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怀念——缅怀敬爱的姥姥(下)

本文作者:崔克俭


姥姥由于长年劳累和营养缺失到了晚年深受肺气肿哮喘折磨,天天吃氨茶碱和去痛片,晚上不能躺着睡觉只能抱着厚被跪着休息。身体异常虚弱。我们心如刀绞却无可奈何,姥姥意志坚强从未呻吟半声,有时肺气肿喘不上气心脏实在承受不住,才让我们递上一杯白糖水缓解心跳过速,不到万不得已绝不麻烦任何人。姥姥最后一年的5月和9月住了两次解放军307医院。我们没有请护工都是兄弟姐妹和廊坊的二舅及表姐表妹表弟轮流陪床,表姐表妹表弟每次都是开车单程100多里夜里陪床后第二天早晨再开车返回廊坊。医生和护士总感慨姥姥家的人真多真孝顺。姥姥去世前四天轮我陪床,她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和我谈起21年前即1976年我身体不好连续吃了几个月姥姥煎的中药调理,其中赶上7月底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姥姥钻进楼房冒着余震危险舍命继续天天熬药帮我养病,我于当年9月康复后返回农村务农。姥姥感叹地说现在再也没有力气干那样的事了,姥姥又说现在吃不下睡不着,过了白天盼黑夜,过了黑夜盼白天,这次走了就不回来了。我没有完全明白姥姥最后几句话的含义,只劝说姥姥不要着急一定能够慢慢挺过去(我当时也确实这么认为)。我现在后悔当时竟不知道这就是姥姥留给我的遗言。1997年9月29日姥姥生命的最后一夜由我妹和妹夫陪床。大约晚上6点或7点钟,姥姥对我妹说今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善待母亲别让母亲受罪,我母亲这辈子太不容易太辛苦又不注意保护和疼爱自己,现在母亲这么大年龄还要照看一对双胞胎孙子不得片刻闲......我妹承诺一定照顾好母亲让姥姥放心,我妹当时万万也没有想到这竟是姥姥留给我妹也是给我们姐妹兄弟四人的临终嘱托。没过多久姥姥很平静很舒服地躺着睡着了。十几年来从未看见姥姥能够这样躺下睡觉了,不像以往跪着休息,我妹心想要是早能这样该多好,姥姥会少受多少罪。姥姥舒服我们才能舒服。我妹不知为何总感到今晚的现象有点奇怪和反常,姥姥以往跪着休息总是一会儿就要动一下,很难安稳休息,莫不是姥姥没力气了......?这个念头不敢往下多想也不愿多想。9月30日早晨,姥姥显得非常精神,姥姥知道我妹夫喜欢吃肉,让陪床一宿的我妹和妹夫回家拿出姥姥放在家里床上的褥子底下的钱给妹夫买肉吃。姥姥一生挣钱无数,临走时一分不留全给了我们。当天上午母亲,老姨和二舅三个最亲的亲人全都守候在病床前,最后姥姥要水喝, 喝完水后安详平静无痛苦地走完人生全程,享年84虚岁。

按照我们本意计划隆重安葬姥姥,可是姥姥去世的那段时间河北廊坊老家正处在禁止土葬的风头,一刀切没商量。只要举报即使已经土葬也要开棺火化事件时有发生,弄得人心惶惶。我们进退两难,从心里讲当然愿意将姥姥土葬,可无法左右大环境。姥姥去世后二舅立即返回窑上村挨家挨户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与乡亲商议后很快告诉我们,“就凭姥姥在村里的人品人缘乡亲们支持姥姥土葬,绝不举报”,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感谢窑上村父老乡亲,感谢二舅。这里需特别强调窑上村二舅李士明是姥姥叔伯侄子,在姥姥最后住院的日子里,二舅一直在医院替代我母亲老姨和我们陪床照顾姥姥,二舅伺候姥姥住院和办理姥姥丧事功不可没,我家和老姨家一致认为姥姥膝下无儿胜有儿,二舅得到我们两家所有人的衷心尊重和爱戴,我们永远感激二舅。姥姥从1952年只身离开家乡窑上村外出打拼到1997年整整45年,用自己勤劳双手和丰富智慧闯出了不一样的天地,道路越走越宽广,付出了自己,幸福了后代。姥姥出殡那天正值国庆节期间车辆稀少非常安静,仿佛大地低垂默送姥姥回乡,姥姥就要永远地告别她辛劳半辈子的第二故乡北京了,我们的车队慢慢地行驶,让姥姥最后一次仔细看看首都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吧......以前北京到廊坊仇庄是柏油公路,仇庄到老家窑上村9里全是高低不平的土路,令人宽慰的是就在姥姥去世前 4个月当地政府出资修好从仇庄到老家窑上村平整的砖路,我们的车队把姥姥安安稳稳地从北京送回故里。途经距离窑上村不远北面一个名叫朱村的时候,一家村民不知何故突然燃放非常响亮鞭炮,似乎是欢迎姥姥回家。傍晚灵车到达窑上村时,二舅老舅老舅母和众多父老乡亲守候在墓地棺木旁迎接姥姥荣归。姥姥的遗体缓缓放入当时农村最高档最气派的456规格红松木质紫红色油漆棺木中,姥姥受苦无数积善一生,天地人间给予了姥姥最公正的报答和补偿。一年后母亲老姨和老舅李祝明为姥姥立下墓碑。德有邻仁无敌,姥姥这辈子活得非凡,活得伟大,活得精彩。

