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太极拳的虚实变幻,这个根本问题还真绕不过去!

王宗岳说“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董英杰曰:“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尽在虚实二字运用。”虚实转换是太极拳的首要机理和第一要义,是太极拳保持中正稳定平衡的关键所在。

在拳道训练中,人要进行各种姿势变换,做出各种动作,以求适应拳道之各种姿势之变化,从而引起人之重心变化问题。只有重心变化,才能引起各种动作姿势之变化。故,重心是拳道虚实变化之根本,虚实变化之中心。

何为“重心”?先知重力后知重心。重力者,地球引力也。地球吸引其他物体的力,此力方向指向地心。物体能落到地上,乃此地心引力之结果,称重力也。重心者,地球上任何物体都受重力的影响。物体各部分受重力影响,产生合力之作用点,谓之物体之重心。

重心变化之方向性。拳道修炼中,人之姿势不管千变万化,而重心变化则主要有“上、下、左、右、前、后、中”七个方位,除此而外,则由它们之组合而已。

1、重心变化之重要性

各派太极拳都讲“立身中正”, 何谓“立身中正”?如何检验“立身中正”否?且看分析,“立身中正”本意为,不前俯,不后仰,不左偏,不右倚之谓也。根据解剖学术语,人身运动之方向以三种轴表示,即矢状轴(前后轴)、额状轴(左右轴)、垂直轴(上下轴)。

为拳道叙述方便,乃将各轴分别谓:中轴(垂直轴、上下轴)、纵轴(矢状轴、前后轴)、横轴(额状轴、左右轴)。由图可知,立身中正时人身中轴线和重力线重合。如果人身中轴线和重力线有夹角时,则立身不正。夹角越大,则倾斜越重,否则相反。由此可知,中轴线和重力线平行与重合,决定着立身中正的标准程度。此标准于拳道技击之修炼,养生之修炼用处极大,也为拳家不传之秘。在本书中会经常提到。

从养生讲,人身中轴线乃为之中脉,上从百会穴,下至会阴穴,中经上丹田泥丸,中丹田膻中,下丹田神阙(气海)。中脉乃天人地之精气贯通之脉,元精、元气、元神,三元发生之处,人之生物场、电磁场、意念场之聚散基地也,人身能量之储蓄库也。自古至今,修道之人,无不重视此中脉之修炼。

从技击讲,人身中轴线,通常拳家只讲人身中线或中心线,“守中用中,得其环中”,“守住中线不偏离”,“以中线分开,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各不逾其中线”。

其实,应守中轴线更为确切。因技击时,敌来之不仅前方,还有后方,左方,右方,或更多之方位,而中轴线能处乱不变,方能处一不变,以一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宗者,中轴也。谓之:守住中轴虚实变,万般变化尽管变,以我不变应万变,不变为无法,万变为有法,不变应万变,无法胜有法。

由上可知,重心变化可谓重要也。此乃从虚实变化之法门入手之缘起,其实更重要的乃为克服重心和重力之阻力,为拳家修炼,增加功力的最重要之基础,不可不明辨也。

重心和重力在修炼功力方面之重要作用。因重心乃为一物体受地心引力之合力点,故而重心从本质上讲,乃为一重力也。重力乃地心引力,按阴阳之理,有引力则有斥力,有重力则有轻力。

斥力乃为引力之反,轻力乃为重力之反。拳家修炼拳道,克服引力作用,则必须具备斥力。克服重力之作用,则必须具备其轻力。此斥力与轻力,乃为太极拳道修炼者的内力。内力越大,外表越轻松自然,越轻松自然而内力越大也。故久练太极拳道者,外似轻松无比,实则内力越雄浑。克服重力与引力之过程,乃为增长轻力与斥力,即内力之过程。也谓之太极拳道修炼家之功力矣。

2、太极重心控制方法

练拳时如欲收回一脚,先外旋另一脚相应的腰胯,将欲收回之脚跟旋离地,使欲收回之脚全虚或近乎全虚(脚尖不离地);再内旋该腰胯,并将腰部之劲运于胯,达于腿,牵动脚,将脚轻轻提起收回。注意:其劲必须节节连贯,也就是拳论中所说:“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为了使习者明了此方法的实质,以便更好地掌握它,让我们进一步来剖析这一方法。为使叙述不致含混,假设我们要收回的是左脚。先外旋(右转)右腰胯,将左脚全虚或近乎全虚。它的作用是:通过右腰跨的外旋,使重心平衡地向右脚方向转移。但此时身势已失去完全中正,即便左脚全虚,重心也不在右脚脚掌当中的正上方。再内旋(左转)右腰跨,并运用腰跨之劲将左脚提起收回。

它的作用是:通过右腰跨的内旋,将身势调整中正,在提起收回左脚时,重心完全位于右脚脚掌的正上方。这样,在提收左脚时,右实脚只有垂直向上的承重之力,脚掌满地踏实;全身其它部位的肌肉、关节,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特别是左脚的胯、膝、踝三大关节,得以充分松开,去完成下一个动作。

