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伤害的,还能不能够有爱?


学员提问:

如果从小被家人抛弃,长大后又被社会伤害,没感觉到有爱的人,如何产生爱的能量,先去爱别人呢?
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需要。”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
其实,你会发现很多问题的答案,无论是A还是B,都是通顺的。
同理
Q
&
A
”我们有能力去爱别人,需要我们先天的很多被爱的条件吗?“
”需要。“
”我们有能力去爱别人,需要我们之前被很多人爱过吗?“
“也并不需要。”
从心理学上讲,人一直都在维持自我的完整性人格的一致性,和记忆里的关于“我是谁”的这种感觉的持续性。比如说,我们会把那些不能产生人格持续稳定,不能在社交生活中和别人有一致感觉的人,归结为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人的特点是:他们变化太快。他们这几天安静,过两天就会寻求关注。他们总是无法在生活中创造出和他人一种持续的、稳定的人际和社交关系。
我们之前的微课,讲过精神分析对在哪,错在哪。那篇微课里面提到,其实所谓的人的这种一致性、持续性、人格的完整性,在某些程度上,并不是持续完整和一致性的。
有些实践数据也证明了,人的价值观,基本的三观,在十年的时间里面就会有巨大的改变。这也就能解释,你之前会拼命地渴望追求一个人,和他(她)结婚。然后,结婚十年之后,你又怀着一切的决心,拼命地想要离开他(她)的原因。
为人真的会变,不变是一种假象,是一种幻觉。
所以,我们现在有没有能力去爱一个人,和我们之前有没有被别人爱过,并不是连续的关系。就像我们小时候没有钱,和今天有了钱去做公益之间,也没有连续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能够拿出自己的某些东西给予别人。无论是爱、知识、善良,都能证明一点:我们人作为个体,是有能力,有力量,有储备的。因为我们有,所以我们能拿给别人。
我们在小时候,在过去的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别人给我们的爱,并不能够证明我们,反而能够证明他们。因为他们没有,他们没有给予我们。而我们有没有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的。
如果非要把爱当做是一种储蓄,像钱一样的储蓄。好像必须是在小时候,有人给了我们,我们才能在长大之后拿给别人。必须要在现实生活中有其他人给了我,我才能再把它转赠他人。那一定是对爱这个词,最大的误会!
请记住:
爱并不是别人给了我,我才有!
爱是因为,我有了,我就可以给别人!
那么,怎样才可以让自己有爱呢?
首先,爱是天生的。是高级灵长类动物,包括猴子、狒狒共有的,我们过去把它叫做“移情反应”。动物都有,每个人都有。所以它并不需要来自于别人才能给。而是你什么时候打算把它拿出来让别人看到。
所以,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爱而不能给别人。更像是因为别人没有给我们爱,所以我们也不愿意给别人爱而已。
人的这种心理有时候真的挺奇怪的,就像是一个撒娇的、不讲理的小孩。他(她)要追求一种平等感和公平感。他(她)要玩一种小孩的游戏:你了我,我愿意给别人。
我经常看到很多朋友圈里发的一些课程,如教授爱的能力,教怎么样拥有爱别人的力量等等。其实我想说的是,这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根本不需要专门去学。而是你只要愿意把它拿出来的那个时候,它就存在,它就拥有
大家知道,有时候在群里面,我为什么不愿意直接回答大家的问题,包括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吗?
因为我想让大家学着把自己的爱拿出来给别人,学着在群里面帮助他人。我不希望在社会现象中,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群里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
所以要想拿出爱,就先试着去帮助他人。如果目前不太愿意帮社会生活中的人,先试试帮助群里的同学。
“爱”这个词,就像是睡觉一样,越睡越能睡。
失眠的人有时候害怕自己晚上睡不着,白天就节省着,不敢睡。然后渴望着晚上睡一个好觉。其实恰恰相反,睡眠是不需要去节约的,人的大脑是越睡睡眠能力越强的。白天大胆地睡,使劲地睡!我就是这样的,我的睡眠刚好是利用这种方法锻炼出来的。只要能睡就睡,所以反而没有任何睡眠问题。
爱也是如此。你会越给越多。爱不需要来自他人,才能给予;爱,也不需要去节约,才能给予他人。爱是一个越用越多的东西。
心伙伴微信号(xhbeap)
作者:赵小明(zhaoxiaoming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