顺便解释一下, 一般来讲 河北廊坊当地棺木按尺寸分大约80%逝者使用345,即棺木底板厚3寸,幇材厚4寸,顶部盖棺板厚5寸,大约20% 的逝者用456棺木即比345规格各厚一寸,345棺木用料大约1.5立方米,456棺木用料大约2立方米。棺木按木质分大约75%逝者使用杨柳木,大约25% 使用红松木。姥姥去世时1997年杨柳木价格大约每立方米600元,红松木材每立方米两千元。大表妹早在姥姥去世前几年就花五千元准备了最好的红松木料,姥姥去世时表弟出加工费共同为姥姥做了最高级别456规格的红松棺木。

我在姥姥辞世前的半年多时间内回京,有机会伺候姥姥最后两次住院和参与送葬全过程心中总算坦然。

姥姥去世6 年后的2004年,我妹梦见天国里的姥姥生活得非常幸福美满,姥姥住在一个宽敞豁亮的地下宫殿内,灯光明亮但不刺眼,天国里基本都是村里的人悠闲地住在一起,人人互相熟悉友善,每人都有各自的房间,室内外卫生干净环境优美,姥姥身体健康面带笑容告诉我妹这里一切非常享受,生活舒适安逸,心情轻松。我妹及时将梦告诉父母和老姨,大家都为姥姥善报的归宿深感宽慰和放心。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我家准确地说姥姥是我们姐妹兄弟的第一老师。姥姥对我们的影响远超父母。我们与姥姥的交流远比父母多得多。我们的喜怒哀乐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姥姥,有趣的是姥姥语言诙谐幽默,通情达理,与我们无话不谈毫无代沟,沟通起来就像和朋友聊天,感觉不出年龄差距。遇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不说教指责,我们都心服口服。与姥姥沟通总能得最佳答案。姥姥没进过学堂不识字,智商很高与时俱进,通过听广播看电视和别人聊天,就能把大事要事了解得清清楚楚,很快学会使用流行语言,按理姥姥一生经历的难事少吗,可姥姥性格开朗乐观阳光给我们带来的永远是正能量,从不怨天尤人,说话从不消极,从不议论别人长短。姥姥很会开玩笑喜欢模仿表演,只要姥姥在场,总能笑声朗朗。姥姥为人处世非常得体,脾气随和待人不卑不亢恰到好处,人缘极佳就像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沙奶奶一样,走到哪里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论情商智商我们无人可及。可惜姥姥生不逢时,如果姥姥接受良好文化教育,其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姥姥一定是职场商场精英。

