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蔚丨饸饹的智慧

人生一步入中年,特别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各种往事都不自觉地涌上了心头。

前些时回县城,看到一个农家小饭店的门口赫然写着本店的招牌饭"饸饹",便忍不住走了进去,想尝尝这家饸饹的味道。时间不长,只见一服务生端着一盘冒着热气的饸饹,嘴里喊着"饸饹来了",娴熟地放在我的桌子上。这盘饸饹看起来很精致,看样子是过了油,里面参杂了绿豆芽和韭菜,香气扑面而来,量虽不大,但足够一个人吃了。我仔细地品着,思绪不由的又回到几十年前,小时候刨红薯、晒红薯片、磨红薯面、做饸饹的各种细节犹如过电影似的历历在目。

那时候的饸饹可没有现在的好吃,但饸饹是我仅敢奢望的唯一"美食"。饸饹一般是由红薯面做成的,把红薯面做成饸饹也要颇费一番周折。每年红薯"出土"后,留下红薯母,大多数就地切成片摆在地里晒干。天气好的情况下,大约两三天红薯片就干了,就可以收起。到家后把晒干的红薯片放在对杵窝里杵,一直杵到指甲盖大小的疙瘩。一般的家庭为节省钱都会把红薯疙瘩放在自家的石磨上磨,然后上箩出面。在石磨上磨面的时候,往往是一家老少齐上阵,有推磨的,有往磨眼里添红薯疙瘩的,有箩面的,毫不热闹。我那时年令小,总在一旁看。大人们为逗我和我一般大小的小伙伴们就说,"来推呀,別闲着,添个蛤蟆四两劲"。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推磨,刚上来跑几圈感觉晕乎乎的,以后适应了就不晕了。

我的记忆中,饸饹有生熟之分。熟饸饹的做法比较复杂,先把红薯面加水,和成拳头大的窝头,然后放到笼上蒸,蒸熟后趁热、趁软在饸饹船上压。

刚开始熟饸饹船是木制的,在一根长三尺左右、直径半尺左右的榆木上凿个拳头大小的槽,槽底钻上相同大小的十至十五个眼,前后各安两条腿作支撑,上面再装上至少能供两个人使劲下压的压力棒。压熟饸饹是力气活,主压家得两手用力从下往上抬着饸饹船,而且还要保持稳定和平衡,然后把胳肢窝放在压力棒上使劲往下压。辅压家在主压家后边或用双手、或用单膝脆在压力棒的尾部,使尽全力往下压。蒸熟的红薯面窝头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顺着槽㡳部的眼徐徐地往外出,这就是熟饸饹。压熟饸饹一般都会在院子里比较宽敞的地方,从槽眼里挤出的一缕缕饸饹在阳光的映衬下,就象一撮撮永远也扯不断的、黑里透紫的毛线,好馋人。刚压出的饸饹要小心的摊开凉一下,要不就会相互粘在一起。凉好的饸饹可以拌点蒜汁或辣椒汁直接吃,也可以在锅里用少许大油加点盐炒后吃。

那个时候我家很少吃熟饸饹,因母亲过早去世,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去参加公社或大队的兴修水利或铺路架桥,我一边上学,一边承担起了家务。我力气太小,压不动,只能做生饸饹。

所谓生饸饹,就是把和好的红薯面直接放在饸饹船里压,作法相对简单,不需要那么大劲。但饸饹船必须架在开水锅上旋压旋煮。我那时个子太小,还没有锅台高,操作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记得一个初春的晚上,一放学我就收拾起了书和作业本,记下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路小跑地回到家中。尽管天还很冷,我仅挑一条单裤子,穿着一双单布鞋,到了家还是微微地出了汗。我径直打开灶火门,拉开灯,找到火杵扎开火,把空锅放在火上添上大半锅水,拿锅盖盖上,又把饸饹船架到锅上,然后开始和面。

我们家的灶火是一孔高不到两米五、宽不到两米、深不过三米的土窑洞,也叫"耳窑"。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搭了一个煤火(也叫锅台或火台),煤火靠里是一张案板,煤火和案板的对面靠墙放着水缸、米缸和各种面缸。

水开了,我开始忙乎起来。我先把面盆放在顺手的锅台上,拿来父亲的铁匠箱子垫在脚下,掀开锅盖,抓了一把和好的面放在饸饹槽里往下压。由于蒸汽比较大,加上燃煤气,一顿饭做下来,熏炝得我眼都睁不开了。就这也停不下来,由于怕下到锅里的饸饹粘在锅底,还要不时地用筷子在锅里拨搅,而且煮熟一锅捞一锅,放在冷水里。在用筷子拨搅饸饹的时候出了状况,由于筷子太短,我的胳膊也不长,昏暗的灯光下很容易烫着手指头。我就到院子里折两根较长的木棍,用切面刀削光削净。因眼睛被熏很看不清,一不小心把左食指头肚削去了黑豆大小的一层皮,顿时鲜血直流,疼得我直叫唤。这时父亲刚好回来,看到这他心痛地一边"乖哩娃哩"喊着,一边找来烟灰敷上包扎,并让我歇着,他接着去干剩下的活,直到现在我的左手指肚上还有一小块疤痕。

