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14丨一封书信保边疆(上)
△出使南越
《逸周书·谥法解》中对于汉文帝的“文”如此解释:“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可见刘恒的修身养德、从谏如流是被世人所公认的,甚至也有人称其为功比“秦皇汉武”的千古明君。
当然,我们知道刘恒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般“文”弱,有时候,“文韬”并非不能胜过“武略”。今天,我们讲讲汉文帝“以文会友”的那些事儿。
汉文帝刘恒继位之初,面临的内忧外患不比高祖刘邦的少。这内忧便是此前我们说了很多篇幅的朝臣和宗室;而外患,便是南越国和匈奴。
这南越国似乎看着有些眼生。无论是楚汉相争还是汉初的诸侯分封,似乎都没有看到过“南越”这个名字,怎么突然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威胁呢?
其实这南越国的历史要追溯到秦末了。还记得当初为什么章邯为了镇压各地反秦势力因无兵可用而无奈之下才征用了刑囚吗?就是因为秦国大部分军队被始皇帝派去攻取南疆,派出的五十万军队中有四十万都去往了岭南一带。
然而,虽然在秦将任嚣和赵佗的带领下,岭南之地是平定了,但眼看秦末已有亡国之相,任嚣死后,赵佗便隔绝通往中原的道路,聚兵自守,建“南越国”,据说盛时的疆域东西万余里!
汉初高祖皇帝欲收服南越,却是有心无力。最终只能以盟国的形式互通贸易,彼此相安无事。虽然高祖忌惮南越,但在经济上南越却是极为依赖中原。因此刘邦死后,吕后因看不惯南越的作为,便在经济上对其实行打压:下令停止与南越国的商贸,不许卖给铁器,如果要卖牲畜给南越国,也只给卖雄性,不给卖雌性。
这就有点过分了是不?赵佗先后三次派遣使者到汉朝询问缘由,没想到使者不但被扣押,甚至听说吕后还将赵佗先祖在中原的坟墓给平了!这下赵佗立刻掀桌子不干了,干脆与大汉彻底决裂,此前是自封“南越武王”,这下索性自封为“南越武帝”,一副与大汉平起平坐的姿态。
而今,在刘恒看来,大汉与南越,并非不能重修旧好。故而,他做了这么三件事:
一是派人重修赵佗先人的墓,还安排了守墓人按时祭祀,给赵佗留在汉朝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
二是派遣陆贾再次担任使者前往南越国游说;
三呢,就是写了一封信,让陆贾交给赵佗。
这封信写得很用心,也很精彩:
信的开头就写道“皇帝谨问,南越王甚苦心劳意”,这句话,既摆明了汉文帝的立场,也表达了谦恭之意。
而后,汉文帝就简单说了自己是刘邦侧室所生的孩子,因登基前在偏远的代国居住,所以此前没有和赵佗打过招呼。言下之意是:此前您与父王交好,我也愿意,况且我是庶出,与吕后不是同路人。
接着,汉文帝就说自己帮赵佗的先人重新修缮了坟墓,再次增加了好感。而对于战争,刘恒认为这对双方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只要赵佗归顺,取消帝制,这岭南之地以后还归赵佗自行治理。
这样一番掏心掏肺的话说完,让赵佗是既感动又惭愧,当即在回信里说自己是被逼无奈才与大汉分庭抗礼,如今也是一大把年纪了,还要为与汉朝交恶而寤寐难安,也是委屈得很。
好在,这件事最后相当顺利地完成了:赵佗取消了帝号,接受汉朝所封的“南越王”,并赴长安朝贡。
一封书信,化解干戈。那么,汉文帝为何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呢?汉文帝看重的就是赵佗与中原的渊源。
赵佗自秦末在岭南扎根,后与中原断了往来。可说到底,赵佗自己的根还在中原,他怎么可能不想回来呢?汉朝与南越的关系确实很微妙,一味用强或者示弱都不可行,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是最考验汉文帝的一件事。
同样,对于北方的匈奴,汉文帝亦是去书一封。但是,毕竟与根在中原的赵佗不同,文帝又是怎么应对的呢?我们明天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