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这么痛恨“受害者心态”?
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好好地走在人行道上,后面有人骑着自行车突然窜出来,差点撞到你。
ta“被迫”停车,你被吓一跳。
你提醒ta注意点儿,ta反而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抱怨你为什么不让路。
你在公园里散步,一个熊孩子跑来跑去,一边把吃完东西的袋子扔到地上。
你看不过眼,叫住小孩,让他把垃圾捡起来。
他不干,还哭了起来。
他父母走过来,对你说,你这么大个人还欺负小孩?
生活中,好像经常遇到这类人,选择性忽视客观事实和自身的过错,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是事件的受害者,自己是个小可怜,遇到的不顺心,都是别人的错。
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懂这是什么心理。
后来才明白,这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
心理学对“受害者心态”的定义是,违背客观事实并推卸责任的心态。
以受害者姿态,博取同情、照顾,让人忽略ta的责任。
它不是遭受巨大伤害(如侵害、家暴等)的真实受害者的心理,而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受害者心态,绝大部分是无意,小部分是故意。
但要很警惕无意次数多了,变成“故意”。
也就是变成一种常态,甚至变成主动。
例如夫妻间吵架,妻子某次违背客观事实,脱口而出“都怪你”,可能只是话赶话。
但这时,如果丈夫顺着她说“是是是,都怪我,别生气了”,可能就会强化妻子的“受害者”心理。
然后慢慢地,次数多了,每次吵架,妻子可能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都是丈夫的错,自己是受害者。
“受害者心态”就由潜意识慢慢强化,然后变成了主动。
在《无问西东》这部电影里,许伯常和刘淑芬是一对冲突不断的夫妻。
当初是刘淑芬拿刀子逼着许伯常,他才娶了她。
从被迫结婚起,许伯常潜意识就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婚后每发生一次冲突,这种受害者的心理就会加强一次。
电影里有一个场面,他被妻子追着在小小的四合院里打转,最后只能背对着妻子蹲下,双手抱膝,任由打骂。
邻居们沉默地看着,无人劝阻。
妻子高声骂着:“你脸又拉那么长给谁看啊,我又怎么你了?”
许伯常没有对妻子说“都怪你”,但用他的沉默忍受表现了出来。
图 | 源于《无问西东》剧照
在外人看来,他就是受害者,而且这种看法还不断被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强化。
妻子有一句台词:
“你就是想让街坊四邻、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个老实疙瘩,是我整天欺负你”,
表现了这点。
许伯常的受害者心态,由“我觉得”,变成了“我让大家一起觉得”。
也就是,从潜意识变成了主动。
为什么许伯常不采取办法解决跟妻子之间的矛盾,而是持续做一个“受害者”呢?
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受害者”姿态,可以让他得到同情和照顾,使他避免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别人的指责。
受害者心态,本质上是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
妻子供他读完了大学,许伯常不想履行“跟她过一辈子”的承诺,想悔婚。(妻子才拿刀以死相逼)
后来他虽然被逼着娶了她,但其实一点也不想承担丈夫的责任。
图 | 源于《无问西东》剧照
在外人眼里,他是个好人,和气、善良、老实。
但只要在屋子里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他就冷着脸,当妻子不存在。
妻子为他洗衣做饭、把好吃的都留给他,他选择视而不见。
家里的东西分得清清楚楚,什么都有两套,床铺、杯碗,甚至包括热水壶。
不给她爱,也不给她温暖。
妻子曾哭着对他说,
“外人只看到我怎么打你骂你,可他们不知道你是怎么打的我”;
“你不是用手打的我,是用你的态度”;
“你让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图 | 源于《无问西东》剧照
他要怎么逃避“悔婚”和“失职”的责任?
