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创作上的2个困惑
作为暑期作业的一项,我们家小朋友要给我写封信,亦需要我给他回信。小朋友问我:写点什么?我说:写点平时聊天时不太会说起的话题吧。小朋友说:……好像很少。我说:使劲想。
于是他写到了创作上的2个困惑——
亲爱的MM:
以下是我画画时会遇到的问题:
①没技术,没灵感,交替。
今年,在暑期课程的疯狂“压榨”下,我的绘画技术提升了一大截。但是,当我准备创作时,却觉得没灵感。而当我有了灵感,开始创作时,却发现:我的手不成是瓦特了?咋画出来的效果这么垃圾啊!好吧,不知道你会不会遇到这问题。
②虚空感。
不知为啥,每当我完成一幅“得意之作”后,脑袋里都会有个声音说:你傻啊?画这东西有什么意义啊?不知你会不会遇到这问题。
——你的娃
以下是我的回复——
正在向创作者形态演变的某位同学:
你提出的2个问题非常好,基本上涵盖了创作者最主要的2类纠结。我可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迁移过来,略微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与经验。
先说你的第一个问题,没灵感与没技术的交替。技术问题我想应该是很清晰的,任何创作都必须有技术作为支撑,且技术是专业人士需要不断探究的课题。这里又分为2个层次:
其一是对已有的绘画技术的学习,这是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其二是对已有技术的改进、创新、变化、组合,乃至发明出新的绘画技术,后者是历史上许多艺术家曾经做过的事情,或许未来你也会进入这个层面。我们重点来谈谈第一个层次。
在这个层次上,落实到当下,你的学习有2种途径:一种是跟随老师所设的系统课程,先学技术,再思考在实际创作中如何应用,这是你目前已经在做的。另一种是当创作遇到瓶颈(想画的画不出来、画不到位的情况),思考一下,可能是因为缺乏处理哪些东西的技术(思考不出来的话也可以向老师请教),然后反推自己的学习(也就是根据当下的创作需求补充某种技术)。
后面这条途径,你目前还很少用,但其实是很好的补充。孔子说“不愤不启”,就是当你遇到阻碍、被卡住了以后,再点拨你,效果特别好。在工作中有时候大家喜欢说“以终为始”,就是先设立目标,然后想尽(学习)一切方法去实现它,同样的,学习的效率会特别高,因为方向性特别明确(有别于系统学习,有时你可能会茫然,暂时想不到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能怎么去应用)。
好,这条路径或许有助于解决“有灵感,没技术”的问题,你不妨试试看,然后反馈给我。
我们再来谈谈“有技术,没灵感”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麻烦更大。毕竟技术是客观的,而灵感听上去好像虚无缥缈,得等着诗神、或者艺术之神向你伸出金手指……但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并没有一个什么神,你当然也不是什么天选之子。你是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这种自主性要保持。
同时你应该也知道,我在教创作时,向来不谈灵感,更愿意从切实的层面入手。灵感意味着什么?不管是对画面内容的灵感,还是对画面风格的灵感,或者是对画面调性、或节奏的灵感……举凡此类,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结为一个非常简单而朴实的问题:我要画什么?
(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所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我要怎么画?——恭喜你,由此你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哲学上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要怎么去?)
我想说的是,“我要画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不会从什么都没有的虚空中产生。我不是经常念叨,我的导师说“写不出文章,就去翻更多资料”吗?同样的,如果你不知道要画什么,就去看更多东西——但这里,我们又可以分出好多个层次(我的导师还有一句名言,叫做“要把问题的层面分清楚”,嗯,这是技术流):
首先,你可以去观察身边的真实世界,并且扩展对世界的观察。这个扩展又分为2个角度:一个是去看到之前没有注意过的事物或场景,这是广度的扩展;另一个是去发掘已经看到过的事物或场景的细节与变化,这是深度的扩展。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和细节是如此之多……别看晕了就好。
其次,你还可以大量参阅前辈艺术家们的作品。不过在看的时候,你要注意分析:哦,原来他画了这个、原来他是从这个角度来画的、原来他是这样处理的……等等,把它们拆分开来。也就是说,你不仅要看到一幅作品的整体,也要看到它的各个层次。这些层次(碎片)就会成为另一类可用的素材。你(在学习阶段)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加以应用,对它们进行变化、组合。
此外,从这个方向继续延伸,你还可以从其他资料中获取素材,最直接的是影像资料(如照片、视频),其实其他所有类型的资料也都可以进入你的素材库,例如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诗歌、或音乐(它俩很像)中的某种色彩或节奏,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素材,都有可能(卡尔维诺就从古希腊的原子论,一直谈到了近代科学对各种粒子的研究)。
对应到文学上,其实也就是直接观察、或通过间接资料获取素材的问题。从我的角度,间接素材也很重要,因为有许多事物(例如原子)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观察到的。所以说,阅读很重要。要让自己变得丰沛,因为在贫瘠的土地上无法长出健壮的作物。
村上春树曾经用“记忆宫殿”的模型来描述他作为小说家的储备,说他会不断地扫描并收集一切素材(这其实就是创作者必须培养起来的一种本能),这些素材最初都是以具象的、碎片化的形态存在着,并被分类后放入一个个“抽屉”,之后在创作时取用——经过变化,编织为作品。
总之,如果能够不断地扩展“看”的广度和深度,然后让所得到的素材——用我喜欢的话来说,“发发酵”,用你的话来说,就是“等一等”,它们渐渐地会在你的潜意识中被处理,逐渐涌现出一些新的创作思路——这就是通常所谓的“灵感”。
因此你看,灵感其实一点儿都不神秘,也不玄乎。它同样符合冰山理论:海面以下看不到的地方,大量积聚的素材,会逐渐涌现出一些晶莹剔透的尖角。
最后我们来说说你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虚空感”的问题。恭喜你,你不仅触碰到了哲学上的另一个根本性问题(生命的意义;以及作为一个渺小的人,面对无边广阔的世界——所有的时间与空间,后面这个场景更为深刻),也触碰到了艺术家们的最深折磨(自我怀疑)。
但是不用怀疑:第一,当你自我怀疑时,你就是(至少在自己的评价体系中,这才是最重要的,公众的评价体系对创作而言不重要)不够好;第二,这种虚空感、或者说自我怀疑、或者说完成一幅作品之后的茫然……诸如此类的,会永远伴随着你。
如果哪一天,这种虚空感消失了,那就悲惨了:你就会失去不断突破的动力。所以,首先要感谢这种虚空感的存在。但是,这片虚空也是对艺术家的最大考验:有些人能在虚空中找到新的突破方向;有些人找不到,陷入彻底的茫然,会有种搬石头找不到发力点的感觉,那会是很痛苦的。
至于解决虚空感的方法,我只能提供一部分,因为根本性的问题,是每一个创作者必须以自己的肉身与之相碰撞的。我的建议:第一,仍然是去看到更多;第二,吃好喝好。不要认为最后一条建议是开玩笑的,绝对不是。禅宗喜欢说:吃饭就是吃饭——对你,我要加一句:扫地就是扫地,请天天扫地,谢谢。它的意思就是:专注于当下,以修养自己的心灵。
祝好!
同样挣扎、纠结在创作道路上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