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8)医理探秘|鼎法看连理汤与茯苓饮
鼎法新论(五)
◎鼎法看连理汤与茯苓饮
连理汤出自《张氏医通》。《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临证指南医案》,这三本大部头的书,堪称是清初三大医林高手的代表作。
当时我们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时,对这三本大书的精妙之处常有耳闻。老师们说,这三本书只要啃懂任何一本,都足以大开医门。有些台湾的学生,他们经常捧着《医宗金鉴》,甚至把此书作为教材看待。至于《临证指南医案》,据说那些临床水平越丰富的医者,读后的启发越大,简直是欲罢不能。
我们今天来看《张氏医通》里的这张良方。
亮哥说,他在渭南孙曼之老师那里学习时,发现孙师不独善用风药,更善于治脾胃病,而且用方轻巧,每每获效,孙师多以茯苓饮或连理汤治脾胃病。
茯苓饮(二陈汤加杏仁、黄连)常用于治疗胃实证,因为身体阳明胃肠是周身浊气最大的转机。抓住这点,就等于抓住降浊的大通道。
而连理汤主要用于胃热脾寒的脾虚证。当今时代,像这种脾土虚寒,又胃气不降,伴随胃肠湿热的情况很多,各类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肠炎,常有胃热脾寒之证,这种寒热错杂的疾病用药当然是寒温并用,偏于在心下胃的,我们常用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不调、升降失司的心下痞。可如果病位点发生在胃下肠道的话,疾病以脾土虚寒为主,病人常见大便稀溏或不成形,身体只要稍微受点凉,或饮食不慎,就发生腹泻。因为湿土喜温喜燥,脾虚大便不成形或久泻之人,只要稍微受些寒湿之气,脾胃就运转不过来。这种情况下就要在脾、肠道这里,温暖脾土,清利肠道湿热,所以用连理汤。
我们看连理汤的鼎法用药图。就明白为何它能够治疗脾寒胃肠湿热的各类胃肠性疾病,因为这方子符合升降的思路。它既有四君子汤培补脾气,治疗脾虚,因为这类病人只要稍微吃点凉的,或者手足受寒,他就有可能拉肚子,大便不成形,因为脾主四肢,四肢皆禀气于中焦,中焦气不足,一方面自己难以运化过来,另一方面更不会有多余的精微物质充分供给四肢。而这样的病人通常四肢乏力,容易感冒。但治疗起来却不在于解表散风寒,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我们不患邪之不去,而患邪之复来。要防止邪之复来,就要增强抵抗力,要增强抵抗力,就要从培补中焦脾土开始。因为《黄帝内经》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只要脾土气足,就不容易反复感冒,更不会轻易腹泻,拉肚子。
然后用干姜暖脾土,守中,使脾得温热,能够顺其运化升清之性。然后再加黄连以降其浊,凡是心火不降,胃肠有湿热不下,黄连一味药,皆可降之。
所以整个方子养其真,顺其性,把脾功能带动起来,然后再用黄连降其浊,把瘀滞导下去。这样清升浊降,真气得养,各类慢性胃肠炎调理起来,思路就理顺了。
这里也顺便鉴别一下茯苓饮。茯苓饮有外台茯苓饮、叶天士茯苓饮,只要把茯苓饮悟透,再去读《临证指南医案》,对书里治疗脾胃病的思路就熟悉了。这茯苓饮是偏于降浊的,纯粹阳明不通降,浊阴上逆,打呃反酸,痰多气郁。
所以这茯苓饮的鼎法对应图是偏重于降其浊的,我们看这茯苓饮的药法对应图,明显养其真、顺其性的力量小了,而在降其浊的脉点上药物却多了,既有黄连降心、胃肠之气,又有半夏降胃中痰气,还有杏仁降肺气。
特别是杏仁,这里容易让人费解,你不是治胃吗?用这杏仁干什么呢?原来杏仁能肃降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清则百脉气清,肺气浊则五脏气壅浊,这就是肺朝百脉,为五脏华盖的道理。而且胃土壅滞上逆,一往上面冲,首先就冲到肺,以土能生金,母病及子故也。
所以临床上当我们把脉把到右关郁滞偏大的,常常右寸脉也是上越不降的。因为中州不能通降,上面当然不能很好地顺下去。老师常用枇杷叶加进二陈汤里,而孙师用茯苓饮,便偏重于杏仁加进二陈汤里,但总的都不出这个理法,就是肺胃之气要同时肃降下来。《医门法律》说,肺气肃降,则诸经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所以这一味杏仁,或枇杷叶,看似与治肠胃不太相关,但退到五脏层面上来看时,却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治疗上中下三焦的肿胀不通,气逆不顺,常从肺胃入手,道理就在这里。就像你占据在制高点上,高屋建瓴,这样一用降下之药,如同顺流而下,如《清静经》说“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你这本源的呼吸水谷精微之气,能够不断往下面降,那么清阳之气就会不断升上来。这就是茯苓饮也重视升降的道理,不过它更偏重于治胃,助其降浊通下,而达到升清的效果。
而连理汤却更偏重于治脾,助运化升清,以达到降浊的效果。可见越是临床日久的高手,他越重视方子里头微妙的细节变化。据说《临证指南医案》里有很多用这种微调的思路治愈大病、疑难病的案例。