那就是表现出自己更是受害者:被迫娶了妻子,还受到妻子的打骂。
周围人的同情、理解,让他感觉得到了外界的认同:即使不履行丈夫的责任,也不会被指责。
这让他成功地达到了心理防御和逃避责任的目的。
因此,持受害者心态的许伯常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不履行丈夫的责任。
直到妻子跳井自杀。
为了逃避责任而成为的“受害者”,或许才是隐形的加害者。
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要怎么达到逃避自己责任的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提出了戏剧三角形的概念: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
假若一个人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平衡,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
所以,当一个人摆出受害者的姿态,周围必定会有“加害者”或拯救者。
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到加害者和拯救者身上,来达到逃避责任的目的。
在许伯常和刘淑芬的例子里,许伯常扮演了受害者,那么刘淑芬就对应变成了加害者。
心理学家李雪曾提出一个观点,有受害者心态的人会角色上瘾,ta很可能会通过隐蔽地激怒加害者,来不断巩固自己受害者的身份。
上述场面许伯常被打骂,是刘淑芬觉得自己又被他“拉长了脸”对待而产生的。
而且许伯常的冷脸是经常性的。
图 | 源于《无问西东》剧照
也就是说,他很可能经常以此来刺激刘淑芬进行打骂,来不断巩固自己的受害者角色。
“受害者”没有责任,“加害者”才是罪魁祸首。
刘淑芬每次的打骂,或许都意味着许伯常成功地把他们婚姻中出现的问题,都推到了她身上。
图 | 源于《无问西东》剧照
讲完了加害者,我们来聊一聊拯救者。
对“加害者”来说,“受害者”逃避责任是转嫁。
而对拯救者,则是剥削。
这个例子中也有一个拯救者,那就是许伯常的学生王敏佳。
她觉得老师许伯常很可怜,师母刘淑芬就是个恶人。
所以她给刘淑芬写了一封警告信,警告她停止对老师许伯常的羞辱和打骂,不然就去她工作的厂子举报。
刘淑芬非常愤怒,到王敏佳所在的医学院污蔑她勾引自己的丈夫。
图 | 源于《无问西东》剧照
在保守的60年代,王敏佳被批斗,然后被愤怒的群众殴打致“死”。
这个拯救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受害者”总是容易招致同情,拯救者总是容易挺身而出。
但有时可能是过度替受害者承担他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
王敏佳替许伯常出头,或者说周围邻居的“变相”支持,都是替他承担解决矛盾的责任。
而越是替受害者承担责任,他越是安于当一个受害者。
但对拯救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被剥削。
额外背负别人的责任,会感觉越来越累,甚至可能付出其他代价。
我们生活中常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有时候,会哭的孩子很可能是有意无意地利用“受害者心态”来剥削别人。
现在网上许多事例明显是利用“受害者心态”博得大众同情和支持。
例如“卖惨”。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可以看见很多打悲情牌的主播,靠着“离婚妇女”“水果滞销”、“抗癌”等内容,吸引流量,甚至诱导观众购买东西。
而且往往能获得成功。
其实就是利用和煽动了人们朴素的善心,剥削善良的人。
(不是说不能求助,而是应在此基础尽量自力更生)
那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剥削了别人,逃避了责任之后,就能过得很好了吗?
绝无可能。
因为受害者心态者逃避责任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弱者思维。
总是把自己放在弱者的身份里,总觉得自己遭遇不公和迫害,而无法改变现状。
在这种思维里,ta就听天由命,无视或否认任何可以改变的机会。
期待别人替ta出头,给ta保驾护航。
习惯了靠“卖惨”来获得帮助,在别人收回帮助时,会发现自己仍然没有任何进步。
不管是听天由命还是期待别人的拯救,都是主动把自己的力量交给外界来掌控。
没有改变的想法,没有改变的力量。
可想而知,这种弱者思维,无疑会使ta越来越弱。
在公司里,小茹和小萍是同一个项目的成员。
主管有时候指出一些问题,小萍总是一个劲地道歉。
道完歉后,又觉得自己很委屈,觉得主管是在针对她,欺负她。
小萍把自己陷在自己是受害者的心态里,认为不管自己怎么做,都不会得到“欺负”她的主管的认可。
周围同事的安慰,让她愈觉得自己没有错,因此每次都不怎么认真改正问题。
结果,下次继续被批评,又陷入受害者心态的恶性循环中。
于是,办事能力越来越差,最终被辞退。
反观小茹,每次都认真听取主管的批评意见,不断改进,能力不断提升,反而升职。
抛开受害者心态的弱者思维方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想各种办法解决问题,总能比更坏的情况进步一点点。
而不是说“我做不到”,“是别人针对我”,“我弱我有理”。
最后真的越来越弱,什么都做不到。
所以我们真的要很警惕,陷入“受害者心态”而不自知,或不可自拔。
于人,可能是一种剥削,于己,将使自己越来越弱。
把自己框定在无助处境的弱者思维,是一种不为自己负责的偷懒做法。
究其原因,或许是不敢直面会犯错的自己。
犯错会令人难堪,可能会造成损失,可能会被指责。
但人的一生,如何少得了犯错呢?
雨果说,错误犹如地心引力,尘世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
而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断担心自己会犯错。
犯错不可怕,只有犯过错,才知道更好的方向是另一条路。
坦然地接受自己会犯错这个事实。
在每一次犯错的时候,意识到,这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然后,自己负责。
别的任何人,可以一时同情你、帮助你,但永远都只是过客。
你人生的责任,全在你自己身上。
正如心理学家李雪所言,“通往幸福的责任人,只有自己。而且自己就足够了”。
文字为极物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作者: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