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振:成功的定义
在地铁里,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问妈妈:“妈妈,什么叫成功?”妈妈漫不经心的说:“成功就是你好好读书,将来成为‘人上之人’。”小男孩又问:“那‘人上之人’又是什么人?”妈妈不耐烦的说:“‘人上之人’就是当大官、挣大钱、住别墅、开豪车、管好多人、不用挤地铁的人。”我在旁边一听,顿时傻了眼。有这样的中国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如何能够“成功”啊?!真是信口开河,引导不当,将来贻误后生一生啊!
第一句话说的“好好读书”,还蛮中听的,我以为她会接着说“将来成为一个为国家和老百姓多做事的人,就是‘成功’”这句话。孰料她话锋一转,马上切入到了成为“人上之人”这个急功近利的俗套目标之中,让人大跌眼镜。“好好读书”,换来的仅仅是要成为“人上之人”吗?尤其是还列出了成为“人上之人”的具体表象和内容:当大官、挣大钱、住别墅、开豪车、管众人……我不否认通过奋斗打拼实现这些目标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喜悦感和满足感也是一种成功的向度和途径,但关键是仅把成功定义在这些个人视角或人生享受方面,是否太狭隘和偏执了?!如果达不到上述这些目标,是否就是“失败”的征兆呢?
对人生成功的定义一百个人恐怕有一百个看法、想法和说法,对实现成功的行动和做法恐怕也是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做法。没有千篇一律的成功,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成功,更没有一蹴而就、手到擒来、随随便便就能取得的成功;这就牵涉到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成功”的标准问题,成功标准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松有严,还有好有差之分。
德国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很简单。他们说,一个成功的男人一生应该做三件事:生一个儿子、建一座房子、种一棵树。生一个儿子就是延续自己的生命,为人类繁衍作贡献;建一座房子就是建立一个能够避风避雨的家庭,为延续生命营造一个舒适的港湾;种一棵树就是美化环境和地球,为家庭留下一片绿荫,为子孙后代留一点念想,为世界留一抹绿色……目地和动机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利己又利人,利利相生;点、线、面巧妙的结合,简单易行,不仅构成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互动互利关系,也把成功的全部要素和底蕴植入进去了,说得直白清楚,还把具体标准说得简单明了;虽非豪言壮语,又非海市蜃楼式描绘一番,说的和做的相对都容易,实现成功的目标也不难。不像中国的一些家长,自己对“成功”一词的定义尚未弄懂,更不知其深刻内涵,便盲目的向孩子输灌落俗或错误的成功观、人生观,误人不浅,害人无数。
从这些事例中还可以看出,中国的一些家长自己平生郁郁不得志,甚至陷入在反复失败的泥淖里,因此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期望儿女替自己找回错失的成功,填补自己人生的缺憾,因此无限放大“望子成龙”的心态,不自量力的不停地拔高孩子们的“理想”和“成功观”,人为而盲目导入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概念,造成千军万马挤“人上之人”这个“独木桥”。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自己的智力、意志力、吃苦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因素和后天赋能有关,先前所设置的各种狭隘成功观,只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把戏,不仅不会帮助孩子们成功,反而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改变他们的初衷和兴趣,破坏他们成才与成功的路径;弄得有的孩子用抵抗和逃避的方式来对付或对抗父母所设置的成功标准、方向、路径、模式;有的孩子甚至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抵制父母为其实现成功所附加的各种苛刻要求和过高的、“拔苗助长”式期望。
我觉得衡量一个人的成功,首先要衡量他对成功的理解和定义,凡是把金钱、地位、名利当作是“成功主要标志”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应该是做人的成功。所谓做人的成功就包括做事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为人处事中是否具备和践行大爱、慈悲、担当、利人、舍得、诚信、正直、善良等精神和情怀,如果拥有,就是成功;只在“小我”的天地里定义成功,那不是真正的成功。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大成功靠人品,中成功靠毅力,小成功靠才智,做人不成功才是最大的不成功。
2020年8月26日于广州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