纵观姥姥一生, 姥姥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妇女的缩影和代表。姥姥年轻时养护两个女儿,中年时抚养我们四个孩子,中老年全部精力当住家保姆,老年时看顾重外孙女,一生未得半日闲,未吃半口闲饭,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黄牛,直到1990年76岁干不动了才休息,姥姥一辈子没有片刻为自己! 姥姥对我家贡献和影响如此之大从不居功自傲,不求任何回报,时时处处体谅我们。什么叫无私?什么叫舍己?什么叫奉献?姥姥不就是答案吗?  姥姥于世界而言是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但对于对我家和老姨家而言,姥姥是顶天立地功比天高的英雄,拼搏不止的勇士。姥姥自青年至老年天天与贫寒搏斗,晚年日日与疾病抗争,从不叫苦叫累,永远意志坚定斗志昂扬。姥姥的一生是悲壮坎坷的一生,坚韧不拔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光辉照人的一生,值得点赞的一生。姥姥是我们的人生楷模,是我们读不完的人生教科书,是一杆飘扬在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鲜艳红旗,是我们心中的丰碑,引领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姥姥毕生用自己的言行把中华美德最直接最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敬仰姥姥,姥姥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价传家之宝。我们是姥姥优秀品质的受益人也愿意与更多人分享。我们为得到姥姥的教益和阳光雨露抚育成长感到无比温暖和莫大幸福,为有这样杰出的姥姥而骄傲和自豪。时下人们常说感恩,姥姥对我们几十年教养恩比泰山重,恩比海洋深,恩比珠穆朗玛峰高,感恩一词远远表达不尽我们对姥姥的怀念景仰和感激之情,这种感情可以意会,难以准确言传。每当我们穿新衣,住大房,开豪车,跑海南,出国游------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如果姥姥在该是多么惬意,物质生活越富裕想起姥姥心里越难受。姥姥没能来得及共享今日富裕生活是我们心中无法抹掉和与日俱增的苦楚。时间和空间永远隔不断我们对姥姥的深切热爱崇拜和思念。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如果我们小时候多为姥姥分担家务,少向姥姥索取吃穿,如果我们工作后再多给姥姥一些钱财享受,如果姥姥晚年体弱时多陪侍姥姥吃喝,如果9月30日上午预知姥姥病危将要离世,作为受姥姥恩惠几十年的我们姐妹兄弟无论如何也会陪伴姥姥最后的时光——这些无法弥补的终身悔恨时时作痛。如果上述“如果”得以实现今天会少有许多后悔和愧疚。世上的绝大多数特别是年轻人包括我们自己在最有机会和时间给长辈尽孝时往往难以意识到机会的宝贵,总觉得来日方长,等到我们慢慢成熟变老真正想全力回报长辈之恩孝敬长辈时候往往时过境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代代人的经验和教训。唯一可以告慰的是姥姥言传身教和优秀品质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成长,勤劳济世昌,我们都一直按照姥姥的要求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在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及时回报姥姥,表姐在1984年分到了一套二居室楼房后,马上把姥姥接到家里享受住楼房的感觉,我妹于1995年用自己多年第二职业收入买了轿车后很想拉着姥姥去趟天安门广场感受一下成功后的喜悦,可惜那时姥姥病弱未成行,表姐表妹表弟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兴办实业购置轿车和货车干得热火朝天,每次来京都带着大包小包生活用品看望姥姥,我姐我妹和我弟常常给姥姥买吃买穿,1993年我从事国际贸易到德国给姥姥买了一件浅枣红色毛皮大衣和皮帽子。我妹没有忘记对姥姥临终嘱托的承诺,于2003年利用搬迁机会给父母置办选房装修买家具和床上用品,父母拎包入住100平方米三居室另加20多米地下室,新居距我妹住址步行十几分钟。母亲在我姐我妹和我弟及保姆小韩悉心照顾下身体健康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老姨夏住廊坊冬住海南尽享人生快乐。我们每次给姥姥上坟必去老舅及二舅之子李国庆家送些礼品,一直保持密切来往亲如家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成绩会得到姥姥的认可与满意,相信姥姥也会感受到我们对姥姥的孝敬和分享我们成功的喜悦。

书写回忆的倡议得到老姨和我姐妹兄弟及表姐表妹表弟们的一致赞同和提供素材及照片等大力支持,恕不一一致谢。本文原想全面详细叙述姥姥不平凡的一生,2017年11月构思12月采访后发现熟悉姥姥早年历史只剩二人,一是我85岁的母亲脑萎缩完全失忆,二是82岁老姨大部分失忆。姥姥早期资料少之又少,基本属于空白,如果十年前哪怕三年前动手也不至于此,这是一个令人痛心无法挽回的损失。全文历史年代月份可能因记忆不准会与实际时间有所出入,但事件保证真实无杜撰。  采访和书写是幸福与痛苦遗憾,后悔自责交织的过程,往事回首泪双流,为姥姥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心甘情愿责无旁贷。缅怀先人,激励自己,教育后代正是本文职责与初衷。书写姥姥回忆颇感力不从心,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乞请姥姥谅解。

【姥姥赞】

一生尝百味,

傲雪胜红梅。

舍己功德伟,

丰碑史永垂!

敬爱的姥姥安息吧。 我们永远热爱您,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该文作者1957年出生于北京,是察右中旗人的亲戚,现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

【本期幕后】

策划:敏敏

编辑:敏敏

校对:图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