做大,互相牵制的情形全面崩坏,许多人在贬低宋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宋朝基本沿用唐律兵制,彻底解决藩镇问题,虽重文,但相比晚唐的凄惨到五代的人间地狱,这两百年间的大动荡大黑暗来说,宋朝的重文抑武又算得了什么。我不是宋粉,宋有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抑武过头弊病,但宋朝的贡献远比唐朝那昙花一样空虚的盛世要大的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