让我们以左搂膝拗步掌接右搂膝拗步掌为例,来说明这一方法。腰带左脚外撇约四十五度,外旋(左脚)左腰跨,将右脚脚跟旋离地,直到右脚接近全虚(右脚脚尖不离地)。内旋(右转)左腰跨,左跨微沉,用腰跨之劲将右脚轻轻带起收回左脚的右侧。右脚不停,顺势向正前方沉出。

微微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或者微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松肩是太极拳要领之一。但是,在太极拳的走架中,一般说来两肩的放松并不是完全均衡的,常常是应略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或者微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这样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调节身体重心,实现重心的平稳转移,从而求得走架中的自身平衡。

倘仅靠左腰跨的外旋、内转,尚不足以轻灵地完成这一转换。若在左腰胯外旋、内转的过程中,再结合以微微着意去松(沉)右肩,则提收右脚就会变的轻灵、圆活。这就是杨公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所说:“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

当右脚不停,顺势向正前方沉出时,继续微微着意去松(沉右肩),让在沉出右脚的过程中,将重心稳稳收控在左脚脚掌的正上方,直到右脚脚触地。这样的出脚,也就会像猫儿般的轻灵。

(0)

相关推荐

  • 武式太极拳四十五四十六式双摊捶和收势

    武式太极拳双摊捶 1.撤步穿掌右脚掌落平,重心移至右腿并屈蹲,左脚提起,向左后撤步;上体微右转,左掌经右前臂下向前穿出,掌指斜朝上,右掌落于左肘内侧,掌心朝下,眼看左掌(图3-213.3-214). ...

  • 简单小诀窍,教你练习太极步

    一个人太极打得好不好,首先看的是脚下的步法.步法在太极里面是基础,太极强调的是力始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上下相随,完整一气.下身决定上盘,步法要准更要稳,上盘才不会晃. ...

  • 太极云手:万里澄空云为手,循环无迹舒广袖

    疗金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云手,有前辈称其为太极拳的母式,在养生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价值,练习时心神安静,全身舒展.松弛,对于消化系 ...

  • 张三丰太极拳一百和一百零一式推窗望月和上步七星

    张三丰太极拳推窗望月 动作: 1.接顺拉单鞭之后,腰身右转,右勾手变掌,内旋一圈,由下往右肋再朝上翻掌成圆圈划出,随后左手从左侧由左上向右侧随转身时向右下压盖,同时左脚与左手同动,盖过右脚一步(尺许) ...

  • 如何把握太极拳的先后、虚实、开合、刚柔关系

    先后 先后:或称"往复关系". <拳论>有云:"往复有折叠"折叠者,即从反面入手的一种来回劲,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后先前;欲上先下,欲下 ...

  • 从整体上把握太极拳,不能忽略这几大原则

    太极拳虽然是优秀的传统武术,但其风靡全球的缘由还是因为其卓越的养生健身效果,太极拳的要领往细里讲,可以有很多说道,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是要先从整体上去掌握太极拳,先熟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再去精雕细琢, ...

  • 太极拳,虚实转换在腰隙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云:"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隙,俗称腰眼,位置在后腰部肾腧穴处:该穴对应于两肾,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约5cm),属足太阳膀 ...

  • 太极拳的虚实转换,需要留意哪些要点?

    阴阳在拳中称为虚实.拳谱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行拳时,分虚脚和实脚.常人走路,也是靠虚脚和实脚的变换来完成的. 杨澄甫太极拳十要指明:分虚实是太 ...

  • 如何把握太极拳的快与慢?牢记这些要点,方能有效练拳

    刘左龙老师:太极拳快慢交替的练习方法. 刘左龙:陈正雷老师关门弟子,曾获得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枪术第一名,河南省首届武动中原太极拳比赛中拳枪双科一等奖第一名,多次在太极拳年会中取得拳枪双科一等奖 在练拳 ...

  • 把握太极拳三阶段,太极越打越上身!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也是现代人喜爱的养生运动,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对我们具有教育意义.那么,在修炼的过程中,如何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拳术水平,从而取得满意的进步呢? 打基础 开始学练内功太极拳的时候 ...

  • 太极拳双脚虚实转换的奥秘与练法

    武术人 4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练架子时两脚虚实的变换,例如坐步变弓步或反之,不应只是简单地将实脚向前或向后撑,把身体推向前或推向后,使身体的重量,从地面直线地从一只脚一交给另一只脚.比较好的方法是 ...

  • 太极拳双脚虚实转换的奥秘与练法(下)

    天马寨杜鹃 当我们按照上述的方法来转换两腿间的虚实时,若能做到全身放松,转换轻灵,在身体的重量全部从一腿转换到另一条腿一刹那,会感觉到有一个力从地面向上反弹到实脚.我们应从脚底.脚踝关节.膝关节.跨等 ...

  • 把握太极拳阴阳变化,要从这三方面下功夫

    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是传统武术文化品位比较高的一个拳种.它品位之高.内涵之丰富,首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拳理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和谐辩证法为根据.<光明日报>一篇文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