那天晚上,尽管手指隐隐作疼,尽管没能把饸饹做完,但到现在我还觉得那是一顿最香的饭。父亲做了酸菜汤浇上饸络,吃起来酸溜溜的、辣酥酥的,那种味道真是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一碗饸饹,寄托了我太多的怀念。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红薯有多种吃法,可以烤着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而且原味不错。可为什么要把它切成片晒干加工成面粉呢?唯一的解释就是红薯面耐腐蚀,储存时间长,是青黄不接季节的救命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正是对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红薯面基本失去了红薯的原味,口感不佳,营养成份不多,吃多了胃酸。但它象其它面粉一样,也可以蒸馍、做面条,不同的是只选择它做饸饹。之所以不怕费时费力把红薯面做成饸饹,恰恰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对各种美好事情的不懈追求,也彰显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作 者 简 介

付蔚,洛阳新安人,大学文化。现任义煤集团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义马煤矿志》主编,全煤系统企业文化专家组成员。爱好文学,擅长诗歌散文。曾有多篇企业文化专业文章、散文、诗歌等散见于报纸杂志。




(0)

相关推荐

  • 解怡欣:姥家大锅台

    高端的食材往往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玉米的叶子和杆茎被姥姥用打火机点着,扔进灰扑扑的灶洞里,灶台底下的火苗升腾起,随着手一拉一推风箱的节奏也一跳一跳地舔着锅底.   摊煎馍的面汁和烙旋饼的烫面是本次美 ...

  • 井子先 | 艰苦岁月的农村家常菜

    艰苦岁月的农村家常菜 文|井子先 我是农家子弟出身,几乎与新中国同龄.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历史,从艰苦创业的岁月一路走来,托共产党的福,晚年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但在艰苦岁月的农村那些生活片段,至 ...

  • 金佰安‖疙瘩汤

    疙瘩汤其实在我们老家岩峪沟就叫拌汤,小名应该是"泮汤".就这个名不见经传.很不起眼的地方小吃,却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应该说从我记事起就开始吃这疙瘩汤了,那时节家里的生活很困难,面 ...

  • 徐杰||【散文】那一年,我家的小麦面

        那一年,我家的小麦面                    文/徐杰   父亲弓身拉着车,脚下泥泞不堪,泥巴不时喷溅到父亲的裤腿上,雨还在不急不慢地下着,母亲边用手拉了拉塑料纸,覆盖在苞谷上, ...

  • 女性的庄稼(散文)

    文/左中美 庄稼是女性的. 我首先想起的,是荞. 曾经,荞是一种苦难的食物.记忆深处,家里总是吃包谷面疙瘩饭,米饭是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甚至就连过年过节,米饭也只是锣锅底上薄薄的一层,上面仍是包谷面疙 ...

  • 付蔚丨​又到了收麦的季节

    长期以来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五点多钟,我一般都会走在通往人民公园的小路上.路两边是勤劳的农户家的庄稼地,通常春夏两季是小麦,秋季是玉米或红薯,还有零星的几块菜地.不知不觉又到了夏天,昨天还是金黄的麦穗, ...

  • 付蔚丨努力养成好习惯

    伴随着抗"疫",我们艰难地走过了2020年,又迎来了2021年.在常态化抗"疫"的形势下,我们这些最普通的人,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究卫生,养成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 ...

  • 付蔚丨雨游漏明崖

    趁星期天回家办事,有幸随同事到新安县北冶关址村漏明崖参观. 天空下着小雨,雾也比较大,车行驰得较慢.同事是北冶本地人,一路上他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漏明崖的传说. 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喷着烈火,晒得 ...

  • 付蔚丨携妻带女缅怀先烈

    清明徦期,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到渑池仁村马跑泉祭奠烈士墓. 从我上小学开始,几乎每年清明节都要到烈士墓前祭奠.我的家乡在新安县的黄河南岸,青要山脚下,一个姓苗的烈士就安放在我们村北的一块田地里.这里面朝黄 ...

  • 付 蔚丨母亲的愿望

    转眼间,我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我由一个十几岁的山沟少年变成了一位两鬓染霜的中年汉子.每忆及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倍感亲切.在上高中之前,我基本上没有踏出我们村子半步,我对家乡的记忆也一直停留在那 ...

  • 荞面饸饹好吃降三高,掌握和面秘方,在家压饸饹,又长又劲又光滑

    荞面饸饹好吃降三高,掌握和面秘方,在家压饸饹,又长又劲又光滑

  • 正宗饸饹面配方,羊油辣子秘诀、羊汤配方、饸饹面制作全公开

    饸饹面对很多外地人来说会比较陌生,有人甚至名字都念不对.知道抖音上把这款面食捧红了,很多吃货才凑过来,现在很多老板都要找饸饹面开店技术. 网红饸饹面其实是白面饸饹,现在很多人做饸饹都是用小麦面粉,而不 ...

  • 项目回顾丨中山市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

    2020年6月24日 [唯鼎文旅]作为 [中山市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承建方 出席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办的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宣传工作会议暨旅游文创项目及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成果发布会 ...

  • 丨美图丨伟大的直觉智慧

    原创 圣道国学 2018-10-04 流水管平湖 - 管平湖-中国民族音乐大师-古琴演奏家 丨国学海报丨<醒狮> 制图:悟心     版权:圣道国学 时间:2018年10月01日 直觉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